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杯是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器皿。看起来像同一个玻璃杯,但价格千差万别。为什么会这样?事实上,常见的烹饪玻璃分为钠钙玻璃、钢化玻璃、水晶玻璃和高硼硅玻璃。其性能和应用都不同。一旦不小心使用不当,就会发生中毒或爆炸的危险。
最常见的是钠钙玻璃。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所以铅含量不一定能调节好,所以购买时请注意选择正规卖场和品牌。
钢化玻璃杯是普通玻璃杯的再加工产品,成本比普通玻璃高出10%,通常用作酒杯使用。要注意的是,钢化玻璃杯在制作过程中混入硫化镍,当周围环境温度变化剧烈,硫化镍容易使杯子自爆,所以钢化玻璃杯不宜加沸水泡茶,以免发生危险。
水晶玻璃最早是由硅和氧化铅一起煮溶而成,因为铅有毒,所以现在基本上开始用其他材料来代替铅,比如氧化钾,氧化钡等。水晶玻璃价格较一般的偏贵,那么如何正确地挑选呢?看厚薄:太厚双层或者太薄,它们都不是水晶玻璃;看通透度:透光看,没有一丝丝的纹路,基本应该是水晶玻璃。
高硼硅耐热玻璃,又称硬质玻璃,属于“熟玻璃”的一种,没有“生玻璃”中大量铅、锌等有害重金属离子成分,所以其脆性和重量远远小于生活中常见的普通“生玻璃”。另外,这种玻璃膨胀系数低,在瞬间温差骤变情况下不会发生炸裂现象; 耐高温和耐酸性能也使得高硼硅不容易在日常的饮水使用中析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样看来,好像是价格越贵的越安全,是不是价格便宜的就有危险?那倒也不是,玻璃制品价格的差异在于加工工艺,因为玻璃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夹带小气泡,或者不均匀的边缘导致应力集中,厚度不均匀等缺陷,这是很多玻璃卖很贵的根本原因。
玻璃本身是无色的,可是市面上不乏彩色玻璃,那彩色玻璃有毒吗?
我们先来看看彩色玻璃是如何制作的。玻璃在熔炼时,在硅酸盐中加入钴(Co)、锰(Mn)、镍(Ni)、铁(Fe)、铜(Cu)等过渡元素的化合物,对可见光进行选择性吸收而着色,最后我们看到的便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这些金属元素和硅酸盐的氧发生反应形成四配位或者六配位的配合物,十分稳定, 100℃的沸水是不可能将其分解的。所以,彩色玻璃也是没有毒的哦!
但是,有些伪装成彩色玻璃的喷色玻璃可就要小心了。既然颜色是喷在表面的,当然会“掉漆”,要是用来盛食物或接水,这……其实,喷色玻璃很好分辨,用肉眼看的话,喷漆可能会不均匀,颜色有厚薄之分;要是还是无法辨别,用刀刮杯底或杯口,喷色的会掉漆。
最后一个问题,玻璃是不是越厚越好?
玻璃在人们的观念中都是易脆易裂的物品,所以潜意识中会认为越厚越结实。其实不然,厚玻璃的散热速度不如薄玻璃快,开水倒入时,杯壁内侧先受热而迅速膨胀,但是外表没有同步膨胀,于是破裂。薄的玻璃杯冲入沸水,热能迅速传开,杯身均匀同步膨胀,则不易爆裂。所以,厚玻璃杯盛冷饮食品为宜,热饮用玻璃杯薄比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