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语言:市民中心产业展览馆“生命神秘科普展览”是人类、各种脊椎动物和海洋生物通过生物塑化技术制作标本,保存千年,仍然历历在目。
生物塑化后的长颈鹿。
近期,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与深圳市工业展览馆联合主办的“生命奥秘科普展览”在市民中心展出。以人类、各种脊椎动物和海洋生物经生物塑化技术制成的标本,让市民感受到动物之美,并且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内涵。不过,很多观展市民不禁会问,这些标本是怎么制成的?为什么放在空气中不腐不坏?记者就此采访专家,向读者介绍生物塑化技术,解密“千年不坏”塑化人制作过程。
人类一直在追求肉体不腐
腐败(或腐烂),是指动物蛋白质及其有关之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回到大自然物质循环的过程。分解是一个大自然经常进行且非常重要的过程。腐烂的速度取决环境和质量。
未经过防腐处理的遗体极易腐败。为更好地保存遗体,人们想尽办法,如公元前2800年以前,古埃及人用香料和药物把尸体制成木乃伊保存;中国古代帝王遗体保存用到了冰冻、浸蜡、砷和汞,但直到186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发明了福尔马林(35%甲醛水溶液)作为防腐剂浸泡保存标本,才缓解了标本长期保存的难题。
福尔马林溶液虽然防腐性能良好,但甲醛水溶液不但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而且是严重的致癌物质。标本只能盛放在容器中,色泽变得惨白,接触空气将变成黑褐色,看起来很恐怖。这些难题及人们对死亡的忌讳造成了人体解剖学脱离大众,难以普及。
1978年生物塑化技术的诞生,德国医学博士哈根斯教授发明了生物塑化技术。解决了困扰解剖学界数百年的标本保存难题,并衍生出了许多应用方法。目前,世界上共有40个国家400多个单位已开始应用塑化技术。
塑化标本具有干燥、无味、耐用、可以长久保存而且易于学习的特点,其表面保持原有的状态,并可在显微镜水平保存细胞的结构。
塑化人长久保存栩栩如生
B
据生命奥秘博物馆创始人隋鸿锦教授介绍,生物塑化是用多聚物替代生物组织中的水分和脂类,把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的特殊技术。塑化标本具有干燥、无味、耐用、可以长久保存而且易于学习的特点,其表面保持原有的状态,并可在显微镜水平保存细胞的结构。
塑化技术一般包括四个步骤:固定、脱水和脱脂、强制浸渗、聚合。
一是储藏。要经过浓度为20%的福尔马林灌注,然后在福尔马林的真空包装里放置至少4个月,之后才可以解剖或运输。福尔马林在此起到的作用是固定、杀菌。
二是解剖。将尸体肌肉组织当中容易腐烂的脂肪物等一一剔除,暴露出来神经系统,肌肉和骨骼。清理一具人体标本平均需要1500-2000个小时。
三是脱水。将解剖后的尸体泡在箱子里进行脱水。在这之前尸体已经被浸染了福尔马林,因此要在低温的丙酮浸液中把福尔马林排除,用丙酮进行置换。
四是切片定型。在冷冻状态下,可以用锯把尸体切成3.5毫米厚的切片。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切片区别受损与正常的器官,如吸烟的肺与正常肺的区别,脂肪肝与正常肝脏的区别等。尸体冷冻切片后做成各式各样的造型。工作人员用小夹子、钢针、针头、木头等用具把脱水的尸体一点一点地摆成造型。这时人体标本的肌肉,干而涩,没有一点弹性,一根根红色血管及肌肉组织清晰可见。
五是真空置换。人体的70%是液体。利用塑化标本化技术,可以使尸体组织内的液体通过一个特殊的真空过程由活性塑料如硅橡胶,环氧树脂或聚合树脂置换出来。但人体细胞及人体的本来面貌即使在显微镜下观察都仍旧保持其保存前的状态。这个过程主要分四步进行:固定、脱水、强制浸渗、硬化,经过丙酮置换的标本被放进舱内,用硅橡胶气体熏蒸4个月,在催化剂和负压的作用下,其中的丙酮就慢慢被有机硅置换出来,最终成为无毒、无味,能长久保存的成品标本。
塑化技术分为四种:硅橡胶浸渗标本柔软而坚韧,主要用于教学;多聚化乳胶标本不透明而且坚硬,用于考古中的木制品和厚的躯体断层(>1cm);环氧树脂标本用于薄的躯体和器官的断层,标本透明而且不同组织的颜色也不同;聚酯树脂共聚体用于脑的断层标本,它可以将灰质和白质明显地区别开。
C
塑化人展足迹遍全球
塑化技术的发明人哈根斯创办的“人体世界”艺术展轰动了德国乃至全世界,他也成为全球第一个把“塑化人体标本”当作展览品的人。
据介绍,深圳的这个科普展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功能性、代表性的科普教育展览之一,展览内容涵盖“人体世界”、“脊椎王国”和“海洋精灵”三大主题。“生命奥秘”追随着地球自转的轨迹在全世界巡展过百站,走过近40个国家和地区,创下了超过4000万人次的参观纪录,足迹遍布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各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