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艺宝瓷砖】大江东|扶贫日,东航载着“佤乡秘境”飞出去见世面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洞工作室

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和国际消除贫穷日,

二楼最显眼位置,一场原生态表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歌舞团演员来到上海为自家农产品展销“助兴”。大江东工作室两次到访佤乡,而今又一次 “他乡遇故知”。

临沧市的沧源县和双江县都是东航集团定点帮扶对象,也都曾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2019年底,两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均脱贫摘帽。今年9月,时隔一年,东妹再次踏上“佤乡秘境”,见了一些老朋友和新朋友:老人们生活平静且安逸,年轻人或外出或创业,忙得热火朝天。文化旅游、产业扶持、教育扶贫……一批批来自上海的东航人把最新的理念、技术、资源带到了山里。脱贫摘帽有节点,佤山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没有停歇。

重访“云雾缭绕的地方”

清晨,干活归来的王伊嘎骑着摩托车驶入平静的翁丁老寨,惊飞了路边正在觅食的老母鸡。

皮肤黝黑紧致,穿着迷彩外套,她跳下摩托车,泥点子从雨靴上飞出来,33岁的她,有着传统佤族妇女少有的外向,“进来坐啊。”看到东妹,她主动上前聊天。

这是一间传统的木质佤族小屋。翁丁老寨依山而建,常常从一楼进屋,上到二楼,推门而出又是一条小路。老寨不大,东妹第二次到访,身入其中依旧觉得迷糊。难怪“翁丁”在佤语中意为“云雾缭绕的地方。”

翁丁老村全貌。

伊嘎说,一楼以前养牛,现在停放摩托车。二楼最醒目的是火塘,吊着一只漆黑的炉子,忽明忽暗的木炭,正炖煮着一锅粟米粥。

2018年,村民集体搬进1.5公里外东航援建的翁丁新村,老寨则原样保留,修缮后成了旅游文化景区。村民们有了新家,还谋了份工作,每天来老屋打扫、维护,有60元工钱。这也让翁丁老寨保持着一股烟火气。

伊嘎一家四口,丈夫加上两个走读的孩子,依旧住在老屋。还是老屋住得习惯些,她勤劳会操持,民宿生意收入尚可。

王伊嘎和丈夫。

一年前,东妹来老村,见过伊嘎82岁的奶奶,一身传统佤族服饰,扣着黑红相间的大帽子,皱纹里写满了故事,抽着一杆烟,神情严肃地看着来往的游人。她是翁丁老寨的明星奶奶,外地游客喜欢和她拍照。

这次没能见到老奶奶,“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很少来老屋,新家条件比较好。”伊嘎早上忙完山上的农活,都会去新家照料老人。

聪明的伊嘎把奶奶的照片挂在民宿中。

翁丁新村全貌。

住在新村的20岁女孩欧乐,不喜欢住老寨。雨天漏水,夏天蚊虫多,以前楼下养牲口,味道也不好。一起去老族长肖艾新家的路上,欧乐聊起她的经历。2019年从临沧市一所职业学校毕业,找了份北京的酒店管理工作,公司包食宿,月工资3000多元。自我介绍时她用汉名“杨俏丽”,不过她更喜欢自己的佤名:欧乐。

肖艾新家,老人刚吃完午饭,正在客厅捣鼓新买的50寸大电视。一年前,新屋盖得很漂亮,但还是毛坯房,现在墙刷白了,瓷砖铺起来,大电视也看起来了。

一年前,东妹在老族长家看过“家庭手作古树生普茶”的制作过程,这也是佤族人古老的生活习惯。“年纪大了,不炒喽,茶树承包给别人了,现在自己买茶喝。”肖艾新说。

老伴儿此刻在老寨排练,过几天有参观团要来,村民们将表演佤族传统欢迎仪式“拉木鼓”。这也有额外收入。和平静略带严肃的日常不同,仪式中的佤族人情绪饱满,重视和祖先神灵的对话。

排练现场。

2016年,沧源机场通航,原先从昆明到佤山要十几个小时的大巴,现在1小时就飞到。今年,东航推出“周末随心飞”,昆明到佤山的航线为村子引来不少流量。

佤蜜、佤鸡,不是加个“佤”字这么简单

“取蜂巢一定要慢,从侧面割开,摇出蜂蜜。这活儿动作不能大,否则会毁坏蜂巢,吓跑蜂王。”沧源县单甲乡安也村驻村第一书记梅艺宝,谈起这项“甜蜜的事业”,俨然经验老道的蜂农,“今年冬季晴天多,百花盛开,蜜源充足,每一板蜂巢,蜂蜜都满满的,切开一刀,黑色的米团花蜜直流,蜜中极品啊,价格翻倍还供不应求。”

