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莫耶卫浴】农村电商“虎头蛇尾”现象为哪般?

与过去几年的轰轰烈烈气氛相比,农村电商现在确实有“降温”的迹象。

一方面,地方领导对发展农村电商的热情在褪却,现在"一把手"出来站台明显在减少。另一方面,前期一度热闹的景象,比如各种培训、沙龙与论坛等明显减少。事宜上,包括很多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在内,发展农村电商的"虎头蛇尾"现象绝不少见。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理性些分析,经过几年的发展,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工作的一个"必选项",成为常规工作,已经过了"举全县之力"的阶段。从这个角度讲,"降温"不是坏事,农村电商已经过了"认知"这道槛,确实不需要以"超常规"的方式来对待。但我们还是要看到,"虎头蛇尾"现象的背后还是有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农村产业不兴旺,让农村电商成了无米之炊。虽然很多地方领导都以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自豪,尤其是农副产品资源非常富集。但真正深入到农村后,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县域的产品都是初级农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在比价排位的电商平台面前,普遍缺少市场竞争力。县域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大多是"小而散",不成规模,缺品牌、缺包装、缺品控的现象十分普遍,只能在当地传统的农贸市场销售,难以作为标准化的商品来出售。经常出现要么没有东西卖、卖得好又断货的现象。大部分生鲜农产品,尤其是果蔬类产品,上市时间集中,而电商行业又需要长期可销售的品种与品类。县域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很少,溢价能力也很弱,农业产业化的水平较低。很多县域一开始对农村电商抱有很高的期望,总想通过电商渠道将当地更多的农副产品销售出去,但因为产业基础弱,本地真正适合电商渠道销售的品种品类极少。所以就出现了开局时一腔热情,但一两年努力下来,成效不明显,必然会出现氛围难以持续的尴尬局面。尤其是现在火爆的社交电商,虽然对农产品的销售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由爆款对供应链要求更高,农村真正适合销售的产品其实并不多。

第二,农村电商出现"虎头蛇尾"现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地方将电商发展视为纯粹的政绩工程,停留在作秀、应付、的表面工作上。即便是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有些也只是为了争取相应政策而为之,并没有站在当地社会经济与互联网融合的角度来发展农村电商,这就必须导至在创建过程中的种种手段和措施不到位,不求有功、有效,但求无过、无责,形式主义十分严重。相当一部分示范县在国家验收完成之后,农村电商的工作便随之偃旗息鼓。

第三,互联网模式与技术的快速迭代,导致农村电商进一步被"边缘化"。让人吃惊的是,现在还有不少地方发展农村电商,工作重点还停留在所谓的开开网店、抓抓常规培训的形式上。随着社交电商的崛起,以及直播、短视频等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新业态、新物种都在"爆炸性"增长。但我们要看到,农村电商并没有同步得到发展,加上原有的电商业态收效甚微,特别是培训的转化率极低,严重影响到包括政府、电商服务机构、涉农企业以及农村电商从业者们的热情,无效、无用的结果严重地挫伤了农村电商发展的积极性。

(完)

莫问剑

莫问剑

国内知名农村电商专家,上山下乡电商集团董事长、莫耶瓷业创始人。先后开创了农村电商“通榆模式”和推进了中国非白色卫浴的个性化发展。陆续担任了国内五十多个省市县政府的农村电商顾问,先后为国内100多个县域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模式创新咨询业务。

基于丰富的一线操盘经验和战略思考,莫问剑先后出版了《八万里路云和月——一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互联网+》、《上山下乡又一年——县域电商就得这么干》、《新知青日记——行程三十万公里的农村电商思考》三本农村电商专著,在县域干部和农村电商行业有广泛读者。个人微信公众号“县学会”。

莫问剑著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