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潮湿虫】农民存了粮的麦仓里面为何会生出虫子?这些虫子是哪里来的?

#三农高热选题创作营#

“六条腿,尖尖嘴,光吃粮食,不喝水”

“一间房子两头尖,卧下牛,放不下锨”

你们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吗?

这个东西呢!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都应该见过,是一种在小麦仓里面生的小虫子,各地叫法不同,比如我们这里叫“铁嘴”,“麦牤”“麦牛”“麦蚰子”“麦吽”等。

这种小虫子还有个神奇的能力,晒麦的时候,当把小麦从麦袋子倒到水泥路面晾晒的时候,这些小虫子就会爬出来,集体的往北跑,似乎体内有着导航的能力,也或许是怕晒,往北跑躲避太阳吧!

麦子里生出的小虫子学名叫做“玉米象”,个头很小,体表覆盖有硬壳,头顶有个很长尖尖的嘴,六条腿。

玉米象,属于节肢动物,象甲科。是储粮作物主要害虫之一。

在农村粮食收成之后,储存到粮仓或者麻袋之后,如果不加以防治,过不了多久就会生出来很多的麦牛,这些虫子蛀食粮食,造成小麦品质和重量减少,而且还会造成小麦发热霉变,每年农户因为麦牛蛀食,损失的粮食产量约为10%-20%。

麦牛严重危害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作物。

麦牛成虫,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角落,孔洞,阴暗潮湿的垃圾下面,不通风的地方等。具有趋温,趋湿,会装死,而且具有耐饥,耐渴,奶寒的能力。

麦牛适合发育的温度为20-30°C,当温度低于15°C,高于38°C,停止活动。粮食湿度低于8%不能生活。

麦牛繁殖能力强,雌虫每天产卵3粒,一生产卵150粒左右,每年可发射4-5代,从卵到成虫需要40天时间。雌虫产卵的时候,会用口器把小麦蛀食一个小孔,在小孔里面产一粒卵,然后用分泌的粘液把孔口封闭,4-5天左右,就会孵化,以粮食为食。

麦牛是如何跑到密封的粮仓里面呢?还是小麦自生出来的呢!

听老农民说:一麦生龙凤,一粒麦子生虫子,一个是麦牛,还有一个是麦蛾子。

小麦或者玉米收获之后,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很多黑色乱爬的小虫子。原来,在小麦收获前,一部分越冬的成虫就会飞到麦田,把卵产到成熟的麦粒里面,小麦收获晾晒以后,并没有把虫卵晒死,等到小麦入粮仓以后,虫卵孵化,以小麦为食,渐渐成长成成虫以后,又继续产卵,一年发生N代,损害粮食。

还有一部分在粮仓外越冬的成虫,等到小麦收获晾晒以后,通过粮仓缝隙,老鼠啃食的孔洞,麦袋缝隙等地方侵入储存的小麦,在粮食表层30公分的地方,产卵孵化,蛀食粮食,秋冬天会往粮仓深处移动。

粮仓干燥,麦牛不喝水,是怎么存活的?

农户在晾晒粮食的时间,绝对不会晒的很干,一点水分都没有,晒得很干的话,产量损失很多,不晒干的话,又容易生虫,霉变失去营养价值,小麦晾晒是有一定的水分标准的,在这个标准范围刚刚好,即不会霉变,又不会降低籽重。

国家制定的小麦收购水分标准为12.5%,平常我们农户晾也没有仪器可测量,晒小麦的标准就是用眼看,小麦晒干之后,表面干燥,颜色加深;用手抓一把麦粒,哗哗的响,声音清脆;用牙咬一下麦粒,能咬成两半,或者咬成碎末就表示着小麦晒干了。

小麦晒干入库的水分有低于13%,但麦牛在小麦水分高于8%就可以活动,高于9%活动频繁。麦牛具有耐渴的能力,蛀食小麦以后,把小麦内部的水分,会转化成水供自己吸收发育,所以即使干燥的小麦内部含水量也很高,麦牛即使不喝水也不会渴死的;加上麦牛都是在阴凉处活动,外表都是硬壳覆盖,水分蒸发比较小,一点点水分就足够一生的生长。

如何防治麦牛呢?

小麦收获之后一定要在水泥路面,在大太阳下面进行高温晾晒,充分晾干再入仓,麦牛惧怕太阳,高温下会躲避阳光往阴暗的地方逃走。

小麦储存前,粮仓一定要打扫干净,尤其是角落,阴暗潮湿,不通风的地方,清理干净,避免麦牛成虫越冬躲藏。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麦牛等储粮害虫繁殖加快。小麦储存的粮仓,要建在地势较高,房顶不漏水的地方,粮仓要保持干燥卫生,如遇到梅雨季节,或者受潮,要在天晴的时候,移到外面进行高温晾晒,再重新入库,避免发霉,多生害虫。

储粮之后,用硫磺和磷化铝进行熏蒸消密封,可以杀灭麦牛虫卵,施用化学药剂的时候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人和麦粒造成严重的危害。

小麦晾晒收成入仓之后,使用固体药剂用纱布包裹之后,放入表层粮食下面30公分左右的地方,预防麦牛的危害。

有经验的农民在粮仓底部,放入装有高浓度酒精或者高度白酒的瓶子,瓶口用纱布覆盖或者在瓶盖上面戳几个小孔,置于粮仓底部,粮食存入之后,盖好粮仓,也可以保证不生麦牛。

小伙伴们,你们那里对这种小虫子是怎么称呼的?又是如何防治的呢?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