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港田家居专营店】落实发展新理念 闯出振兴新路子 道外区加快推进老城复兴和新区崛起

鸟瞰道外区沿江景观带。

道外区滨江湿地美景。

发挥省会城市中心城区作用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步伐

中共道外区委书记 马旦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两次对龙江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述了事关长远发展的系列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对龙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发挥省会城市中心城区作用,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营造政治新生态,努力推动道外区振兴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

致力抓好谋篇布局,加快推进老城复兴和新区崛起

立足老城区基础设施薄弱和发展空间不足,东部地区区位和资源等优势明显的实际,确定了“老城复兴、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在老城区,以棚户区改造和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等为牵动,改变老城面貌,改善民生条件,推动产业升级;在东部地区,以打造省级商贸物流产业园区建设试点区为引领,构筑聚集产业项目平台,打造加快发展的新引擎。在这一战略的引领下,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着力破解深层次问题,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过去五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稳定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重要经济指标实现翻一番。

致力抓住发展重点,开辟三个干事创业的主战场

坚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老城、新区和东部农村地区的发展空间,结合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布局,牢牢抓住事关民生和发展的“三件大事”,引领其他工作协调推进。加快推进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在全省区县中率先成功获批省级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建设试点区,推动投资200亿元的华南城商贸综合体、投资50亿元的传化智能公路港、投资10亿元的HBP总部基地等产业龙头项目落地生根,几年来实施重大产业项目22个、开工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有力促进了全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集中优势力量,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推进模式,创新危房避险搬迁、先行集中拆违、大力拆除无主房等多项举措,创造了全市棚改征收速度纪录,棚改征收总量占全市总量的85%以上,15万人直接受益。坚持以棚改为契机推动老城区传统商贸物流产业提档升级,逐步提升中心城区的地位作用和承载功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围绕都市解决产业结构问题,发展近郊都市型农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启动了惠及全区五分之二农田面积的新仁灌区项目,初步打造了东巨路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和沿江旅游经济带,努力把道外区建设成为全市的后花园。

致力抓实民生改善,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道外区作为老城区和合并区,民生改善的任务较为繁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道外区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克服财政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平均每年实施20项以上惠民工程,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的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居住住房、困难救助等现实问题,努力让全区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常态化开展创城工作,不断完善“大城管”机制,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全区95%以上人口分别纳入各种保障体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组织实施阿什河东风沟流域黑臭水体生态治理项目,保护开发天恒山、滨江湿地等山水资源。不断加强社会治理,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群众的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企业办理审批从原来的7个工作日缩短为两个工作日。

致力抓严责任落实,营造形成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以大党建引领其他工作开展,自觉落实落靠“两个责任”,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性教育和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全面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全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试点工作,在东原街道打造了全省首家惠民社创孵化园。坚持挺纪在前,在全省区县中率先开展党风廉政专项巡察,工作成果得到省、市纪委充分认可。持之以恒反对“四风”,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大纪律审查和监督问责力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

哈尔滨华南城项目。

全国文明村道外区团结镇红光村。

五年开拓 砥砺前行

过去五年,道外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老城复兴、新区崛起”战略,扎实进取,奋力拼搏,在优化发展环境、产业项目建设、城区建管水平、城乡文明程度和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333.7亿元增加到461.1亿元,年均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由170.3亿元增加到303.5亿元,年均增长1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原有财政体制下的11亿元增加到新财政体制下的2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90.3亿元增加到533.4亿元,年均增长12.9%;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7%,主要指标呈现逐年向好的积极变化,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举措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再造行政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压缩10%。着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先照后证”,稳步推进“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改革,有效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突破,卫生、计划生育、食品药品监管、市场监管等体制调整和机构重组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95%以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达到待发证状态。依法行政,完成经济责任、预算执行、财务收支等审计146项,查处违纪、违规及管理不规范资金8.1亿元。

物流产业园区跨越发展

团结镇落实土地指标10批次298.5万平方米,为重大项目供地提供支撑。多渠道筹集园区征拆和建设资金56.72亿元。依法拆除违建6.6万平方米、征收土地600万平方米、完成供地260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核心区域基本实现“七通一平”。产业园区项目累计投资159.4亿元,开工总面积350万平方米。传化智能公路港项目一期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用。哈东企业总部基地项目一期全部竣工,华南城奥特莱斯、香港皮草城、中顺汽车园区一期等项目实现达产运营。物流产业园区建设规模、速度、成效等处于哈东现代物流产业带“三区一县”领先位置。

