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公安局启动本市纸质户籍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根据部署,浦东公安分局于去年全面启动此项工作。浦东新区纸质户籍档案体量庞大、年代久远,有的档案可追溯到民国时期。由于时间跨度大和历史保管条件有限,许多档案破损严重,此次数字化工程对老档案而言可谓是一次“重生”。
在整理修缮民国时期户籍档案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一份份文档资料折射出的历史变迁。
今天,和小布一起翻开泛黄的页面,走进历史,解读民国户籍档案。
TIPS:
在实施档案数字化之前,海量的户籍档案以各种纸质形式存放。想要查阅户籍档案,需民警手动翻阅。很多历史档案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不善,常常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查找。加上每年档案的增加,体量越来越大,户籍档案存储和查找工作愈发复杂,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工作效率和群众办事体验。
走进民国档案——破译
这是一张记录十分详实的户籍登记表。当时的表格用繁体字印制,毛笔填写,字迹清晰,字体规范。
内容包含“户别、名称、住址、家属及同屋人口称谓,出生年月日、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服务场所、己产或租赁、房租金额、房东、居住时期、是否公民、身份证号码、本户有无枪械、本户在沦陷期间所受之捐助”等40多项内容。
民国时期还实行保甲制度,因此表格左边还有户长、保长的签名。
保甲制度是从宋朝开始的一种户籍管理制度,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被废止。
TIPS:
民国保甲制度
民国时期保甲制度在村基本形式是10户为甲,10甲为保,实际操作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可略有弹性。在城市则以每一门牌为一户,如同一门牌内有两家以上仍以一户计,编为第几保第几甲第几户,设户长。户长由此门牌内各家互推一人充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冀东保甲制》
走进民国档案——往事
这本档案来自民国35年,按公历计算,即公元1946年。
这时,正值上海解放前夕。
泛黄的纸张,残破的边角,都是岁月的痕迹。
在这座城市的记忆里,当时的浦东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通过这份户籍档案,我们来窥之一隅。
印象中,民国的上海是十里洋场,风云际会之都。
商埠开放、华洋并处,五方杂居,即便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亚洲第一繁华都市。
蜿蜒黄浦江,把上海分割成浦东、浦西两块。当时的浦东却是满眼滩涂、农田和棚屋。
浦东旧貌
图中这份档案记载的是当时杨家渡路的户籍信息。
民国时的杨家渡
随着浦江两岸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位于浦东黄浦江边的杨家渡路,也开始热闹起来。居民们从事的商业活动慢慢增多。
杨家渡的前世今生
杨家渡是昔日著名的黄浦江上“八长渡”之一,地处张杨路西端,靠近黄浦江边。这一带原来有条杨家浜,通往黄浦江。浜的西段南侧有芦苇荡,有杨姓船民泊居于荡内,以割卖芦苇为生,因此称为“杨家荡”。又因杨姓船民同时还兼营摆渡,这个渡口又称“杨家渡”。
明万历年间,杨家渡附近开始逐步有居民定居。清康熙年间,人口日益增多,开辟渡口,并辟建了杨家渡路,之后还不断向东延伸。到20世纪20年代,这一带已云集了南北杂货、米面油酱、饭馆酒店、茶园书场等百余家店铺。
杨家渡初设时也是义渡,后来改为济渡,酌收渡资。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渡口被日军封锁而停航,周边的市面也冷清下来。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航,先是租船行驶,1946年即自备轮船摆渡,营业状况日趋好转。
1951年9月,渡口原承办人与他人合伙组建了杨家渡轮渡公司。1956年公私合营后,该公司以资产入股方式并入上海市轮渡公司,更名为杨复线(杨家渡至浦西复兴东路)轮渡站,岸线长30米,并废除了早期的轮拖划子,改用渡轮摆渡。1978年又对轮渡站进行了改扩建。高峰时期,杨家渡日均服务过江乘客约5万人次。随着大桥、隧道等快捷便利的越江交通建成后,杨家渡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浦东老地名》
在他们从事的职业里,最多的还是与船舶有关的职业,比如摇船、划船等。
另外,也有从事小贩、挑夫等职业的居民。上图的这户人家,夫妻俩的职业是“划船”,两个女儿的职业是“小贩”。
透过一张张户籍表,仿佛看到一户户普通人家的生活全貌。
来看看这份复刻的电子版表格。是不是清晰多了呀~
薄薄的纸张,厚重的历史。
这本距今74年的档案,恐怕不会想到如今的沧海巨变。
这份档案上的居民,恐怕也料想不到如今的美好生活。
这份档案上的浦江土地,更是难以想象,他们正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气魄,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经过30多年的开发开放,成为人人心驰神往的热土!
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