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保障型保险称为“平安部”,理财投资型保险产品无疑是“摇钱树”。
果农种下一颗种子,辛苦耕耘,待到开花结果,期盼年年丰登。购买理财型保险的人也是一样,一次投入,长期获得稳定回报,倚靠“摇钱树”安享晚年。临近年底,保险行业2017开门红在即,许多有意向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的百姓,都在谨慎地考虑着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款“摇钱树”。而由于今年3月21日保监会喊停1年期保险产品,部分民众不禁担忧,目前市面上的3年期“摇钱树”在未来是否也会面临“停产”?
对于百姓来说,既然是投资理财,谁都希望能快点收获,最好今年耕种,来年就开始丰收。于是,2015年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红极一时,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有57家保险公司出售中短存续期产品,累计规模保费在6500亿元左右,占人身险总体规模保费的27%。
然而,由于个别公司在发展中短存续期产品时,存在资产负债不匹配以及现金流不足的风险,也就是说可能以后无法兑现给客户的收益承诺,所以政府才出面进行调控,降低行业风险。
其实,中国的保险行业还处于发展摸索阶段,相比于欧美动辄数百年的保险历史,中国保险起步较晚,1929年首家保险公司成立,1958年国内保险业务停办,直到1979年停办20多年的保险业务才开始复业。所以,无论是行业成熟度还是专业性,中国保险都稍显稚嫩,行业混乱的状况在所难免。
不过,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国保险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大量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保险行业体系。以理财型保险产品为例,欧美国家在保险早期也出现过中短存续期的产品,而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逐渐将理财型保险产品的存续期扩至5年以上。同样的,中国百姓较为熟悉的香港保险,如保诚隽升等产品也早就停售了3年期,改为至少5年以上。
由此可见,“摇钱树”开花结果的期限愈发扩延,似乎是行业的发展趋势,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但是,保险产品存续期增长的“紧箍咒”,主要目的是避免保险业的资产负债问题,让百姓的投资能获得稳定的保障,这对中小型险企可能是一个难题。但是对于大型保险公司的该类产品来说,存续期长短影响甚微,如平安赢越,即便保障客户一生的收益回报,也有充分的实力能够兑现承诺。
专家提醒,理财型产品本质上还是保险产品,而保险的核心还是姓“保”,百姓在投资理财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收益的保障,况且此类产品大多是长期收益,选择大型保险公司的产品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收益,以及避免政策变更上带来的不确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