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消息,国际家电行业将迎来大型洗牌。最近,荷兰飞利浦(Philips)完成了与高资本的家电业务交易,交易额约为275亿元人民币。
此后,高瓴公司获得飞利浦15年的品牌许可权。早年间,国内的家电市场一度被松下、索尼、三星、飞利浦等各大海外品牌占据。但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近几年家电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国际家电品牌开始抛售在中国境内的家电业务,比如西门子以30亿欧元的价格出售家电业务,东芝将自己的白色家电业务卖给了美的、电视业务卖给了海信。另一方面,国产家电品牌开始崭露头角,以格力、海尔、美的、海信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走出国门,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大潮中。
但走得太快,免不了磕磕碰碰。以格力为例,2017年之前,格力电器在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双双稳居行业第一,荣登”双冠王产宝座。2018年,董明珠提出5年后营收突破6000亿元的目标。但从之后的公司业绩报告来看,距离这一目标还相差甚远。格力越来越接近空调行业的天花板。
到2019年底,格力启动了股权转让,正式由国资绝对控股到以企业家为核心的公司治理。而拿下格力417亿转让股权的正是高瓴资本,也是接盘飞利浦的主人公。
此次高瓴资本会选中飞利浦,恐怕也与格力有关。众所周知,在空调领域,格力已经独霸天下,而且早已走出国门,具有较高的全球市占率。但在其余领域,格力还是“小学生”,无论是小家电,还是新兴的智能装备业务,都还没有太强的竞争力。
高瓴资本作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想要借助飞利浦的海外渠道平台,将格力的核心技术产品推广至全球。另一方面,目前飞利浦的小家电如挂烫机、吸尘器、咖啡机等,在2020年的销量也已达到22亿欧元,这为缓解格力空调业务独大局面以及进一步提高格力电器国际市场占有率无疑起到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