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有资金条件的品牌一般的宣传手段就是斥巨资请明星代言人,以此消费明星带来的巨大流量。
10多年后,有些品牌的代言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而越来越多品牌的创始人开始为自己代言。库克-苹果,马云-阿里巴巴,雷军-小米,李彦宏-百度,陈欧-聚美优品……
这背后,是“电视为王”的传统媒体时代向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转变的过程,也是“品牌人格化”(代言人营销)向“人格品牌化”(企业家为自己代言)转变的过程。
代言人营销有风险,这些“雷区”需躲避
上述这一转型过程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代言人营销的风险。代言人营销,就是利用明星粉丝“爱屋及乌”的心理,最大化宣传品牌以及进行流量转化,最终让企业获利。在过去,很多品牌借此声名鹊起、获益匪浅。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粉丝经济的过分发酵,明星私生活越来越多的暴露在公众面前,其形象一旦受损或被发现与品牌主张背道而驰,品牌很容易受牵连。
2017年,有三则明星丑闻爆出,其代言的品牌也因此备受影响,“代言人营销”的负面影响给了企业更直观、深刻的认知。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各行各业包括木业行业都还严重依赖代言人营销。
具体可见以下实例——
板材领域:天然居代言人华少,圣鹿板材代言人柳岩,欢乐熊代言人马苏,隆饰板材代言人丁海峰
家具领域:香港皇朝家私代言人林志玲
木门领域:梦天木门代言人刘德华,大洋门业代言人费翔,皇派门业代言人陈宝国,万恒门业代言人陆毅……
地板领域:大自然地板代言人陈道明,肯帝亚地板代言人李嘉欣,拜尔地板代言人夏雨,安心地板代言人陈红,森迈地板代言人李晨,菲林格尔地板代言人朱茵,莱茵阳光地板代言人田亮,升达地板代言人刘翔,美丽岛地板代言人张国立……
定制家居领域:欧派代言人孙俪,索菲亚代言人舒淇,尚品宅配代言人周迅,卡诺亚代言人为陈建斌、蒋勤勤夫妇,维意定制代言人李冰冰,顶固衣柜代言人范冰冰,箭牌衣柜代言人郎朗……
上述邀请代言人的品牌还只是一部分,由此不难看出,多数品牌还很看中明星的代言作用,但也有少数知名品牌如兔宝宝、千年舟、香港雪宝、大王椰、莫干山等没请代言人。那么,企业请明星代言到底有没有必要?如果一定要请,有哪些注意事项必须引起重视?
首先,明星代言是否必要?
答案是,企业可以对比下请明星代言的一年与不请明星代言的一年,品牌的市场地位、用户口碑、企业的年收入等是否有差别。俗话说,“不讲结果的代言都是耍流氓”,如果明星代言起效不大,那么大可以节省这部分财力。反之,企业可继续沿用代言人策略。
其次,如果一定要请,需要注意什么?
