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1m3等于多少吨】物理老师带你解读“奋斗者”号万米深潜

2020年注定是我国科技发展不平凡的一年,11月,又有鼓舞人心的事件精彩亮相——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万米深潜试验。这意味着,我国在材料科学、精密加工、自动巡航、水下通信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再复杂的科学与技术,也有其基本原理。今天,我们运用物理知识,对“奋斗者”号的深潜本领进行一个简单梳理。

如何承受海水巨大的压强

戴上塑料薄膜手套或乳胶手套,然后把手伸到水下,我们会感到手套紧紧地贴在手上,这是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在开口的饮料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戳几个小孔,然后往瓶里注满水,水会从侧壁的小孔喷出来。从下面小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这是因为液体内部越深处,液体的压强越大。

你也可以试着做一下这个实验 供图/锐景创意

我们不妨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来测算一下。为简化计算,海水密度取ρ水=1.0×103kg/m3,g取10N/kg,根据p=ρ水gh,我们可以知道,在ρ水与g不变的情况下,p与h成正比。也就是说,深度越深,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含盐量、温度、杂质含量、压强等不同,海面下不同深度、不同地点的海水密度其实是不同的。不同深度、不同地点的g值也是不同的。

另外,水面还有大气压。温度为0℃、纬度为45°海平面上的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Pa。人体的表面积按2米2计算,则受到的大气压力为2×105N。这是一个多大的力呢?相当于一个质量为20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那么,人为什么没有被压坏呢?因为我们体内的液体、气体同样有压强,能够抵御外界的气压。经过漫长的进化,我们早已适应地球的大气环境,以至于通常情况下我们感受不到气体在压我们,这也是人类在很长时间内不知道空气存在的原因之一。

海面下,水深每增加10米,海水水压增加1个标准大气压。海面下的物体承受的压强,是水压和水面气压的总和。

当我们潜水的时候,2米深的水产生的压强已经让我们觉得胸闷。普通人如果不使用任何潜水设备,一般来说只能下潜10米,这个深度已经可以压垮一辆空油罐车了。如果是专业人员,可以下潜到30~50米(电视剧《狄仁杰》中提到的在邗沟盗盐的“水鬼”,就是吃潜水饭的渔民),但是浑身都会剧烈疼痛。法国潜水员曾创造113米的裸潜纪录,当然,这个挑战是玩命的。

水下40米处,水压高达4个标准大气压,乒乓球会被压爆。

水下300米处,水压高达30个标准大气压。所以潜艇通常在水下300~600米深度活动,如果下潜太深,普通的潜艇材料会被压成一块金属板。冷战时期,苏联研制的M级685型攻击核潜艇,最大潜深达到了1 250米。但是这艘潜艇属于科研实验性质,它的外壳是钛合金打造的,能承受高压,不过价格太高了,要花血本。

玻璃碎片是个硬茬儿吧?700米的深度,普通玻璃会被压成粉末。

1 000米的深度,如果温度低于10℃,连甲烷气体都会形成水合物——这就是可燃冰。

手握鸡蛋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这么大的压强环境,海底还会有生物存在吗?

有的,而且非常多。

和人一样,海底的鱼类也适应了水面下的高压。我们常吃的带鱼一般生活在20~200米的水层,现在已经可以人工养殖了。200米水深以下的鱼,我们称之为深海鱼。有资料显示,深海龙鱼可生活在水下1 500米,吞噬鳗可生活在水下1 800米。水下7 000米处,依然有鱼类在活动。超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还有生物的踪迹。这些都是能硬抗的主!

当深海鱼被快速捞出水面时,身体外面承受的压强大幅度减小,但是体内压强依然很大,这个致命的压强差会导致器官和组织内的氧气、氮气等从血液析出,鱼类会因血液循环受阻或器官破裂而亡,这就是俗称的“减压病”。同样的道理,深水作业的潜水员在下潜过程中,体内压强也在发生变化,以适应水下的高压,这个一般容易实现。但是在上浮时,再由高压恢复到低压状态就没那么容易了,每上升10米都得休息适应一段时间,否则潜水员也会因“减压病”损伤细胞或器官。

7 000米水下,钢板会像纸一张柔弱。此处压强相当于用手掌托起7辆10吨重的卡车。

到水下万米深度处,压强又会变得多大呢?有人做过计算,这相当于2 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或者3辆SUV压在人的大脚趾上!

