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青田石砌照片
中新网丽水7月14日电(见习记者陈洁实习老禹梦)“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雕刻木料,人巧夺天工。”
瓯江下游、太鹤山麓的浙江省青田县,于六千余年的漫长洗礼中,谱写一方人与石的惊艳邂逅,成就一段“点石成金”的现实佳话。如青田县县长周和平所言,这是一块有故事的国石,回溯青田石雕发展史,石虽不能言,却以顺势而变的婀娜多姿折射着波澜起伏的世态变迁;这更是一块经济命脉之石,昔日青田石雕铺就“华侨之乡”的出海之路,而今石雕产业正助力山水之城的美丽崛起。
精美的青田石雕 陈洁 摄
据统计,2016年青田注册石雕生产经营单位850多家,其中石雕企业24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3家,石雕从业人员3万多人,专业石雕创作人员3000多人。昔以石雕而名,今因石雕而兴,循着石文化产业的新脉络,一城一石的故事正开启崭新篇章。
青田石雕博物馆 徐旭芬 摄
薪火传:“双师制”续千年传承接力
在青田石雕绵延六千年的历史中,传承如命脉般贯穿始终。
新时期,当青田石雕产业立足转型升级的风口,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技术人才、营销管理人才短缺等人才短板日益凸显,传统的师徒相授、家庭传承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现有需求。
“对此,我们在‘师徒制’基础上,结合石雕艺术学校设立‘双师制’,通过理论加实践多层次培养人才。”青田石雕局副局长夏云方介绍说,青田职业技术学校设两个石雕专业班级,每年招收约60名学生,倪东方等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陈小甫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都是这所学校的“座上宾”。
毕业后,一个班里最拔尖的学生可选择拜入大师门下;其余学生可向中高级技师发展,收入相当可观。光明的前景和“钱”景令石雕专业一跃成为该校最热门的专业,招生形式一片大好。
同时,通过连续6年成功举办石雕技能大比武,又连续4年成功申报浙江省“希望之光”——石雕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等活动,青田搭建起了高技能人才成长“快车道”,一批批石雕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为这场千年接力保驾护航。
青田石雕城 徐旭芬 摄
走四方:互联网助“二次出山”
青田石雕浑然天成的大家之美,促成了青田第一代华侨的出山过海,却也令其一度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市场拓展难度大、消费群体单一等问题,如同横亘于现代青田石“二次出山”路上的“王屋”、“太行”。
积极寻找出路中,年轻的石雕从业者们早早嗅到了电子商务的机遇。
80后的张旭峰是“触网”先行者之一。他的网店主打石雕练习印章,学生和退休干部是目标客户,每年数百万的营业额中,80%来自线上。
张旭峰认为,以往青田石雕产品多停留在创作生产高价的艺术品、收藏品和礼品上,“当打破单一的产品模式,比如深度开发石雕新工艺小产品,会有巨大发展空间。”
与网店“比翼齐飞”的,还有微信群拍模式。晚上8点多,石雕艺人周蒋利和妻子打开微信群,在妻子主持下,群内数百人展开了对周蒋利作品的激烈竞逐……这是他们每周两次的“微拍时间”。
“以前消费群体比较封闭,有了微拍后,圈子更开放,流程也更简单,有些凑热闹的圈外人,一来二去也成了顾客。”如周蒋利所言,微拍正取代传统交易方式,成为圈内主流。
为了给青田石雕爱好者提供一个公开、放心的交易平台,由青田县石雕局开发的微拍平台于去年上线,“现已有1500家工作室、企业入驻,其中500家来自青田本地。”夏云方表示,互联网已成为青田石雕的主要销售渠道。
倪东方大师的作品《花好月圆》 徐旭芬 摄
融文旅:石文化擦亮旅游金名片
“一块青田石,见证着历史的波澜起伏,也展现着青田人大气、包容、开放的精神面貌。”在周和平看来,青田石雕作为文化命脉早已与这方土地融为一体。
都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于青田而言,如何用石头留住游客?关键就在石文化。2009年,青田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石雕文化旅游区,填补了中国石文化旅游的空白,实现了从单纯的山水旅游向文化旅游的华丽转身。
今天,山口镇、油竹街道、瓯南街道串起绵延十公里的石雕文化产业带,6000年的石雕历史文化也被浓缩进了这方精心勾勒的石雕王国中。
作为青田石雕发源地,也是石文化最为浓郁之处,山口镇是体验石文化之旅的必到之处。
“过去慕名来青田领略石雕文化,只有到经营户家中去看,后来有了石雕城,现在可以到千丝岩石文化主题公园里,看着美景纵览石雕史。”温州游客张明(化名)坦言每次来都有新体验。
据悉,除了千丝岩石文化公园,下一步当地将拓展休闲产业,建养老养生基地、农业休闲健身区、小溪漂流、主题酒店等项目。
访遍石雕之乡,尽览镂石成金的神来之笔,也于一大批石雕“守望者”的摩拳擦掌中感知这个古老产业的活力四射。“未来,我们致力于将青田打造成石雕集散地和创作中心。”如周和平所预期的,一座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石雕文化产业集聚区将在此拔地而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