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家区老爷
身份证是我国公民身份的最高象征,其地位仅次于户口本。
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证件之一。不管是出行买票还是办理银行卡,或者是买手机卡,都离不开身份证。现在网络实名制已经实行了许多年了,注册网站也必须要提交身份证,有的网站甚至还要求本人手持身份证的照片。身份证的历史在我国最早可以追述到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秦国在商鞅变法中出现了一种叫做“照身帖”的用于身份识别的竹牌。秦国政府规定,凡其国人都必须向政府领取“照身帖”,否则将被视为黑户或者是间谍。
隋唐时期的身份证叫做“鱼符”,是政府用金银铜铁木等材质精制而成。鱼符材质的不同标志着其身份地位的不同。地位高的还会配有存放鱼符的袋子,叫做“鱼袋”。武则天时期鱼符被改变为形状如龟的“龟符”,其功能亦是身份识别。
鱼符龟符
宋朝时的身份证明叫做“腰牌”,也是我们一般百姓从影视作品中接触最多的一种。腰牌依然按照其质地、款式、规格、铭文等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作用,但是他们"通行证"、"身份证"作用却是相同的。
腰牌
明朝时腰牌的材质被改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版片,名字也改称为“牙牌”。一般刻有持牌人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单位的信息,依然是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牙牌
清朝时期除了依然采用牙牌制度以外,还出现了代表官员级别的顶戴花翎以及服饰制度。也可算是身份证明的一种另类形式。
顶戴花翎
1936年,中华民国宁夏政府开始推行“居民证“制度,被认为是现在意义上最早的中国居民身份证。当时的宁夏政府规定,凡十五岁以上的男女居民都必须佩带居民证以备检查。这种宁夏的居民证为白布制成,长7厘米,宽3厘米,上面写有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身长、面貌、特征以及手纹箕斗形状等项。并且规定居民证必须缝于上衣里面,以便查验。但是由于这种特殊的材质要求,在经过洗晒和磨损之后.很快就变得模糊不清。所以,此项制度仅实行了一年多,就变得名存实亡。
居民证
那一时期的宁夏政府不但发放居民证,还对外省来宁夏的人员发放“客籍人民居留证”及“通行证”,对在宁夏区的外国人发放“外侨身份证”,总之是做到了人人有证,无证则寸步难行的局面。
1945年,蒋介石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决定在全国实行国民身份证制度,并相继公布《户籍法(修正草案)》、《户籍法施行细则》。规定凡19周岁的中华民国国民,不分男女必须持有身份证。
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
现在的江西省档案馆珍藏着一张“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这张身份证长16.8厘米,宽12.1厘米。持证者周凤起,男,集成袜店经理,江西省吉水县人,号码是石阳贰柒字第零壹壹伍号,正面钤盖有一方“吉安县政府印”红色方章,中贴有一张一寸半身像片,像片上还打上钢印“吉安府正”。发证日期为民国36年(公元1947年)8月1日。除了以上内容以外这张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所记录信息还包括有持证人的所在地、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本籍等48条社会属性信息。可以看出他其实还兼有如今户口本的功能。
1949年建国以后,我国公民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和单位介绍信一直都是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
单位介绍信
一直到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1999年10月1日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实行唯一的、终身不变的公民身份号码制度。
一代身份证
2004年3月29日,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开始正式发放。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身份证,它除了内置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以外,还具备多种防伪。最主要的是它从这里开始由一代身份证的黑白照片改为了彩色照片,属实好看了许多。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着身份证,但是大家恐怕并不能百分百了解我们的身份证。比如,我今天就发现了两个比较生僻的身份证知识点。
一个就是你认为身份证的正面是哪一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是有头像的一面。可实际上有国徽的一面才是正面。
另一个就是申请身份证的年龄问题。
我不知道大家都是几岁申请的身份证,反正我是十六周岁申请的身份证。我国200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中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内地公民,应当依法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分为十年期、二十年期和长期三种。这个是国家硬性的法律。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中还有一条不太被大家所熟知的条款,就是“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也就是说未满十六周岁的居民也是可以申请身份证的,只不过是只能申请到五年期的身份证,而且也不是强制领取的,而是采取公民自愿的形式申请领取的。
所以,明白了吧,就算是你的孩子只有十岁,也是可以申请身份证的!所以,有需要的快去申请一个尝鲜吧!
2019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