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宜兴窑,不可避免地会和紫砂连接起来。
说到紫色的沙子,有这样的人。
你在紫砂名录里找不到他的名字。在水壶展览会上看不到他的作品。
Jasato的历史上也不能推翻他的记录,但对Jasato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公司“泥蚶”。
吴小兔制作的九种不同泥色的掇只壶,李长平藏
没准你去宜兴丁蜀镇闲逛,还能碰到他背着二三公斤的泥料,去找人喝茶聊壶。
这个人叫吴小兔,他的壶常常被名家争着收藏,不仅仅是因为制壶技艺高超,更因为他近30多年对紫砂泥料的探索和收集,是当代屈指可数的泥料大家。
。
。
。
为何宜兴紫砂泥料如此珍贵?
大红袍原矿与大红袍石瓢壶
只因宜兴紫砂泥是独一无二的,只能在丁蜀地区范围内的陶土矿中找到。吴小兔如此形容紫砂泥的难寻“千吨之中难求斤,百斤之中得十斤”。
与紫砂泥类似的陶土虽然在其他地区也存在,但都无法与含富铁的粘土、石英、云母类型的紫砂相比,既能透气怡香,又能保水保温。
。
。
。
宜兴,坐落在中国东部的江苏省,位于太湖西岸。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紫砂泥成就了宜兴窑。
紫砂泥矿藏于地层深处,连绵不断,其厚度从几十到几百厘米不等,有的质地松软,有的则硬如岩石。开采出来的原矿经过去杂,研磨,就能搅拌成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陈腐,就更利于捏塑成型了。
宜兴窑自汉代开始进行红陶、灰陶和原始青瓷等的烧制,一直到今天,宜兴窑仍然是我国的重点陶瓷产区之一,其烧制历史长达两千余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个窑口之一。宋代时,宜兴窑出现的紫砂器,到明代时已经举世闻名,而清代更是延续明朝紫砂壶器的繁荣,成为紫砂壶器发展的高峰。
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时至今日,爱茶人家里若是中没有一把宜兴紫砂,还真不能说会品茶了。
学者乔治·苏利埃·徳莫朗形容,“这些茶壶呈现为红褐色,当你倾入茶水时,它会变成绿色,而将这些茶水倒空后它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宜兴的匠人有自己的傲气。
江南人讲“手私家生”。
一个好的紫砂壶,每个人的标准不同,做出来气质也不一样,工艺独家,工具独家,从打泥条、围身筒、成型,再到落款,体现的是匠人一套完整的技艺和风格趣味,但凡我之出品,必是精品。
来看一些平凡又不平凡的紫砂器:
宜兴时大彬制紫砂壶
制壶人:时大彬
· 明代·
| 看点
▷时大彬距今约300余年,据后人简要统计,其存世作品,包括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可见精贵之至。
时大彬所制紫砂壶,今尚存十六七器,其中五器为近些年考古发掘所获,皆处于明人墓葬。其余均为传世品,壶式多样,有圆壶、六方壶、三足壶、开光方壶、提梁壶、虚扁壶、僧帽壶、印包壶、菱花壶、半瓜水盂等,分藏于北京、上海、南京、香港等地各公私机构及藏家之手。
宜兴窑“阿曼陀室”款紫砂描金山水纹茶壶
制壶人:陈曼生
· 清代·
壶圆腹,圈足,短流,曲柄有鋬。
壶腹一面描金绘林石凉亭,
上书“两峰插云”四字,
另一面则描金篆书“生平爱茗饮”。
壶盖描金绘流云纹。
外底戳印篆书“阿曼陀室”双行四字款。
| 看点
▷署“阿曼陀室”款的紫砂壶是清代嘉庆年间制壶名家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与书画家陈曼生(1768—1822年)合作制作的紫砂壶。一般由陈曼生设计壶样,彭年、凤年兄妹依样成型,再由曼生在壶上题字刻铭,世称“曼生壶”。一般壶外底有“阿曼陀室”、“桑连理馆”等印记。