除了考虑明星自带粉丝流量的大小,还一定要严谨考察明星形象、职业素养等等与品牌是否相符,是否能为品牌发展带来预期效果,所投入费用是否能得到最大化的市场回报等等,在确认以上事项后,方能确定请谁代言。
事实上,企业最根本的生存之道是做好产品与服务,在此基础上,再为自己量身选择品牌传播策略与规划,才是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的正道。
从“神与人”到“人与人”, 人格品牌化才是正道
如果说,请明星代言是高高在上的“神与人”的沟通,那么,企业创始人代表品牌形象(也就是网络用语中常见的“为自己代言”),通过社交媒体与用户进行点对点的对话、交互,那就是“人与人”的沟通。神仙难见,凡人易遇,当代言人走下“神坛”,走进群众众人,其背后的品牌无疑更容易与用户产生无缝连接。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人格品牌化”传播,相比传统上的明星代言营销,它更容易助品牌燃起燎原之火。
很显著的一个例子是,“教父”乔布斯为自己的产品做代言,让苹果公司改变了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并经久不衰。而与此同时,冷冰冰、高大上的诺基亚被轰下神台,此前请的再多、再贵的代言人都无法拯救颓势。
这是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人格品牌化”已成品牌营销的全新且有效模式。
何谓“人格品牌化”?就是每个企业的领导者,都要把自己包装成某个垂直行业的代言人,从而为自己的品牌城市塑造了差异化的品牌个性。所以,我们所提到的上述品牌,就在用户心目中成功超越了品牌的功能利益,建立了品牌的情感化认知,牢牢地在消费者心智种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必须承认的是,“人格品牌化”有整个时代的消费行为方式做背书,势不可挡——
一、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时代,人格品牌化塑造才能产生恒久烙印
互联网时代,也是信息泛滥、产品泛滥的时代,消费者对于仍沿用传统方式自卖自夸的品牌已然自动过滤、屏蔽。
这就需要品牌塑造差异化的品牌个性。将人的情感、人的个性,注入到品牌的开发、传播及持续塑造上,由此建立品牌情感化认知,塑造和培养品牌在消费者心智的印记。
二、主流消费群体更年轻化,消费行为方式更加理性化、个性化
自称“互联网原著民”的87后的人们不再像父辈那样追求“物美价廉”或随波逐流,而是开始彰显个性、表达自我,并表现出了更理性的消费心态,只买对的。
对于这部分人群,明星的号召力已不是构成消费行为的关键。这个时候,每个企业的领导者把自己包装成某个垂直行业的代言人,就很容易为自己的品牌城市塑造了差异化的品牌个性,注入了更多人性化元素,更容易获得顾客认知与消费粘性。
三、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更需要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人”,而不是企业
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消费者的大脑更倾向于主动记住和传播一个有血有肉的企业家,而不是一个公司。每个人都喜欢跟鲜活、有趣、接地气的活生生的人去打交道,没有人愿意跟一个冷冰冰的企业或品牌打交道
四、物价飞涨的市场大背景下,企业家为自家品牌代言性价比更高
物价飞涨,明星代言费用也是水涨船高。而企业家为自己代言无需再额外付出代言费用,且“人格品牌化”完成之后,企业家每参加一次公开场合活动(被媒体报道),都是为该品牌和产品做了一次免费形象宣传。
“一个成功的人格化的品牌形象就是其最好的公关,能够促使顾客与消费者的关系更加密切,使消费者对品牌以及其内在文化的感情逐渐加深。”现代营销学之父,著名广告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如此认为。
那么,对木业品牌来说,如何打造成功的“人格品牌化”呢?
1、品牌价值观和定位。木业企业一般跟家庭装修相关,所以你要分清你的品牌是温馨的、欢乐的、艺术性的还是创意的,传统中国元素更多还是国际范儿更为突出?这决定你的目标消费人群和市场定位,是前提和首要条件。另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定位应做到差异化和人性化。
2、确定消费者人格。通过调研确定你的目标消费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特性、话语体系、表达逻辑、价值观、消费观等等,知己知彼,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人格化沟通”。
3、人格化包装。做好定位后,创始人就好包装好自己,可以对外宣传创业故事、与品牌相关的生活场景等等。并且要在任何场合、任何渠道有意识地表达品牌价值观,将自己包装“品牌角色”,并有意识地融入目标消费人群的圈子,通过时常与用户交流互动等等,代表品牌与用户增强粘性,以人格魅力尽早被用户所接纳、选择并消费你所代表的产品。
4、增加企业家自身曝光率。也就是增加品牌露出的机会。就像前段时间木业行业观察分析的《大佬们在乌镇边吃饭边打广告》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营销的大时代中,年轻用户的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愿意购买你,有时候并不是因为你的产品是最好的,而是因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实际上,我们希望在产品中看到感情、细节、品性、生活方式、流行趋势和故事情节,与其让市场部为你的品牌和产品编故事,不如你直接从幕后跳到台前,自己去演故事”, 网络营销专家骏君分析道。
这个时代已经发生巨变,而木业品牌需要做的,就是不被这个时代所改变。那就从改变自己、顺应潮流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