产业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积极接洽域内央企,全力开展招商引资。累计引进新企业841户,引资额456.7亿元,同比增长178.8%,其中签约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8个,签约总额939.2亿元。哈尔滨华南城、信基国际酒店家居用品城、哈东企业总部基地、英大保险、哈尔滨维龙电子商务中心等一批拉动作用强、财政贡献高、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推进重点项目148个,累计完成投资401.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0个,完成投资392.1亿元,形成了哈尔滨华南城、品牌汽车、现代商贸、都市农业和环保工业5个项目群。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2家,实现产值65亿元,辟建市级企业创业中心两处。

城区环境面貌显著变化

深入推进以棚户区改造和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为牵动的老城复兴战略,城区形象品位全面提升。启动实施桥头屯、新一地区、二商店、东化工路、靖宇街等15个棚改项目及省、市重点项目的搬迁改造,累计征收户数4.1万余户,房屋征收面积435万平方米,搬迁居民和企业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拆除违建6500余处、154.6万余平方米,节约改造建设成本10亿元。打通红旗大街,新建拓宽道口三道街、滨江大街等10余条道路,区域交通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维修改造道台府、景阳街等广场12处,建设公园5处,创建示范街路19条,对40条道路进行结构性升级和大中修改造。维修改造老旧住宅133处、面积14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两万余户。累计新植树木31.8万株,新建绿地78.6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23.5%。环卫作业提档升级,新增机械车辆324台套,城区街路机扫水洗率提高至60%。加大综合整治力度,超时经营、随意占道、摊区外溢、卫生脏乱、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管控。

农业农村工作提质增效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以天通农业、大庄园集团等企业为龙头的东巨路沿线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585个,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分别达8.5万亩和 7.5万亩,砖瓦化钢木结构住房比重、通乡通村公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99%、100%和60%,34个村被评为我省星级村,占全部行政村的85%。加快现代农业水利化建设,投资3.52亿元,建设省、市重点农村水利工程19项,极大提高了道外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质量,为农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以滨江湿地风景区、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白鱼泡湿地公园为带动的哈东沿江湿地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年接待游客70余万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42公里,改造危桥3座,对天恒大街沿线6个村屯进行综合整治,团结镇红光村、巨源镇城子村、民主镇胜利村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429元,年均增长11.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5629元,年均增长8.8%。拆并10吨以下小锅炉239台,完成量为全市最多。新增廉租房补贴户2300余户,解决实物配租1000余户,改造农村泥草房1700余户,发放各类补贴近1.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全省首家区级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并荣获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最低生活保障和特殊群体救助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托养中心投入使用。投资4亿元改善办学条件,6所学校获市级以上特色学校称号,中高考成绩实现跨越式提升,连续4届荣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区。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太平中西医结合医院获评全市城区首个二甲综合医疗机构。筹集资金791万元,实施镇卫生院改扩建,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积极推动全民健身,安装健身路径155套、健身器材2890件,建成各类体育活动园区30个,城市15分钟健身圈全面实现。哈尔滨华南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冰城夏都新的旅游名片。

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实效

坚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最大的政绩,在全市落实两个责任综合考评中位居前列。充分发挥区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区委常委会以身作则强化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和群团工作领导,凝聚了建设道外的强大力量,区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商会”称号,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创造全省经验。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工作,党性教育和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化“连心聚力”工程,实施“一领三联六精六力”载体活动。切实强化干部的任用管理监督,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坚持挺纪在前,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巡察,持续加大纪律审查和监督问责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道外区委书记马旦曰深入南极雨润食品交易中心调研。

道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晶深入哈尔滨港务局三棵树港区检查指导安全工作。

道外区民主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走在前列 干在实处 谱写道外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围绕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努力在建好省级商贸物流园区建设试点区上实现新突破

道外区要围绕发展壮大商贸物流产业优势,全力建好省级商贸物流园区建设试点区,积极服务哈尔滨建设国家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抓好试点区的发展定位。试点区覆盖道外全域,在全省区县中是首家获批,要站在高的起点、大的格局上进行谋划,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以对俄合作为重点,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产业集聚为基本路径,努力将道外建成辐射全省的市场信息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仓储集散中心和对俄经贸合作承载区。抓好试点区的支撑打造。进一步加大产业项目投资力度,以现有道外产业园区为载体平台,着力推进传化智能公路港、俄罗斯商品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服务华南城等既有项目做活做大,以“场”引“市”,以“市”兴“场”,推动商贸物流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以老旧市场搬迁为牵动,结合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实现腾笼换鸟,形成老城与新区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以商贸物流产业提档升级为契机,把商贸物流作为道外的宝贵财富,促进铺天盖地的小企业成长为顶天立地大块头,保护好道外经济发展的主体。抓好试点区的政策利用。道外区充分认识到省里批复同意试点区建设是一项最大的政策。全区始终保持争取政策的热情,梳理研究政策的利用,充分挖掘政策的最大效能,把政策用好、用足、用活、用到位,真正发挥出试点的引领示范作用。

