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是现代人日常交往的媒介之一。
其实,两千多年前的先人也有名片。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交往,或者和朝廷有权势的官员拉近关系,发明了一种古代版的名片——“谒”。
《史记》记载:“使者惧而失谒,跑拾谒。”
“谒”由竹片、木片制成,上面写着求见者的姓名,以及介绍自己的简短文字。
《孔氏谈苑》记载:“古者未有纸,削竹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以纸书,故谓之名纸。”
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出现了纸质版的谒,并改称为“刺”、亦称“名纸”。
唐宋时期,经济、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科举制度逐渐成熟,平民百姓也可以凭借才华考取功名。
一般情况下,科举考试的考生需要和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套近乎,拜在官员的门下,希望老师能多多提携。
拜访老师需要递“门状”,即“刺”的新称呼。
宋朝时期,“门状”又称“参榜”、“参状”。
“参状”的字数,比从前的“谒”、“刺”相对多一些。
到了明朝时期,“参状”又被改称为“名帖”,当时的标准尺寸是长七寸,宽三寸。
清朝时期,出现了“名片”的称呼,由手写改为印刷,名片也变得越来越小。
考古学家曾在安徽马鞍山发掘了三国东吴大将朱然的墓葬,出土了三枚“谒”,比现在的名片可大多了,长约三十厘米,宽约十厘米,厚约四厘米。
朱然的“谒”以抛光的木板制成,上面写有“持节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丹阳朱然再拜。”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