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高强聚合物砂浆价格】改造加固聚合物砂浆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本方案主要对楼板进行修复加固,修复加固材料均使用单组份I级聚合物砂浆和碳纤维。

工艺流程   

界面凿毛------高压水气清洗------钢丝刷除锈------涂刷钢筋阻锈剂------喷涂界面剂------水泥基聚合物砂浆------涂刷封闭剂------粘贴碳纤维 

施工方法 

1 测量放线 

首先找出需修复加固的构件,在构件上标识出所处楼层及构件对应编号,并拍照存档。  根据工程量及测量难易情况,配置测量验线员1名,放线工1人。

 2 剔凿工程 

剔凿工程必须根据原构件实际露筋的 大深度,将基面剔凿平整,剔凿的底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10mm,防止水凝基聚合物砂浆修补厚度不均匀产生开裂。 

工艺流程 

电镐大面积剔除→电镐细部清理→花锤打毛→砂轮机打毛→人工凿沟槽→钢丝刷清理 

主要机具 

(1)专用电镐。 

(2)专用凿毛机(简称气动花锤),钢丝刷 

操作工艺 

(1)用专用电镐在剔凿线标识区域内对混凝土受损表面进行大面积的初步剔凿。 

(2)用专用电镐进行细部剔凿及清理。剔凿线的阴角部位剔出R≥10mm圆弧。对外露的钢筋背面残留混凝土进行剔凿清除。 

(3)宜用1.5kg~2.5kg的尖头錾石花锤,在混凝土粘合面上錾出麻点,形成点深3mm、点数为600点/m2~800点/m2的均匀分布;也可錾成点深4mm~5mm、间距约30mm的梅花形分布。修复线以内的混凝土表面亦进行凿毛。 

(4)砂轮机打毛,用粗砂轮机在混凝土结合面上打出方向垂直于构件轴线、纹深为3mm~4mm、间距约为50mm的横向纹路。   

(5)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原构件混凝土表面松动的骨料、沙砾、浮渣和粉尘,并用清洁的压力水冲洗干净。 

施工质量检验 

(1)剔凿表面采用物理检测法:剔至无损坚硬、密实、粗糙的结构面;锤击听声音,有清脆的回弹音,不允许出现低闷的空洞音;观察颜色应为混凝土本色。 

(2)剔凿的底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10mm,防止高强聚合物砂浆和混合料由于修补厚度不均匀产生开裂。 

(3)在剔凿阴角部位剔出R≥10mm圆弧,防止产生应力集中。 

3 高压水气清洗 

在剔凿、凿毛工序、钢筋除锈工序完成后,对被修复面采用高压水气清洗,使用6kg的小型气泵配专用喷嘴清除剔凿、除锈后的结构表面,无粉尘、浮渣、锈皮等杂物,直至混凝土基面洁净,基面的含水率应符合聚合物砂浆和结构界面胶施工的要求。若清洗后,至喷抹聚合物砂浆施工间隔过长,钢筋表面产生的浮锈用纱布或钢丝刷进行二次除浮锈清理,并擦拭干净。 

4 钢筋除锈 

为保证新增聚合物砂浆与钢筋的粘结,需进行除锈,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之5.2.4要求“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由于钢筋与剔凿后的混凝土基面间隙较小,故除锈采取机械除锈结合人工细部除锈的方法。机械除锈对外露钢筋正面进行 除锈,钢筋背面机械除锈无法进行,则采用由砂布厂生产的专用除锈砂布人工反复拉磨法除锈。 

1.工艺流程 

铲除锈皮及杂物→机械钢丝轮打磨→人工打磨 

2.主要机具 

(1)角磨机、钢丝轮。 

(2)榔头、铲刀、刮刀、钢丝刷、专用除锈砂布(条)。 

3.操作工艺 

(1)将钢筋表面厚的锈斑及杂物用铲刀、刮刀铲除。 

(2)用钢丝轮将钢筋正面及侧面反复打磨。 

(3)钢筋背面需人工除锈,将专用除锈砂布(条)穿过钢筋与混凝土基面之间的空隙,反复拉磨,并达到除锈标准。

4.施工质量检验 

除锈处理后的原结构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对外露(含剔凿后露出)钢筋进行全数观察检查。 