如此巨大的压强,带来的挑战可想而知。中国载人深潜研究起步比较晚,从1986年第一艘载人潜水器研制成功,至今也不过35年,但是研发人员劈波斩浪,先后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到“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建造成功,我们已在水下定位、声呐探测、机械控制、消除母船噪声、抗洋流干扰、悬停和自动驾驶、动力系统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抗压材料的技术也走向成熟。“奋斗者”号更是融合了前两代装备的优势,更进一步。

载人舱是深潜器的核心,位置偏下方,承受的压强更大一些。为了让载人舱在各方向受力均匀,避免应力集中,设计成了球形。我们在小学就学习过,球形外壳的设计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强。比如,我们徒手握鸡蛋就很难握破。球形设计受力本领强,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都已得到证明。此外,为了更抗压,深潜器还使用了新型钛合金材料。

如何实现下潜和上浮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潜艇在海洋中是如何实现下潜和上浮的。我们可以从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潜艇平均密度与水密度的大小关系这两个角度来看。

为简化分析,我们依然假定海水的密度不变,并假定潜艇在海面之下,外观体积不变,这样浸没在水下时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也不变。根据浮力公式F浮=ρ海水gV排,可知浮力不变。当打开潜艇中的空气舱室,往内灌入海水时,潜艇自重G增大。在液面下,若G=F浮,则潜艇悬浮;若G>F浮,则潜艇下潜。如果往空气舱室压入空气,将海水排出,则潜艇自重G减小,当G<F浮时,潜艇上浮。

从密度角度看,也很好理解。调节灌入舱室内的海水,就可以调节潜艇的平均密度。当潜艇平均密度大于海水密度时,潜艇就能下潜;当潜艇平均密度等于海水密度时,潜艇在海面下悬浮;当潜艇平均密度小于海水密度时,潜艇就能上浮,最终漂浮。

潜艇下潜、上浮原理图 供图/视觉中国

那么,深潜器也是使用这种方法吗?不行,实现不了。前面分析过,海水越深,海水的压强就越大。潜艇活动的海水深度一般为300~600米,这个深度的水压为30~60个标准大气压。想要将空气舱室里的海水排出,加在空气舱室的空气压强也就需要30~60个标准大气压,设备和技术手段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万米深度,海水压强约为1 000个标准大气压,深潜器的实际条件无法产生这么大的高压。此招行不通。

深潜器上浮示意图

那么,深潜器是如何下潜和上浮的呢?重点靠两招。

第一,改变自重或自身平均密度。

人抱着一块石头,可以顺利地潜到水下。如果我们想浮起来,只要把石头丢掉就行了。丢掉石头后,浮力减小得不多,但重力减小了很多。深潜器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只不过带的不是石头,而是压载铁。“奋斗者”号身上装配了4块压载铁,总质量将近2吨。当“奋斗者”号准备上浮时,它会抛掉2块压载铁,上浮就容易得多了。由G=mg=2×103kg×10N/kg=2×104N可知,2吨的压载铁都抛掉的话,深潜器可多获得约1.75×104N的额外浮力(压载铁本身所受浮力约为2 500N)。

第二,穿件“救生衣”,帮助上浮。

因救生衣的密度小于我们人体密度,所以可以给我们提供额外的浮力;或者把人体和救生衣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密度小于水,易于上浮。

深潜器的这件“救生衣”,我们称为浮力材料。它可以降低深潜器的整体密度,或者说为深潜器提供额外的浮力。

假定浮力材料密度为ρ=0.5×103kg/m3,体积V=1m3,g取10N/kg,海水密度取ρ水=1.0×103kg/m3,则浮力材料自身所受重力大小G=ρgV=0.5×103kg/m3×10N/kg×1m3=5 000N,而所受浮力大小F浮=ρ水V排g=1.0×103kg/m3×1m3×10N/kg =10 000N,这样浮力与重力就有了△F=F浮-G=5 000N的差值,这个5 000N的差值就称为净浮力。也就是说,穿“救生衣”的深潜器与不穿“救生衣” 的深潜器相比,多出了5 000N的浮力。大家也可以看出,海水密度与浮力材料的密度之比越大,这种材料的有效载荷能力越高。

一般来说,浮力材料在潜水器上部比较多,这样可以帮助深潜器保持直立姿态。

说起来容易,要想真正制造出这样的浮力材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深海水压很大,材料必须耐压;在海水高盐环境中,材料必须耐腐蚀;海面下复杂的水流会冲刷,因此材料还必须耐磨……不仅如此,当材料附着在主体结构外面时,还必须考虑到不能从主体结构上脱落,考虑到整体的比重分布,考虑到外观的流线型设计,等等。

“奋斗者”号采用的固体浮力材料为微米级大小的空心玻璃微珠,具有密度小、耐磨耐高温、隔音隔热、电绝缘等多方面优点,抗压能力超过110MPa。这是我国科研工作者连续多年研发的成果。

重力分布也很关键

我们都折过纸飞机,折纸对左右对称要求很高,前后的重力分布也很有讲究。如果纸飞机重力分布不科学,飞行时就会出现栽头、转弯、运动轨迹不规则等多种状况。真正的民航客机是非常重视配载的,乘客位置、行李摆放、货舱的货物堆放、燃油质量的变化,都会对飞机的重力分布产生影响。印尼狮航曾有一段时间经常发生事故,以至于被欧盟禁止飞往欧洲,发生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计算飞机重力分布的手段落后。

“奋斗者”号的重力分布对维持自身平衡也很关键

深潜器与飞机类似,如果重力分布不合理,在下潜或上浮过程中的平衡就会受影响。对于深潜器而言,里面的空间非常宝贵,可谓寸土寸金。2012年,卡梅隆驾驶自己设计的“深海挑战者”号下潜时,整个人只能弯腰驼背地窝在直径只有109厘米的钢球驾驶舱里,他还专门为此练习了瑜伽。