在紫砂壶上以描金作为装饰始于清康熙年间的宫廷用紫砂壶,是为追求富丽堂皇的效果所致。
陈鸣远制五色紫砂碗
制壶人:陈鸣远
· 清代·
陈鸣远款紫砂碗,
分为五种色泽,
有紫砂、黄砂、白砂、红砂、青砂。
上图为黄砂碗
这组碗,制作于明末清初时期,
分别为撇口碗、折沿碗、墩式碗,
器型大小规一整齐,
| 看点
▷ 南通博物苑收藏的黄、青、红、紫、白五色五只紫砂大碗,是目前国内外博物馆仅见的带有陈鸣远款识的紫砂碗。
每只碗底均镌刻有刚劲有力的行楷款,印款皆为篆法精妙的阳文细字古篆,其刻款历代评价颇高,“雅健”且具“晋唐风格”。
在前辈艺人的经验之上,陈鸣远烧制的五只颜色不同的紫砂大碗,包含了宜兴紫砂最基本的主色调,让我们通过实物看到了古代紫砂艺人怼五色紫砂的理解和诠释。
邵大亨款掇球壶
制壶人:邵大亨
· 清代·
大亨掇球,
胎土细腻,通身光素无纹,
壶面光滑可见,
完全是用简练线条来体现其内蕴
大亨的掇球壶身更显丰腴,
上部收敛而下部舒展,
体现的饱满而挺拔的壶身。
| 看点
▷ “大亨掇球”,由清代嘉道年间的川埠上袁村 (现丁蜀紫砂村) 邵大亨创作。壶体浑圆硕大,浑厚华滋,壶嘴短小前冲,曲线优美;壶把自由舒展,飘逸放达;壶口略小,壶盖略呈拱形,壶钮呈圆球状。整件作品雍容大度,气韵生动。
传统的紫砂壶形中,掇球看起来非常简单,却涉及到了许多的“美学”理论,非常的难做。
简单的来说,美学就是用方法研究美的集合与共通点。比例、平衡、气韵、节奏、对比、连贯、协调、呼应这些元素的运用,要在一件作品中能融会贯通,确实是不简单。
宜兴窑紫砂梅花鹿
制壶人:未知
· 清代·
姜黄色砂泥制成。
鹿的毛色暗黄,通体布满白色梅花斑。
双眼及四蹄皆为黑色,
神情警觉,聪明可爱。
| 看点
▷一只小鹿睁大眼睛机警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鹿与 “禄”同音,寓意高官厚禄,因此明清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品的装饰。
此紫砂小鹿形态逼真,做工精致,代表了宜兴窑制作皇室御用文玩的高超水平。
顾景舟提壁壶
· 近现代·
制壶人:顾景舟
底钤阳文篆印“景舟七十后作”,
盖印“顾景舟”。
| 看点
▷该壶从其整体似一枚古雅的玉璧而得名。整体造型以微曲线组成。壶身的基本形态为玉璧形之放大,整个壶盖为玉璧实形,整个壶钮为一缩小璧形。
顾景舟 (1915年10月18日~1996年6月)原名景州,少时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成年后随祖母邵氏制坯,因天资出众,亦受益于家中制壶客师的传授,二十岁左右即跻身于壶艺好手行列。
该壶所选用材质为70年代上乘的紫砂原料特拼而成。颗粒十分匀称,胎质纯洁润湿,无一杂质、溶洞、气泡、色泽雅致、质地细腻。
提梁把凌空而起,虚实相间,曲直刚柔,极具匠心。把空间以方寓圆,符合中国人天圆地方传统原始审美观。
17世纪,随着紫砂壶到欧洲,
紫砂壶成为了欧洲人首选的沏茶用具
这是紫砂壶在各大欧洲博物馆:
/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中哈布斯堡君王收藏的紫砂壶
/英国V&A博物馆收藏的“孟臣”款紫砂壶
/丹麦哥本哈根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紫砂双流壶
/1723年一位大臣送给奥古斯都的五件组花瓶组合礼物
| 看点
▷尽管宜兴贴花紫砂在欧洲市场的畅销期并不长,但器身贴饰“中国纹样”,让它在欧洲的壁橱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这种文化基因正是宜兴紫砂能在世界陶瓷史中产生影响力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