环保型钢筋阻锈剂涂刷 

在钢筋表面及周围5cm宽处涂刷钝化型JG-900环保型钢筋阻锈剂。 

结构界面胶喷涂 

1.工艺流程 

基面处理→界面胶配置→RM-JGJ界面胶喷涂 

2.主要机具 

(1)配胶容器 (2)毛刷 (3)喷涂机 

3.操作工艺 

(1)涂刷型施工方法 

1)凿除旧构件中的蜂窝或空洞缺陷。 

2)对旧构件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使用高压空气将旧混凝土表面的灰以及尘杂物清洁干净,混凝土表面应坚固、密实、平整,不带油脂。如有钢筋外露应对钢筋进行除锈和除尘处理。 

3)按规定比例配制新旧混凝土界面胶。 

4)用经过除油处理的毛刷将胶液均匀地涂刷在旧混凝土上,胶层厚度为1毫米。 

5)在界面胶的初凝时间内浇筑混合料或喷抹聚合物砂浆。 

操作时间 

1)在浇筑混合料或喷抹聚合物砂浆前涂刷界面胶。 

2)界面胶的搅拌混合时间不应大于10分钟。 

3)混合好的界面胶应在20分钟内刷完,不要长时间放置,界面胶用量为每平米一公斤。 

4)涂刷至旧混凝土表面的界面胶,在涂刷5分钟后即可浇筑混合料或喷抹聚合物砂浆。 

5)涂刷界面胶后的旧混凝土表面,应控制在2小时之内喷抹聚合物砂浆,由于环境以及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差异,应在界面胶固化过程而又没有喷抹聚合物砂浆的时间内,观察界面胶的固化情况,在指触发黏的情况下,喷抹聚合物砂浆都是被允许的,如由于旧混凝土温度过高,造成胶体固化时间的缩短,应根据情况提前喷抹聚合物砂浆,或在已固化的界面胶表面再涂刷一遍界面胶。 

6)喷抹聚合物砂浆的 佳时间:涂刷界面胶后5-120分钟内。应根据需要涂刷的面积,以及专项施工人员的单位时间进度,安排合理的施工人员数量。 

聚合物砂浆喷抹 

1.工艺流程 

界面处理→喷涂界面胶→涂抹聚合物砂浆→养护→刷表面防护剂 

2.主要机具 

(1)搅拌器、配制容器、气泵喷枪 

(2)搅拌机、铁锹、水桶、灰桶,抹刀 

3.操作工艺   

(1)界面处理 

对混凝土进行剔除、清理、凿毛,去除表面浮沉、油污等杂质,直至露出无损的坚硬、密实和粗糙的结构面,无损处结合面混凝土也应凿毛。用高压水枪清洗修复界面,清除酥松混凝土。对有裂缝的混凝土构件要进行裂缝修补,当原构件钢筋有锈蚀现象时应对外露钢筋进行除锈及阻锈处理。基础表面处理后,应用高压水冲洗并保持面层潮湿状态,以减少聚合物砂浆在固化过程的水分流失,有利于聚合物砂浆的充分固化,使之达到设计强度值。修复界面的含水率和湿润用水的水质符合聚合物砂浆和结构界面胶施工的要求。 

(2)喷涂界面胶 

用界面胶喷涂机将胶液均匀地喷涂在旧混凝土和钢筋上,胶层厚度应不超过1毫米,同时应清除包裹在胶液中的气泡。 

(3)涂抹聚合物砂浆 

根据设计要求及聚合物砂浆相关配比使用说明进行材料配置,采用机械搅拌均匀无结块,配好的浆料应保证在半小时内用完,涂抹施工时,需用力碾压砂浆,以确保其结合度,避免出现空鼓现象。 

(4)施工厚度 

单层施工厚度不超过15mm。采用钢丝网和聚合物砂浆外加层进行修复时,配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增大10mm。 

