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和管道进出口尺寸问题
泵的吸收口一般比出口大。由于进气口是低压力,水的密度小流速慢,为了满足供水平衡要求,保证入口有一定的压头,为了防止气蚀,一般都很大。排水口流速快,东莞经流量大,因此决定了连接的吸收口大于水。
口管径大吸入阻力小,有利于泵吸入介质,出口管径小,有利于泵出口压力保持。离心泵的进出口管道的管径是否比泵本身进出口直径增大,这个问题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大多数泵来说,进出口管道直径增大的目的是减少流体在管道内的流速,以降低管道阻力降,以最终降低泵的动力消耗,但增大管径是以增加管道投资费用为代价的,这样,对于泵出口为长距离的管道可以考虑适当增大管径,以减少阻力降,而对于短距离的则可以不用考虑;而对于泵进口输送的物料是液化气体的、温度接近沸点的、吸入位置比较低的等容易汽蚀的物料,则应考虑增大泵进口管道直径,以减少阻力降,避免泵发生汽蚀
通常泵的吸水口管径一般大于出口管径,根据管径不同吸水管流速也不同。管径小于250时为1~1.2m/s,管径250~1000时1.2~1.6 m/s, 从技术上考虑,水流的最大速度应不超过2.5~3.0米/秒,最小速度不得小于0.6米/秒(防止沉积)。
已投入生产运行的, 怎样判断泵的进出口?
1、泵出口管道管径一般要比入口小;
2、电机方向看泵,入口一般在泵头的右下部位;
3、一般出口有压力表、单向阀、导淋等;
4、如没有安装,从法兰口能看到叶轮的就是出口。
5、如果泵的进出口一个是轴向、一个是径向的,那么轴向是入口,径向是出口。
6、如果泵的出入口都是径向的,那么从电机端向泵的方向看,左手边为入口,右手边为出口。
7、一般泵生产厂家都会在泵体上标示泵的转向,那么箭头指示的方向就是出口,反之就是入口。
安装泵时对管道有哪些要求
进行泵的进出口管路的安装时应注意:
一、吸入和排出管路应该有支架。一般情况下泵应不承受管路负荷。
二、对于大的管路应该有挠性连接,尽量减少由于管路错位误差、管路伸缩、地基下沉对泵造成的影响。
三、为了防止漏气,吸入管路尽可能法兰连接。吸入口漏气十分难以发现,应加以小心。
四、吸入管路的布置,一定要设法使得从吸入面到泵具有有向上的坡度(1/50左右)以使管路中不存空气,如图7-3。但是管道淹没在水下时,从吸水管到泵取向下的坡度。
五、有变径管时,为防止空气积存,最好不用同心管,而选用偏心管。
六、安装于吸入侧的闸阀,为避免积存空气,应安装成水平方向或向下倾斜。
七、弯曲部位尽可能做到平缓,减少弯头个数,且要设法避免设置在靠近泵进口部位。
八、吸入管路上安装仪器仪表时应尽量避开弯头、变径等部位,避开流动不规则性对测量的影响。
九、入口管路应设置过滤装置或拦污设备,以避免杂质进入泵内进行循环。并定期清除污物,防止堵塞入口管路。
十、对于并联运行泵的吸入管,如果接到公共的母管上,往往会发生入口压力的不平衡,所以应采用独立的进水管。
十一、为了调节泵的工况,排出管路应安装闸阀或截止阀。
十二、为防止突然断电时泵的倒转和受水锤冲击,排出管路应安装逆止阀,并安装在闸阀的后面。
十三、在排出管路上最好安装压力表,以观察系统和泵工作状况,注意尽量避开弯头和阀,以免产生误差。
十四、管路安装好后,最好用设计压力1.5倍的压力水压试验,不得有漏水、渗水现象。
泵的管道布置要求
泵的进出口管道对管口的作用力和力矩应符合制造厂或相关要求。同时泵进口管道的压力降应满足T艺要求,且不应存在“气袋”。
泵体不宜承受进、出口管道和阀门等重量,故泵进、出口管道上设置支架(进口管道上为可调支架),尽可能做到泵移走时不设临时支架,并满足泵检修时支承的要求。
为了降低泵出口切断阀的安装高度,泵出口止回阀可选用蝶形止回阀;泵出口与所连接的管道直径不一致时,可选用异径止回阀。
泵进口管道上的过滤器周围应有滤网抽出的空问。若在泵进口设置临时过滤器时,进口管道应没置一段带法兰的短管,以便拆卸,并应备一个与临时过滤器同样厚度的垫环。以便拆卸后快速恢复生产。
泵出口管一般比泵吸人管小1~2级,所以产生应力小些。泵出口流速较大不易产生气袋,对于出口较长的管道,要注意水击问题。几台泵并联时,为了防止在泵停止运动时物料的倒流,应在泵出口装有止回阀,立管上的止回阀上方应装一个放液阀。
泵入口切断阀主要用于切断流体流动,因此,切断阀应尽量靠近泵入口管嘴,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阀与泵嘴之间的滞留量。泵人口切断阀,一般使用闸阀或其他阻力较小的阀门。当入口管道尺寸比泵嘴大一级时,切断阀与管道尺寸相同,当人口管道尺寸比泵嘴大两级以上时,切断阀尺寸比管道尺寸小一级。
液体进入叶轮后速度加快,在叶轮入口部位压力降低,一旦产生压力降的部位静压力低于饱和蒸气压。就会出现气泡,这就是所说的汽蚀现象。由于汽蚀作用,还会发生叶轮腐蚀、振动和噪声,为此设计时要特别注意。
在布置泵的管道时要注意在泵体的上方不要有管道,以免列泵在检修时带来不方便。也不要在泵的正面敷设,以免妨碍拆卸泵。泵要排列成行,并尽量减少管道长度,泵的位置应考虑吸入管道要短,但也同时考虑管道热胀的自补偿。
泵出口管道卜的异径管府靠近泵的出口。顶部吸人和排出的泵,在间距很小时,可采用偏心异径管加大间距。
如果要在双吸泵的吸入口前装弯头,必须装在垂直方向,使流体均匀入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