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汕头实木地板】汕头埠的富人厝园与庐

(取自互联网,着重分享,如有侵权,请删除联系,谢谢。)

香院

铣削

开通通商港后,来自海外的华侨和各地商人纷纷购买土地建起了死宅。

这些私宅几乎都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风格,且大多数是单家独院,被称为“富人厝”。

近百余年来,在汕头埠建造的“富人厝”有多少座?现在实在难以统计。“富人厝”的建筑风格形式多样,叫法也不同。在这里,笔者只说被冠名为“园”、“庐”一类的私宅。

历代建造私宅,一般主人都有生活起居、读书、待客、游乐等多方面的需要,因此建筑首先也要具备这些基本的功能——住屋需隐蔽,书房求宁静,待客要方便,这里说的“园”或“庐”都是同一种功能。冠名“×园”或“×庐”雅号,是官家、殷户附庸风雅的一种做法。

笔者巡城进行实地了解,发现在外马路至碕碌尾及中山路一带,昔年冠以“园”、“庐”的富人厝特别多,有的屹立在大路边,有的深藏于街巷内。在联兴里的巷内,现存还可见几座带有小花园的 “园”,但都己荒毁,嵌于门额的字也不见踪影。听说位于新陵路12号的铣庐仍保留,赶紧前往。它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双层洋楼,四方型,大门上端嵌有繁体的“铣庐”二字,据说此处是兴宁人曾叔其的私宅。彬园,位于公园路水上公安局大楼后面,单家独院的小洋楼,是1930年至1931年担任汕头市商会主席陈少文的私宅。南庐,位于振祥里,建于1946年,是当年来自安南的孔氏兄弟所建,为法式双层建筑,特点是门多窗也多。南园在共和路与高华路之间,洁庐、泽庐、禅庐、惠庐在福长二路一连排开。瑞庐、铭庐靠近中山路。别外还有张园、景园、杜园、芳园、云庐、克秀庐等,大都在城市改建中烟消云散。

现存的园、庐已是寥寥无几,其中有三座带有历史意义和时代色彩的“园”至今仍保留着,它们就是桂园、香园和镇园。

桂园,中国近代史革命斗争的见证

桂园,在公园路23号原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后面,几年前我曾随好友进入此地,深为这座古典的庭园所震撼,遗憾的是当时没有带相机将全景拍下。现在出入境管理处已迁走,而围墙的大门紧锁,只能从小巷看到楼的背面。

在我的记忆中,桂园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每层都有劵廊,从罗马柱到罗马式的拱卷,再到每个有装饰花纹的窗户,一切显得独具匠心而又古朴淡雅。它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30.4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加砖石装饰的四层欧式楼房,外墙为清水红砖墙,墙角及下层基石均为坚硬的麻石,十分厚实。一层架空,有通向地下室的通道。庭外建有一条由石板铺设的楼梯,由此上二楼。从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到建筑艺术、建筑特色都体现了开埠后汕头建筑文化的开放性。据资料介绍,桂园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由澄海籍林姓商人所建。解放后,桂园被人民政府接收后归公安部门使用至今。

桂园值得后人纪念的在于它是中国近代史革命斗争的见证。1918年3月15日,孙中山派蒋介石到汕头任职。后因粤军中派系观念很强,蒋介石难有作为,几个月后即辞职。有人说蒋介石当时在汕就住在桂园,我认为是个误解,他确切住处应该是联兴里东巷9号一座两层的小洋楼。随后在1925年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东征期间,担任国民革命军东征总指挥的蒋介石曾偕同其第三任夫人陈洁如驻于桂园。美国斯坦福大学收藏的《蒋介石日记》手稿中,1925年4月26日的日记写到:“携洁如赴汕船次,为情魔缠绊,怜耶,恼耶,殆无已时。莅汕头,寓于桂园,许总司令、廖党代表(及俄嘉伦)来会,乃偕往总司令部行营,密定计……”由此可见,其时的桂园,并非是平民百姓可以出入的地方。

1927年9月24日,“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部队进入汕头后,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等领导人也曾在这里工作、居住了约一个星期。

香园,中西合璧造园的典范

香园坐落在外马路155号,主体建筑是一座带有明显近代中西合璧风格的二层红砖墙建筑。建筑面积1958.01平方米,为“一主座五辅座”格局。据附近的老住户介绍,该建筑前后大体分“三进”,进门是宽阔的大厅,厅后是通往二楼的楼梯间,梯间后是天井,天井后是一排房间。一、二楼以大厅和楼梯为中轴线,对称分布着许多房间,而在最后一排房间二楼的东西两侧还各有小楼梯可通往整座楼房的天台。香园保存较为完好,一、二楼地板铺设的地砖都很精美,彩色“地锦砖”,窗户古朴典雅的装饰风格与澄海陈慈黉故居十分相似,窗玻璃也十分别致,大部分是近代风格的彩色玻璃,室内光线充足,采光恰到好处。香园的木楼梯也保存完好,十分精致,窗玻璃有许多是近代风格的彩色玻璃,采光合理而且富有艺术美感。附属建筑有用于做木工的工人房以及厨房、佣人房、储藏室等。主楼前的旷埕还曾经有一座喷水池,处处彰显当年的辉煌和高贵。

据了解,香园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主人在海外事业有成之后便衣锦还乡,回到家乡建造这座神秘的园宅。很多建筑材料都是专程从国外运过来,不知何故,建成之后不见主人回来居住,致使香园一直空置。后来成为抽纱公司办公场地,一度门口挂有“六一幼儿园”的牌匾。

香园主人是谁?有说是马禄孚洋行的戴天纵,他是当年抽纱业的龙头老大之一,也是伯德利教会的长老。另有称“据汕头档案馆一份档案记载,在1997年时,这里还是属于香港陈明铿四兄弟所有”。究竟业主是谁,还有待史学家去考证。

近日笔者实地观察,香园主楼正面己被绿色植物覆盖,楼下大门已封掉,但房屋原状形制从外观看还是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这对研究上世纪30年代汕头的建筑文化、建筑技术有重要的价值。

镇园,科学家侯祥麟的故居

镇园,位于汕头市外马路167号转弯位置。为侯祥麟(中国两院院士、石油化工科学家、中国炼油技术奠基人)祖屋,共三层,建筑面积578.82平方米,建于20世纪20年代,房屋设计精致,施工质量良好,房屋原状得到较好保存,包括原有的门窗、外墙装饰、楼板、地台等。除首层店铺部分地面作了改动外,整栋房屋的形制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对研究上世纪20年代汕头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特别是研究当时街道转弯处建筑景观、建筑风格有较大价值,对城市景观也有较大的观赏价值。

笔者常路过镇园,对这座建筑十分熟悉。它坐北向南,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楼房。正面采用欧式建筑风格,临街走廊采用拱顶、圆形罗马柱,外墙雕刻有欧式团花图案。一位知情人告诉我,镇园建筑原为二层,第三层为后期添建。内部结构是制作精美的西式木制楼梯,地面铺进口瓷砖。

上世纪50年代,侯祥麟在北京工作,就把这座母亲留给他的镇园和一座花园捐给了当地政府,希望用在家乡的公益事业上。汕头市政府接收了侯祥麟的捐赠后,将镇园首层做了市抽纱公司的商店,二层是抽纱公司的办公室,部分房间装修后成为市委招待宴请重要来宾和客人的地方。如今,近九十年“厝龄”的洋楼依然保持原状,除首层铺面部分(现为百货门市)地面作了改动外,包括原有的门窗、外墙装饰、楼板等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汕头实木地板”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