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成都原木门厂】城忆丨府河漂木(二)——曾经最重要的木材集散地完成历史使命

文敏宪

图《四川木材水运史记》,网络

春河闽江是水涌出,沿河疾驰的原木,一直涌动,横冲直撞,浩浩荡荡,穿过鱼嘴,穿上步兵嘴,进入天鹅河,直奔富强,直达成都。

时隔多年,岷江漂木原始而壮观的影像依然留在老成都人的记忆里。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都城市建设带来了水运的繁忙,水运又促进了成都木业空前繁荣,短短几年时间,市区范围就向北、向东推进,新北郊、新东郊拔地而起。水运木材功不可没。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木材砍伐和水运的历史也结束了。伴随这段历史而生的西南地区最大木材专业市场——大西南建材城也走到了转折点。2016年6月16日,有着63年历史的大西南建材城实施搬迁。原址开建160余亩的市政公园和商住综合体。此举标志着成都最重要的木材集散地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从成都贮木场说起

追溯大西南建材城的历史,要从成都贮木场选址九里堤府河西岸开始。1952年以后,随着成渝铁路全面通车,四川铁路建设进入高潮,加之北门外以及东郊一带大规模工业和民用建筑建设,对木材、竹料等建筑材料需求量巨大。木材计划分配成为紧俏商品。当时,由于公路运输落后,铁路运输又是空白,木材运输只能依靠水运这种经济、便捷的方式。四川的林区山高路远,铁路建设很难延伸到林区,加之四川水系发达,木材水运源远流长,作为府河进入成都城区重要节点的九里堤就成为了木材调拨转运的中心。

▲ 木材出绠

1953年3月,西南森林工业管理局将原川西伐木公司设立的西站、北站、南站整合并加以扩大,在九里堤府河西岸成立了成都贮木场,当时的行政区划属于西城区万年乡泉水村,占地面积134亩,其中楞场面积70亩,贮木量最高达4万立方米,职工147人,年收贮调运木材1万多立方米。

1954年4月,划归川西分局管理,建成成都最大的木材综合工厂,并修建铁路专线将原木和木制品运往各地。

1956年7月,划归岷江木材水运处,在成都木材综合工厂内新修贮木新场地(新场地后来因场址搬迁移交给成都木材加工厂),面积增加一倍,到材量达6万立方米。

1959年6月,划归四川省林业厅木材水运局直辖。因发展生产、扩大场地规模、修建铁路专线、成都防洪安全等需要,场址由九里堤迁到洞子口,占地面积365亩,生产场区310亩,一次贮木20万立方米,年周转贮材量50万立方米,1960年周转贮材94万立方米;建铁路专用线5.37公里,通达火车北站,专用公路5.3公里与一环路连通。

▲ 成都贮木场架杆机装火车

计划经济时期,木材调拨由国家管控,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成都确定694个大型工业建设项目,对木材的需求逐年大幅上升,成都贮木场的作用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之后,木材经营实行“双轨制”,成都贮木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川西林区资源逐渐枯竭,岷江水运木材量逐年下降。1998年成都贮木场几乎已无水运木材。1998年8月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都贮木场转产势在必行。

大西南建材城的兴起

岷江水运局下属企业中,资源禀赋最好的就是成都贮木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二环路附近,三面环府河呈半岛状,有铁路专线直通比邻的火车北站,周边有城北汽车站等,交通极其发达。随着成都市突破大中城市车站码头不设市场的规定和“发展大商业、搞活大流通、培育大市场”的政策落地,1984年,成都贮木场利用水运材基地和场内铁路专线及闲置楞场、机器设备等条件,开展对外代贮、代运业务,修建货栈,承接原木、瓷砖等货场的代收、代储、代运业务,当年创收3万余元,第二年增收50多万元,开始了成都贮木场多种经营的初步探索,为后来大西南建材城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1992年9月,成都贮木场提出铁路专用线综合货站可行性研究报告;1994年2月28日在成都贮木场组建“阿坝林区成都木材交易市场”,并于3月18日挂牌开业。

1996年以后,成都贮木场场地空闲越来越突出,经济更加困难。如何用好这片宝贵的土地资源,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1997年,岷江局在伏龙宾馆召开了八次职工代表大会,初步确定了岷江局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扩建成都木材交易市场,利用现有铁路专线建立集收贮交易转运为一体的综合木材及建材市场。

1998年2月24日,市场正式命名为“大西南建材城”。

1999年3月,岷江局撤销成都办事处、岷江贮木场、经销处等机构和部门,合并入大西南建材城。

1999年8月,大西南建材城一期基本完工,生活区大门外的建材城南桥宽从7米扩展到9米,完成投资近800万元,库房近1.7万平方米,道路、高站台、露天货场近2万平方米,生活及办公用房776平方米。

在“边建设,边经营”、分期分批、循序渐进、滚动式发展的建设策略下,大西南建材城建设不断推进,生产经营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2000年从俄罗斯、缅甸、东北等地引入原木、板材4000多个车皮,30多万立方米;人造板材近3000多个车皮,约30万立方米,并销往重庆、南充、自贡、宜宾、绵阳等地,日发货量10个多车皮,近1000立方米,入场经营商家200多家。

2001年4月18日,自重100余吨、起重30.5吨、跨度30米、悬臂长13.6米、起重高度12.1米的3号桥吊,投入使用,解决了大型桥吊装卸空白;2002年8月,3号桥吊下1200平方米钢材交易市场第一期移动式钢材库房交付使用;二号楞场建设的1.5万平方米五金、油漆等建辅材料和家具材料交易营业房投入使用。10月18日,投资300万,桥长40米、宽21.5米的建材大桥竣工,打通了建材城北与成彭立交、三环路、商贸大道的快速通道,解决了货物运输不便的瓶颈。

到2005年,大西南建材城累计投资5322万元,先后修建了一、二、三、四期营业房5.5万平方米,5万平方米露天货场,引进商家客户达400多家。

2007年以后,大西南建材城被政府和有关部门评为“中国特级木材市场”“中国木材价格指数采集单位”“四川省文明市场”“成都市金牛区十大专业市场”等荣誉称号,并连年被成都市金牛区政府表彰为“纳税先进企业”。

大西南建材城是岷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水运企业转产二次创业的典型,他们将国内外木材通过铁路公路运输形成了成都重要的木材交易供应基地的同时,也是紫坪铺水库移民安置基地、天保工程实施期间和之后企业职工再就业基地、阿坝州部分民族同胞从业者脱贫致富基地、阿坝州内地经济窗口基地,为保一方社会平安稳定和区域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北改后的建材城

随着城市建设和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传统市场简易的交易环境、落后的形态和粗放的交易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发展进程超乎想象,原有的铁路、公路交通优势已经不再了,大西南建材城再次面临第三次创业。

2007年,岷江造林局计划在新都区新繁家俱产业园区购置数百亩土地用于大西南建材城搬迁,由于5.12地震等多种因素影响,大西南建材城搬迁计划搁浅。2012年,成都市实施“立城优城、双核共兴”战略,大西南建材立即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积极与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大西南建材城300多亩土地处于府河上游、沙河源头的岛状地形优势,打造新型生态居住区和文化创意商业街区,不久的将来这里也将还原为一处美丽的临水生态休闲公园。

2012年12月,大西南建材城原址提档升级、业态外迁青白江项目列入市级北改重点工程。2016年6月16日,投资3.5亿元、占地300余亩、拥有3.65万平方米综合大楼和6.88万平方米物流库房的“四川大西南建材城·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投入运营,承接大西南建材城整体迁入。

☞ 转载自方志金牛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