(5)聚合物砂浆的养护 

1) 聚合物砂浆涂抹完工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止水分流失。8个小时后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间需保证砂浆表面长期湿润,养护期不得低于14天。 

2)室内施工后,宜将门窗关闭,室外构件要采取措施防止烈日暴晒,应设专人负责养护。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复合砂浆处于湿润状态。  

(6)涂刷聚合物砂浆表面封闭剂。 

养护期过后,对聚合物砂浆表面涂刷表面封闭剂,厚度为1mm。 

(7)施工注意事项: 

(1)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无浮尘,施工时可选用高压水或空气压缩机进行清洁除尘。 

(2)由于聚合物砂浆的流坠性比较严重,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措施减少聚合物砂浆的流坠问题。 

(3)聚合物砂浆施工时,砂浆涂抹施工,需用力碾压,不得存在空鼓现象。 

(4)砂浆施工后养护非常重要,必须覆盖塑料薄膜,并按时养护。 

聚合物砂浆封闭剂 

封闭剂可对聚合物砂浆表面进行封闭,与砂浆牢固粘结形成保护层,有效阻止水、腐蚀介质等深入混凝土内部,防止钢筋锈蚀和砂浆碳化,提高修复面的耐久性和耐候性。 

1.基面处理 

聚合物砂浆基面必须密实、洁净、无油污、灰尘及其他污染物。基层潮湿无明水时 宜封闭剂施工。 

2.配料 

将聚合物砂浆封闭剂按使用使用规定的质量比配比好,搅拌均匀,无疙瘩、颗粒等即可使用。 

3.喷涂 

将搅拌好的封闭剂均匀的喷涂到需要保护的聚合物砂浆表面,控制好喷涂距离和速度,不要漏喷或过喷。待 层表干后(手指轻压不留指纹),沿垂直方向喷涂 层。拌合好的封闭剂应在2小时内全部用完。封闭剂的喷涂厚度通常控制在0.8mm~1.2mm左右。 

粘贴碳纤维 

碳纤维布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放施工线 →基面处理 →刷抹底胶 →粘贴碳纤维布→涂刷碳纤维专用胶→表面养护。    

1. 混凝土表面处理     

(1) 将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残缺、破损部分清除干净。     

(2) 对经过剔凿、清理和露筋的构件残缺部分,进行修补、复原。    

(3)打磨:将构件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构件交接部位、模板的接槎等)打磨平整,修复后的构件表面尽量平顺。    

(4)清洗打磨过的构件表面,并使其充分干燥。   

2. 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底胶(粘结剂),用滚筒均匀涂刷于需要粘结的砼表面。    

3. 粘贴碳纤维     

粘贴碳纤维材料之前,首先应确认粘贴表面干燥。气温在-10℃以上,相对湿度RH>85%时,如无有效措施不得施工。为防止碳纤维受损,在碳纤维材料运输、储存、裁切和粘贴过程中。应用钢直尺与壁纸刀按规定尺寸切断碳纤维材料,每段长度一般以不超过设计长度为宜。为防止材料在保管过程中损坏,材料的裁切数量应按当天的用量裁切为准。碳纤维纵向接头必须搭接20cm以上。该部位应多涂树脂,碳纤维横向不需要搭接。

其施工工艺要点如下:     

(1)粘贴树脂的主剂、固化催促剂和固化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调和量应以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    

(2) 粘贴时,在碳纤维和树脂之间尽量不要有空气。可用罗拉(专用工具)沿着纤维方向在碳纤维材料上滚压多次,使树脂渗浸入碳纤维中。     

4. 涂装     

若加固补强构件需要防火时, 可在树脂固化后涂刷耐火涂层。涂装应在树脂初期固化后进行,并应遵守所用涂料的相关标准和施工规定。  

5. 养护     

粘贴碳纤维材料后,需自然养护1-2小时达到初期固化,应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外界干扰和碰撞。  

四、材料 :    

符合国标GB50367-2006规定的碳纤维加固材料有:    

(1)碳纤维单向织物布复合材300克 I级;   

(2)改性环氧树脂胶,用于粘贴纤维布;     