因此,在深潜器的设计中,对于质量是能去则去,而对于空间是能抠就抠。

海面下还有潜在的威胁吗

对深潜器造成影响的,还远不止因海水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压强。

看似平静的海面下凶险异常。海水因盐度、温度、密度存在差异,会形成水下界面,称为跃层。界面大家并不陌生,海面是海水和大气的界面,玻璃表面是空气和玻璃的界面。说句笑话,我们的脸面其实就是空气和我们脸的界面。当光由透明介质照射到不透明介质的界面时,比如光由空气照射到平面镜的表面,一部分会反射到原来的介质(空气)中,遵守光的反射规律;一部分被平面镜表面吸收,导致温度升高。如果是光斜射到水面,除了反射的那部分和吸收的那部分,还有部分折射到水下。声音也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但是在海面下,情况就复杂了。海洋内部的密度界面受到外部扰动时,会发生内部波动,即内波,与海面波相对。海水密度的层间变化很小,跃层上下的密度差约为0.1%,只要有很小的扰动,就会产生内波。海洋中内波分布广,随机性强,波速较小,波长范围会从几十米到几十千米,振幅会从几米到百米。内波界面的两侧,有很大的海水流速差,从而对水下物体产生很大的剪切力,甚至可以让钢缆断裂。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沉没,艇上129人无一生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核潜艇沉没事故,很多专家怀疑就是内波在作祟。

海面下洋流环境复杂,波浪共振、浮体结构共振响应还会导致深潜器的升降、晃荡、扭转,涡流振动、湍流振动等还会诱发深潜器外壳材料疲劳破坏,等等。

我们可以体验一下,双手握住一截铁丝的两端,将其反复弯折。弯折处温度会越来越高(通过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最终铁丝会断裂,这就是疲劳破坏。海面下,那些变幻莫测的海水就如同我们的双手,时刻对深潜器产生作用。

海面下还潜藏着无数的威胁

此外,在材料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分子和原子排列得不均匀,会让材料产生肉眼难以看到的微小裂纹。当深潜器下潜时,受压不断增大,会导致材料内部裂纹迅速扩展,最终导致宏观断裂。这种断裂事先很难发现征兆,称为脆性断裂。不过可以告诉大家,“奋斗者”号使用的新钛合金在断裂韧性等综合指标上完全满足深潜要求。

人类是怎么“看到”海底的

可见光照射到海水后,随着深度加深而逐渐削弱。红光和橙光的穿透距离不到10米,绿光和蓝光最多可达到100米,但光强减弱99%。另外,海水透明度的差异也会导致光线穿透距离的不同,能够抵达1 000米水深的光只有极少量。由于可见光很难穿透海水,所以无法用可见光直接观察水下。相比而言,蓝光在水下的穿透能力是最强的,但是即使海水的透明度很高,光前进100米,光强也会衰减到只剩1%。

深海里没有阳光,所以生命也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目前研究表明,生物依靠海底热泉中化学物质的能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链。

电磁波也很难穿透海水,所以难以用来探测海底。海水平均深度为3 800米,遥感技术也难以穿透。

初中物理提到,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可以发现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还能测绘海底地形。需要告诉大家的是,使用声呐装置探测海底,随着水体变深,测量的精度会变差。如果到4 000米深度,可分辨的最高精度只有10米左右。目前通过声呐探测过的海底,仅占地球海底面积的10%。

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重力加速度的微小变化,高中会学习到相关知识。海水较浅的地方,海面到海底距离短,因海底岩石密度比海水大,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此处重力加速度会较大,这样就会聚集更多的海水,导致海平面略高。现在人造卫星对海面高度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根据数据可测算出水平方向的水深分布,但是对海底地形的了解精度只能达到数千米。

“沧海”号在万米海底拍摄的“奋斗者”号

2020年11月13日,深海着陆器“沧海”号和“奋斗者”号分别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后,确定彼此位置用的是声学定位。大家在电视直播中看到,“沧海”号向“奋斗者”号发出蓝绿色的光,引导“奋斗者”号向它移动。之所以使用蓝绿色的灯光,就是因为不易被海水吸收。至于电视实时直播,则是“奋斗者”号舱内的摄像头将拍摄的画面编码,通过激光发射器传给“沧海”号,由“沧海”号转换为数字画面,通过光缆传送到海面的母船,母船将信号传给通信卫星就OK了。

人类终于看到万米海底的实时高清画面!

距离人类1960年首次探底马里亚纳海沟,已经过去了一甲子!

“奋斗者”号深潜,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设备、电缆、仪器在海水中的防腐问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问题,锂电池的温度升高问题,等等。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理解也会越深刻。深海蕴含丰富的资源,深海隐藏着太多的秘密,我们对深海了解还很少。在海洋强国目标的激励下,我们“深潜、深网、深钻、深渔”的技术必将不断进步,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能为全球海洋开发事业作出原创性、奠基性贡献。

作者:张军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原文刊载《科学大众》杂志2021年1-2期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