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一带,他是流传最广的名人,关于他的传说最多,有他名字的地名也最多。
他有胆有谋,从政时帮助勾践兴越灭吴,他把握商机,隐居后经商积资成为商人圣祖。他和西施的爱情故事千古传唱,让人羡慕与钦佩。他就是范蠡。
▲范蠡碑(谈燕摄)
▲江苏环太湖带“蠡”地名
上图的五个红点就是江苏环太湖带“蠡”的地名。A为相城蠡口,B为吴中蠡墅,C为吴江蠡泽,D为宜兴蠡墅,E是无锡蠡湖。
人物简介
▲范蠡(约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春秋时期楚国宛地 (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和经济学家。公元前473年,在范蠡的帮助下,勾践带领越国军队攻克苏州,消灭了吴国,卧薪尝胆终于功成名就。范蠡也成为大夫、上将军级别的高层。但他知道勾践气量狭小,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便向勾践表达隐退之意,可是没有得到同意。然而范蠡去意己决,因而,吴国刚被消灭,他就悄悄地离开官场,与西施身穿平民服装,化妆成一对贫贱夫妻,混出齐门,在苏州城北二十里处安下身来。
▲范蠡与西施
范蠡见这里水网交错,河面开阔,就和西施一起动手养鱼,并总结养鱼经验,写成了《养鱼经》。这是范蠡隐居的第一个地方,被后人称为蠡口。
▲蠡口
勾践不停打探范蠡下落,派人追杀他,因此,范蠡在这个地方呆的时间不长。即便这样还是有许多地名与他有关,除蠡口镇外,还有蠡口村、蠡西村、蠡塘河等。
▲蠡塘河
隐居的第一个地方在苏州城的北面,那么接下来去哪里?他选择了苏州城南方向。从蠡口一直往南,绕过苏州城,经过四五十里奔波,在石湖东面的一个地方落户。在石湖往东的一条泄水河道边,范蠡建筑别业,后来这个地方就叫蠡墅,那条东西向的河叫做蠡墅河。
▲ 蠡墅桥(谈燕摄)
▲太平桥(谈燕摄)
▲永兴桥(谈燕摄)
清朝后期成为蠡墅镇,现在是吴中区长桥镇镇政府驻地。
▲蠡墅河石驳岸(谈燕摄)
▲蠡墅老宅(谈燕摄)
隐居的生活是惬意而幸福的,但是勾践的阴影始终笼罩在范蠡的心头。要摆脱勾践的追杀,必须还得转移。于是,范蠡带着西施继续南下,这次搬家的距离要远一些,走了一百多里,在一个名叫斩龙潭的湖泊前,范蠡停止了脚步。只见湖面水波不兴,澄明如镜,不正是他隐居的心境吗?于是范蠡就在潭边筑宅而居。
▲蠡泽湖
和在蠡口养鱼不同的是,范蠡喜欢在斩龙潭边钓鱼。他还精心设计了一座钓台,这钓台由许多齐整的方形石块垒砌而成,高台的上下四周都有石阶,下宽上窄,呈宝塔形状。最高的一块石块,恰好能容两人席地而坐,且中央有个圆圆的孔洞,直达荡底。风和日丽,范蠡都要与西施携手拾级而上,在钓鱼台上放线垂钓,西施则在石孔边对“镜”梳妆,这样的生活夫复何求。后人为了纪念范蠡,把斩龙潭改称为蠡泽湖,把范蠡居住的村庄叫做蠡泽村,而“范蠡钓台” 也成为“震泽八景”之一。
▲ 范蠡钓台 (图片来源于吴江区档案馆馆藏)
后来范蠡北上太湖,离开蠡泽,经过震泽西栅的頔塘河,后人建了石拱桥,起名“思范桥”,为的就是纪念范蠡。
▲思范桥(图片来源于吴江区档案馆馆藏)
隐居的日子注定要漂泊。这次范蠡和西施沿太湖南岸向西而行,经历两百多里,在太湖西岸宜兴鼎山蜀山一带住了下来。他们先在一个山洞安家,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这个洞如今叫做慕蠡洞。
▲慕蠡洞
范蠡发现当地的泥土富有粘性,适宜制釉水,便发动当地百姓恢复陶器生产,帮助他们致富。从此,这里的制陶就逐渐兴旺发达。后来,范蠡被宜兴人尊奉为兴陶祖师,西施被尊称为兴陶祖母。
▲宜兴丁蜀古街窑址
现在宜兴鼎山和蜀山之间有个地方叫做蠡墅,相传是范蠡当年住过的村庄;丁蜀镇有一条运河,从汤渡庵画溪起,经丁山、蜀山、张泽桥等地,穿过东氿,北连湛渎,长六十多里,是范蠡征集当地百姓挖开凿而成,目的是方便交通和灌溉农田,这条河叫做蠡河。
▲宜兴蠡河