碳素纤维加固材料是高强度碳纤维单向排列,用微量的树脂浸渗后作为混凝土的修复补强材料,其抗拉强度大约是钢筋的10倍,并且具有重量轻、高弹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等特性。 

五、机具设备:     

主要机具有砂轮切割机、角磨机、滚刷等,一般在2~4台即可满足工程要求。  

六、劳动组织 :    

每100平米面积碳纤维加固安排4名技术工人、6名普工。碳纤维布的施工应由具过硬施工工艺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完成,并应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七、质量要求 :    

1. 所有进场材料,包括碳纤维材料和胶粘剂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并具有出厂产品合格证,符合工程加固补强设计要求。     

2. 碳纤维材料在运输、储存中不得受挤压,以免碳纤维受损,也不得直接日晒和雨淋,胶结材料应阴凉密闭储存。     

3. 各工序的施工质量,由技术人员负责指导、监督,每一道工序完成后提请技术员检查、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4. 涂底层涂料     

涂料应涂刷均匀、不得漏涂,严禁在不适合气温条件下施工,添加溶剂稀释后的涂料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温度低于7℃,相对湿度RH<85%,混凝土表面含水率在8%以下,无结露现象时,必须使用改性环氧树脂。    

5.  粘贴碳纤维     

①贴碳纤维材料时须符合下述条件:  

a、碳纤维材料应按规定裁切。     

b、气温、空气湿度、构件表面含水率等符合要求。     

c、粘结树脂的类型与施工时的气温适合,主剂和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调和量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②碳纤维粘贴的质量检验标准。    

a、下涂和上涂渗浸入碳纤维束良好。    

b、碳纤维粘结严实。     

c、对于直径在10mm以上30mm以下的空鼓,每平方米少于10个可认为合格;若每平方米在10个以上,则认为不合格,需进行补修。对于直径在30mm以上的空鼓,只要出现,即认为不合格,需进行补修。     

d、顺纤维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各层之间的搭接部位不得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层间必须错开至少50cm。     

e、碳纤维材料规格,粘贴位置、长度、宽度、纤维方向、层数符合规定。 

6.质量保证措施 

6.1 聚合物砂浆 

聚合物原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对其品种、型号、包装、中文标志、出厂日期、出厂检验合格报告等进行检查,同时尚应对聚合物砂浆体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聚合物砂浆与钢粘结的拉伸抗剪强度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其检查和复验结果必须符合现行 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及《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号,每批号见证抽样3件,每件每组分称取500g,并按同组分予以混合后送独立检测机构复验。检验时,每一项目每批号的样品制作一组试件。 

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 出厂日期、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聚合物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聚合物砂浆面层抗压强度的试块,应会同监理人员在拌制砂浆的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其取样数量与试块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工程每一楼层(或单层),每喷抹 500m2(不足500m2,按500m2计)砂浆面层所需的同一强度等级的砂浆,其取样次数应不少于一次确定。若搅拌机不止一台,应按台数分别确定每台取样次数。 

2.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与面层砂浆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其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块强度的试验报告。 

6.2 结构界面胶 

结构界面胶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型号、批号、包装、中文标志、出厂日期、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并对下列项目进行见证抽样复验: 

(1)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 

(2)剪切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 

(3)耐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 

复验结果必须分别符合《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附录E、附录S及附录J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见证抽取3件;从每件中取出一定数量界面剂经混匀后,为每一复验项目制作5个试件进行复验。 

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7.安全保证措施 

7.1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在临电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是注意以下各点: 

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规定。 

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现场采用双路供电系统,确保电源供应。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也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 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须统一式样、统一配制, 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拦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接,采用外插联接方式(所有电箱必须使用定点厂家的认定产品)。 

7.2 高处作业及垂直交叉作业安全管理 

区域施工负责人应对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发现有缺陷及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施工作业场所,所有存在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及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马道,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施工现场,每100m2配备六个10L灭火器,灭火器周围不得堆放物品。 应根据灭火对象的特性,分组布置酸碱、泡沫、清水、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四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