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邀请作者冯长林
雍正初年,保一即位的尹颇想取得政绩,展现了信条气象。
当时全国各地都或多或少欠着国库若干饷银,雍正帝便下旨,令各州府务必两年内还清各自亏空。清朝诸位帝王之中,雍正历来以雷厉风行,甚至刻薄严酷著称,早在潜邸时便有“冷面王”的“美誉”。圣旨一下,各个州县忙不迭开始绞尽脑汁凑钱,其中山西的父母官诺敏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便还清了三百万的亏空,这可是大大给雍正长了脸。雍正一高兴,给诺敏封了个“天下第一巡抚”的称号,还亲手写了块匾额送给他。上面的情节,是老艺术家唐国强主演的《雍正王朝》里的桥段。剧中诺敏本来美滋滋享受着万岁爷的“恩赏”,不想此时山西地界却来了个钦差田文镜。这位田大人不仅为官清廉,更是有名的“贪官克星”。他怀疑山西另有内情,查账却查不出任何问题,正在为难之际,李卫带着师爷邬思道及时赶来。邬思道一句吐槽点醒梦中人:“藩库中大多都是杂银,那其实都是山西官府从各个商家手中借来的。山西的银号票号生意都做到了全国了,借出个二三百万两不算什么。”
田文镜由此顺藤摸瓜,在另一位钦差图里琛的配合下,查明了山西近三百官员上下其手,欺瞒朝廷的滔天大罪。且不提雍正天威震怒举起屠刀,单说邬先生所谈的“山西的银号票号生意都做到了全国了”这句,便显示了晋商在大清财政中具备的强大实力。
山西商人作为明清时期崛起的商人集团,雄踞华夏商界达五百余年。其兴起之速,经营范围之广,经营资本之巨实属罕见,晋商完备、严密、有效的组织管理也带给后人诸多的振奋和启迪。晋商鼎盛于清代,清王朝全国排名前十六位的大财团都盘踞在山西。据史料统计,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城的富户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甚至比当时国库的存银还要多。拥有如此富可敌国的财力,借给诺敏几百万两实在是九牛一毛了。
晋商中的王者当属太谷商人。太谷县自古便是山西著名的商业城镇,田少民多,县人重商习贾风气浓重。太谷城内店铺林立,闯荡江湖的太谷商人更是足迹遍天下,执各大埠商界之牛耳,坊间因此流传着“金太谷,银祁县,铜平遥”的赞誉。东北至蒙、俄,西到秦陇,南抵川楚吴越,都有太谷人的市场。到了清代中叶随着票号的创办,太谷县城逐渐成为了全国的金融中心,“太谷标”成了省内金融界放宽利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据历史记载,太谷县最早的票号名为志成信,也号称中国首家票号。据说明末清初,太谷贠家掌柜贠(yuán)攀林,与傅山交往甚密,经傅引荐,贠结识了顾炎武,三人商量到镖银押运繁杂而不安全的问题,共同合计,决定由贠家出资创办票号,“志成信”由此诞生。
关于贠家资金的来源则更有传奇色彩:传说李自成兵败太谷胡家庄,贠家救了一个农民起义的伤员,给他治好病,并为他娶了媳妇。此人原来是李自成手下的一名将领,不胜感激,临行给贠家留了一笔巨款,而“志成”也是“自成”的隐晦说法。坊间传闻不足采信,但作为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志成信票号确实有着“一纸之信符遥传,百万之巨云集来”的神通。
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太谷在商界的地位更是扶摇直上。各地汇来的现银,先集中在太谷,办收交,开利率,都以太谷为先为准。省库收上来的银元宝,上面若有太谷县孟家银炉所印的“孟合”二字,就可以当做十足银而不用化验,可见太谷县在晚清时经济势力之强大。民国时有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其中的孔家正是出身太谷。
清末民初,年轻的孔祥熙先是看到煤油已成为民间照明必需品的商机,创立祥记公司,取得在山西经销火油的总代理权,成了山西第一位买办商人。随后又利用欧洲各国在一战中需要军工原料的时机,将阳泉的铁砂运往天津出口,大发了一笔战争财。当然,就任财政部长后的孔祥熙谋取私利,置国难于不顾,是其人生的一大污点。但在其身上,也确实充满着晋商敏锐独到的眼光,以及头脑灵活、手段多变的特质。
晋商能一度成为中国商业的老大,当然不只是脑子活泛,他们行遍全国,时刻都要面对意想不到的险阻和非难,故而非毅力超群,胆魄过人者不能为之。上文提到“金太谷,银祁县”,祁县虽然不具有太谷那般的领袖地位,但在晋商中的实力同样不可小觑,热播剧《乔家大院》讲的便是晚清祁县乔家的故事。乔家始祖乔贵发年轻时是个衣不蔽体的光棍汉,乾隆初年跟结拜兄弟走西口,从当铺伙计做起,不断扩大经营,开设了客栈广盛公。嘉庆年间,“广盛公”曾因借钱给农民蚀本,几近倒闭,亏得当地往来户支持,得以复兴。
咸丰初年,捻军与太平天国闹得欢,各地战火连绵,南北茶路断绝,乔家当家一病不起,家族再次面临危机,其弟乔致庸只得接手家族生意。本来一身儒生气质的他,却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将乔家的生意推向了顶峰,尤其是票号的生意。
清末商路上土匪乱军纵横,商人携带大量银两不便,而从票号兑换的汇票即便被土匪劫持,没有密记也不可能在票号中兑到银子。乔家当时在祁县主营丝茶,乔致庸看出了票号前途远大,拿着家族的资本一口气开了大德通和大德丰,两者都成为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大票号。乔家的发迹史,可称得上一波三折。若无乔家历代子弟继承先人遗志,开拓进取,咬牙度过一个个难关,乔家最终也不过是湮没在浩瀚历史中的一粒沙尘。
甲午战争后,清王朝国势越发衰微,权利的下移,内部的混乱,官僚机构的腐败问题更加显而易见。遵循着仁义、礼仪、忠君、报效等儒家准则的晋商,在剧烈震荡的近代社会没能在金融制度上放眼国际,及时创新,逐渐走向了衰落,被手握官僚资本的江浙财阀取而代之。
如今再次走进这深宅大院,覆盖着积雪的高墙和寒风中飘摇的大红灯笼,似乎仍诉说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富贵,仍不断提醒着后人们:那些坚忍笃定的身影,是如何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着数百年的商业奇迹;又是如何推动着这个庞大的帝国,缓缓前行。
都是六下江南,为何康熙好评如潮,乾隆却骂声不断?
《武林外传》里这几个爆笑桥段真不瞎编,背后都有明朝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