有意思的是,宜兴蠡墅与吴中蠡墅一个在太湖西面,一个在太湖东面。隔湖相望两蠡墅,难道是机遇的巧合吗?为了躲避勾践的追杀,范蠡也是拼了。不过,躲来躲去,隐居的地方都在太湖周边,属于勾践的势力范围。在宜兴呆了一段时间后,范蠡决定远走他乡,前往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彻底摆脱勾践,重新开始他的经商人生。于是他变卖了在宜兴的家产,举家迁往山东陶地,也就是今天的定陶县,在这经商宝地,实现了他人生最后的辉煌。
▲范蠡归隐图(谈燕摄)
回到正题。蠡口、蠡墅、蠡泽、蠡湖,传说都和范蠡有关,那么这些地方都真的是范蠡隐居生活过的吗?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史学界也没有定论,小编更是无从考证了。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些地方都属于吴国地盘,范蠡是灭吴的功臣,吴国人民能够纪念敌国的功臣谋士,说明他们对范蠡的崇拜和敬仰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这可从吴江三高祠的设立得到印证。
宋熙宁年间,吴江知县林肇将春秋范蠡、西晋张翰和唐朝陆龟蒙三人画像绘在鲈乡亭壁,当时人认为这三个人都洞察时局,急流勇退,保持气节,称为“高士”。1090年,吴江知县在松陵镇垂虹桥西端底定亭建祠,绘三人像于壁。1100年,吴江知县石处道在祠内塑三高士像,并率领僚佐参拜祭奠,认为三高士“金玉始终,异代同趣”,通过祭拜三高“可以惩贪而导廉,可以激俗而励时”。
▲鲈乡亭和三高祠(图片来源于吴江区档案馆馆藏)
经过历代整修,三高祠的规模得以扩大。前来参拜的文人雅士留下了不少歌咏三高的佳作,清代的康熙皇帝也两次题诗三高祠,仰慕三高美名。到了清乾隆年间,政府规定,官方每年春秋两次分官致祭。对于三高的纪念由民间自发上升到政府行为,不能不说吴江人对于包括范蠡在内的三高的崇拜到了一个非常的高度。
如今,这些带“蠡”的地方,对于范蠡的纪念也是很有方法的。宜兴以慕蠡洞为核心,建设陶祖圣境风景区,以范蠡西施文化为主题,塑造了不少与范蠡西施爱情故事相关的景点景观。2016年还建成范蠡文化陈列馆,全面介绍范蠡生平事迹。
▲慕蠡洞
▲西施洞
位于吴中区蠡墅社区的苏州范蠡公园2010年4月开园,公园将《史记》中记载的范蠡生平精彩篇章一一再现,园内商圣亭、致金石、财富阁、仙蠡茶室等各种景观,都与范蠡生平有关。途径蠡墅社区的多条道路、桥梁和商住楼的名称都与“范蠡”相关,显示了这个地方挖掘历史遗存,传承本土文化的种种努力。
▲范蠡公园(谈燕摄)
▲范蠡桥 (谈燕摄)
最让小编觉得眼前一亮的,是浙江德清县钟管镇的爱情小镇。这个爱情小镇位于钟管镇蠡山村,相传是范蠡携西施的隐居之地,范蠡祠、西施画桥等诸多古迹都见证千古爱情绝唱,浪漫且富有诗意。通过深入挖掘爱情文化、历史文化,以“范蠡西施”的民间传说为核心,打造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美丽乡村及乡村休闲旅游区,已2016年11月正式启动。
▲爱情小镇启动仪式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特色小镇建设和历史街区改造,但是有的地方对于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嫁接,只停留在嘴上说说的层面,没有落实到具体操作中。如何从传统历史文化中萃取养分,展示和提升核心文化元素,演绎文化意象,提炼文化特色,显示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是个值得思考的实际问题。毕竟这对于旅游,对于商务,对于提升一个地方的文化品位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一骑绝尘
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