围绕加快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水平

努力在抓好都市农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道外是哈尔滨的中心区,要围绕都市解决产业结构问题,发展近郊都市型农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道外区打造成为全市的后花园。加快辟建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抓紧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年底前向国家科技部申报验收。以此促进省农科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集聚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农业科技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合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在果蔬等经济作物上下功夫,积极发展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切实做好近郊农业这篇大文章。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化营销水平,实现既种得好又卖得好。加快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天通食品、合浦食品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幅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进一步扩大东巨路农产品加工产业带的规模效益。围绕“吸引人、留住人”,大力发展湿地旅游和健康养老服务业,结合三棵树港区综合整治和华能供热搬迁,打造集高端商业金融、餐饮娱乐、旅游观光、总部经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沿江经济带。加快激活农村发展活力。深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积极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权能改革,稳步做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形成农民合理分享土地增值、产业发展收益的长效机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形成相关改革配套保障,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围绕强化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在提升城区载体功能上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民生问题,是道外区应该着力破解的短板问题。推动城区规划体系完善。按照全市的统一要求,扎实推动“多规合一”,尽快补齐完善专项规划。全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梳理道外区还有哪些专项规划与发展实际、群众需要不匹配,切实利用全市统一调整的有利契机抓紧完善。扎实推进安居工程。深入实施棚户区改造,力争利用3年时间完成主城区剩余19片、314万平方米连片棚户区的整体改造,基本消除危房和零散棚户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完成主要街路沿线老旧小区楼体升级改造,基本完成增绿地、增广场、增停车泊位的“三增”改造工程。努力提升城区管理水平。以推进创城工作常态化为引领,探索推行“大城管”模式,进一步完善监督物业管理有效机制,着重加强社区物业服务站建设,确保老旧小区物业有人管、管到位。注重生态环境治理。加速推进治堵、治霾、治污、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打通断头路、扩宽瓶颈路、完善微循环,重点做好港田车违法上道、行人闯红灯、车辆乱停乱放等交通乱象整顿,努力缓解拥堵问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美丽城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坚持淘汰燃煤小锅炉,认真做好东风沟黑臭水体综合整治,保证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督察意见整改到位。

围绕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努力在做好老道外文化传承上实现新突破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道外区作为开埠之区,是哈尔滨历史文化的重要根脉。道外区要倍加珍惜,深入挖掘,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让道外区的文化特色在保护中传承,在发展中光大。建好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注重传承老道外历史文化,增强属地主导作用意识,推动完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科学保护中华巴洛克的原有风貌和传统特色,留住老道外味道,唤醒老道外记忆。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支持壮大星熠社、德云社、龙缘社等曲艺文化企业,打造曲艺之乡新品牌;提升道台府古玩城等文化项目集聚效应,带动道台府及周边地区的资源盘活;开展“道外名小吃”文化品牌内涵挖掘行动和“百姓最喜爱的道外名小吃”评选活动,积极打造知名小吃美食街区;积极引进北京永同昌公司建设国际特色文旅小镇,打造文化产业新名片。抓好历史民俗文化传承。道外区拥有民间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0个系列近100个种类,一批全国知名的民间艺人和工匠能人会聚道外创业。要把人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保护好利用好,汇集民间民俗艺术专家资源,加强“民俗文化展示区”建设,打造东北民俗文化鉴赏中心。

围绕突出改革创新驱动发展

努力在激活发展动能上实现新突破

道外区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增强区域发展活力。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主战场在区县,对照中央和省、市改革台账,抓紧回头看,找准突破口,打好主动仗,确保规定动作全面完成,自选动作创新推进。积极争取改革试点,力争分享更多改革红利。特别是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民生改善的改革事项,要主动作为、积极推进,确保使群众得到更多改革实惠。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意识。注重引入和培育创新型人才,积极引进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服务支持企业强化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区传统产业不断提档升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用好深哈合作重要机遇。深哈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扶持东北振兴、促进区域合作的重大举措,省市高度重视。道外区将主动与深圳方面对接,利用好华南城等深圳企业资源,开展以商招商,探索合作园区、飞地园区建设,推动全区对外合作交流全面升级。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结合开展作风整顿活动,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流程再造,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审批时限,切实做到“四少”“四零”。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亲”“清”的政商关系,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发展解难题,做到态度再积极一点、行动再迅速一点、对接再温暖一点、效率再提高一点。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