如今安也佤蜜名号打响,在东航内购渠道中销售火爆,安也村顺势扩大养蜂规模,今年6月已达2000箱,比去年翻番。村集体的经营性收入实现了从2019年的3万元,到今年上百万元的飞跃,纯利润预计超过50万元,带动了一批农户学会蜜蜂管护技术。

看到“甜”头,周边乡镇也想加入“安也佤蜜”。“非安也村的蜂蜜,可不能打安也佤蜜旗号。”9月中旬,东航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绍勇来到沧源实地考察东航产业扶贫、脱贫攻坚新进展,“品牌起步阶段,尤要注意招牌的含金量。”刘绍勇叮嘱梅艺宝。

上海有大流通、大平台优势,真正优质的产品才能立足,东航人深谙其道。

罗忠诚家在沧源县班老乡,大学毕业后在外闯荡,在昆明一家大型养殖场做了中层干部。2017年,家乡人找了他,盼着大学毕业、头脑灵活的他,能否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是在城里安稳生活,还是回乡干一番事业?没想几天,罗忠诚便辞职回乡了。

他发现,佤山地区村民家家户户养鸡,因为不柴不肥,肉质结实,做鸡肉烂饭和鸡汤都十分美味。但在农户家投放鸡苗几个月后,成效不明显,散养的山地鸡“走失率”和“得病率”很高。

在沧源县担任扶贫挂职干部的王国斌,注意到班老乡这支“潜力股”,牵线搭桥,把罗忠诚团队送到上海农科院养殖专家面前,“没他们,我到上海两眼一抹黑,上哪儿去找这么大的专家啊。”罗忠诚笑。

在专家推荐下,结合沧源海拔气候,选中了皖南土鸡。这一品种的鸡,觅食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非常适合野外放牧。

在当地政策和东航帮助下,班老乡第一个脱温基地、第一个屠宰场、第一个冻库一座座建起,一直和飞机打交道的王国斌,“被迫”自学品牌设计、文案推广,把佤族元素融入品牌。在昆明,“佤鸡”闯出一片天,今年登陆东航内购网站,“东航10万员工这一消费群体就够小罗忙活一阵了。”王国斌说。

见“大世面”,精气神大不同

2012年在沧源担任挂职扶贫干部的孙晓,分享了一段经历。那时下乡,每到一个乡镇和村寨,他都要去学校看看。在一所村小,他问孩子们长大想做什么?七八成的孩子想当警察。孙晓一度以为,孩子只是随口一说。后来老师告诉他,村里早些年有个最出息的孩子,考上公安专科学校,从此,当警察就成了孩子和家长们的共同理想。“大山密林阻隔了孩子们畅想外面的世界。”孙晓说。

东航志愿者团队陆续来到这里,教孩子们做游戏,讲山外的故事。英俊帅气的飞行员叔叔也来了,带他们畅想飞机起飞降落的场景,为孩子种下想象的种子。东航还成立了公益项目,每年带山里的优秀师生坐飞机、游上海。

“你们坐过飞机吗?”9月中旬,刘绍勇在沧源县考察,问老乡最多的就是这句话。“送孩子去昆明读书时坐过!”大多数村民作答。

机场修进山乡,与外面的连接越来越紧密。

展销会现场,东妹遇见来自沧源的佤族大姐叶蓉,她正向上海阿姨推销有机茶叶,“东航是我们的大客户!来上海办展销,他们帮了不少忙。”叶蓉一副传统佤族妇女打扮,但见过“大世面”,北京、广州、西安各地展销会都去过,家有茶园一万多亩了。“交通便捷后,村民们也长了见识,本地干部、养殖能手、企业负责人,精气神都大不同了。”孙晓说。

“把我的爱留在这里,把歌留在这里,把我的心留在这里,美丽的司岗里……”沧源县城,司岗里大道,酒吧里,轻轻传来悠扬的歌声,佤山大地的扶贫乐章在这里不断回荡。

本文图片均有东航集团提供。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