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瓦楞夹芯板】克隆城市的样子,还有乡愁吗?

小家老大回来了,乡音没有换鬓角.小时候吟诗的时候,除了知道那是一篇美丽的文章外,我内心深处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工作地点距离老家并不远,也就二十多里地。随着城市发展,我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地点,距离老家更近了。年轻时,三天两头回家,街坊邻居就没有不认识的。城里根本不是家,母亲在的地方才是家。

父亲是抗美援朝老兵,回国后,转业东北省会城市军工企业工作,母亲也进城干了临时工。在母亲的支持下,父亲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定居。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父亲单位来人让父亲回去工作,可他自愿留了下来,邻居都觉得可惜。我们那时并不怎么懂。结婚了,有了孩子以后,我理解了父亲,更感觉母亲伟大。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从什么时候,生我养我的农村,开始成了内心深处的老家。和同事打招呼的口语,也由"回家"变成了"回老家"。我们每次回老家,母亲都特别开心。带去礼物,她总是说:“花钱干什么!家里啥都不缺……”但有一样东西母亲从不拒绝,那就是送书。在农村,她们那个年代的老年人中,母亲算是有些文化。母亲从小喜欢读书,因家里实在供不起,过早的掇学了,成了她一辈子的遗憾。现在,母亲每天带着老花镜,还坚持看书。我送给母亲的书,她都坚持看完,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我用过的一本蓝皮《新华字典》。已经让母亲查阅的掉了皮。母亲舍不得换新的,用牛皮纸做了新皮。新皮的正面和侧面原位置上的字,是母亲亲笔书写的,非常认真。我留在家里的课本、参考书等,有需要的,母亲就送了人,不用还。“书是用来读的,多一个人读它,就多一个人受益”是常挂在母亲嘴边上的话。

  母亲待人热情,在邻居中是出了名的。她针线活特别好,剪裁、缝制、刺绣等样样精通。上初中以前,我和姐姐、弟弟从头到脚的穿戴,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甚至包括布凉鞋)。邻居们上门求助也从不拒绝。现在还戴上老花镜,给喜得贵子的邻居家缝制小棉衣。

  庄稼人离不了种地。母亲是种地能手,尤其擅长种各种蔬菜。寒暑假我常邦着种菜,有时也到城里卖菜。有一年冬天,我和父亲跑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县城去卖菜,住只有几块钱的店,所以,现在我不愿上街买菜,不想回忆那时种菜与卖菜的不易。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区建设,耕地没有了,村的优势明显了,可村风、村貌越来越差。村东仅有的"鸡嘴地"大部种上了桐树,最东头"牲灵"作害不到的自留地,母亲硬是要留下来一块,说留着自己种。我们劝了很多次,可母亲就是不听。母亲说:"种了一辈子地,人不能闲着!"弟弟在老家,姐姐婆家距母亲也不远。姐姐和弟弟在我们农村,生活上都还过的去,是不需要母亲再种地的。为了了却母亲种地的心愿,弟弟在地的另一头,借着路沟,用“泥头砖”和瓦楞彩钢板,搭起简易的房子,里面盘了土灶,房子里面还放了两对旧的皮革沙发。平时,房子是不住人的,只作“打烟间”(干农活累时短暂休息)的茶棚和避雨用,因此,邻居们常来坐坐。沙发一年四季随着阴晴、暖阳和荫凉,不断变换着位置。虽然比不上世外桃园,也算作喧嚣中的一块静地儿。

  弟弟刚刚盘上土灶的那阵子,还真是热闹。每到星期天,我们从城里总是买些硬菜,带着去揍热闹。有时,还电话叫上姐姐她们一起小聚。甚至有一次,我们还用此地接待了亲戚。后来,为了环保母亲再也没有使用过土灶,再后来房子也拆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一晃三十几年过去了。老家变化很大。由原来"柴门炊烟起,背天锄日落"的田园农村,变成了城市核心区。村子夹在高楼大厦中间,更显得格格不入。小时候,那个"东西都是坑,村中还有塘,夏天能洗澡,冬天溜冰场"的童年乐园,只能靠想象了。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