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姐的爱好是喜欢一边看综艺节目一边吃饭。这种综艺节目也被称为“下饭综艺”。
其中呢,宝姐最喜欢看王刚主持的鉴宝类节目——天下收藏。《天下收藏》的规则是,嘉宾们带着自己的宝贝前来鉴定,专家鉴定完了之后,如果宝贝是假的,主持人王刚就会手持护宝锤将其砸碎:
宝姐每次看到这个环节都会觉得胆战心惊,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万一专家鉴定错了......岂不是误砸了宝贝!
这不,据说节目组就曾经出现过一个重大的错误,损失的不止是钱财,还有珍贵的历史文物。
宝迷们都清楚,雍正年间的官窑瓷器是多么的罕见。但还真有一位嘉宾带着官窑瓷器上了鉴宝台。
可惜专家们却认为它是仿制品,所以王刚就毫不犹豫的给一锤子砸碎了:
那位嘉宾当时就僵住了,执意认为自己的瓷器是真品,并将节目组告上了法庭。
结果令人震惊:这还真是雍正年间的官窑瓷器,而且还是其中极品,个头较大、保存完好.....价值上亿!
这次失误就足够节目组赔得倾家荡产了,但再多的金钱也无法让一件破碎文物重归于好,如今它只能静静的躺在故宫里长眠。
珐琅
为什么会这么贵?
当看到那只珐琅瓷器价值上亿的时候,大家估计会暗自惊呼:竟然这么贵?啧啧,涨见识了吧~你不知道珐琅制品有多难制作!
什么是珐琅?
在介绍它艰难的制作之路前,宝姐先科普一下:什么是珐琅?这个问题可能困扰了不少人哦~
首先,珐琅是一种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不同颜色的釉料,将它涂在金属器物表面。
经过一定温度烧制,就能形成具有玻璃般透明质感、又具有宝石般的光辉效果的颜色。
△宝姐家的珐琅胸针,有宝迷喜欢吗?
其次,它也是一种流传多年的工艺,制作出来的艺术品美丽非凡又经久不衰。
在我国南方,习惯将珐琅俗称为“烧青”,而北方又习惯叫它“烧蓝”,在日本则为“七宝烧”。
珐琅的起源
珐琅可不是我国的特产,它起源于神秘的阿拉伯,刚开始被称为“拂菻嵌”、佛朗嵌”。
虽然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将珐琅推向了艺术巅峰。
珐琅有多难制作?
这门精巧的工艺至今仍吸引着全世界珠宝爱好者,梵克雅宝、爱马仕等大牌都曾推出过珐琅饰品。但即便如此珐琅依然很少见,这都是因为它太难制作。
△爱马仕的珐琅表
△梵克雅宝的珐琅表
要保证金属丝线的精致灵动,在小小的首饰上勾勒出一切事物。如今能将这种艺术与技术完美融合的人越来越少,国内也不过仅几位泰斗级大师能做到。
是珐琅在制作过程中不可以出现任何差错,一旦放入窑中烧制就会永久定型,没有任何补救方法。
数十道复杂的操作工序,只能靠匠人的经验和感觉,一枚一枚画,一枚一枚烧,成功率非常低而且不能批量烧制。
珐琅的罕见稀有也造成了它十分广阔的升值前景,甚至有人说“收藏若无珐琅彩,收尽天下也不睬”正是这个道理。
美轮美奂
珐琅的4大种类
掐丝珐琅
简单的说,掐丝珐琅就是在金或者铜的胎底上,用金丝或者铜丝掐出图案。
中间填充不同颜色的珐琅之后,焙烧、研磨、镀金、抛光等做成的工艺品,非常耗费人力。
燕京八绝之一的“景泰蓝”全称就是“铜胎掐丝珐琅”,也属于珐琅的一种,不过它的珐琅釉基本都是蓝色的~
景泰蓝以景泰年间制作的最为精美,可惜的是,到了后来反而越做越差,无法与景泰年间的工艺相提并论了。
内填珐琅
内填珐琅是指在制作时不用掐丝,在铸胎时直接将花纹或者凹坑铸造出来,然后在凹坑处填充珐琅彩,最后烧制而成的一种艺术品。
△清·铜镀金内填珐琅琵琶式怀表
内填珐琅最初是由法国的一位珐琅工匠发明出来的~在康熙年间传入我国。没有了“掐丝”这道工序,可能制作起来会更为简便。
画珐琅
画珐琅,顾名思义,直接在胎底上进行作画,画完之后进行烧制、定型。人物,风景、花卉等各种图案都可以作为画珐琅的素材。
而且,“画珐琅”的胎底十分丰富,除了金银铜等金属胎之外,还有玻璃、陶瓷等非金属胎。
另外,画珐琅制作者除了要掌握珐琅烧制工艺外,还需具备很强的绘画功底,可见其复杂。
錾胎珐琅
錾胎珐琅是在金属胎上錾出花纹,使纹样轮廓线起凸,然后在下陷处填充珐琅彩,最后经过焙烧、磨光、镀金......形成的一种艺术品。
这种工艺起源于埃及,后来在欧洲广泛流传,元代时才传入中国(那时叫做“拂郎嵌”)。遗憾的是,錾胎珐琅比较少见,现在很难找到特别有价值的古董啦。
珐琅
青春永固的艺术
宝姐觉得珐琅最大的特点就是——青春永固。无论时光过去多久,无论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品破损成什么样,它永远光鲜亮丽,色泽与光芒不会减少丝毫。
这就足以让珐琅位于“永恒不灭的物质”之列啦~
为啥珐琅如此耐久呢?
那是因为珐琅经过高温烧制,变得坚硬无比,而且所用的原料也具有相当稳定的性质,这让它犹如吃了防腐剂,可以历久如新。
“不变质、不褪色”也是它受到大家喜爱的主要原因,珐琅才是最合适的传家宝。
宝姐私语:
宝姐曾经也试图制作过珐琅,所以知道它的难度有多大~这种祖先传下来的手艺已经不多见了,希望大家可以多多了解、多多宣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