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因为爱情想结婚组建家庭,但家庭的前提往往是需要安身立命。
而如今往往因为房子的分配因素,为婚姻埋下一个“导火索”。甚至还出现了所谓的“丈母娘想要你有房”的“良言”。所以买房族是要在婚前、婚后买房,这其中的利弊要先搞清楚。今天就让小粥给你大家谈谈婚前婚后买房的区别。
1、区分婚前买房和婚后买房?
一般来说买房的先后在法律上和婚姻最大的联系就是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根据婚姻法规定,婚前取得财产为个人财产,婚后取得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夫妻共同财产要是万一离婚的话是要分对方一半的,即使当初对方没在房子上花一分钱。
所以婚前买房在房子写了谁的名字就属于谁。如果结婚前男方买房,那就属于男方的婚前财产,那么在离婚后,房子应归属男方。但是如果把房子做夫妻共同财产的公证;结婚后买房,如果还是男方出钱的话,在办房产证的时候,根据新规定,若夫妻双方都在场,且女方要在场签字,那么应是夫妻双方共用财产。所以,婚前婚后买房还是有区别的。
2、婚后父母出资买房
婚姻法第二十二条指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也就是说,如果男方父母为购置房屋出了全资,也没有明确表示房屋是赠与夫妻二人,那么房子是赠予男方一人,杨女士没有份。但是,如果是婚后男方父母全资买房,没有明确表示是赠予男方一人的话,房子是赠予夫妻二人的,为夫妻共同财产。
3、啥叫共同财产?
第一条:在夫妻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子,夫妻双方没有明确约定的话,房产证上只写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第二条: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买的房子属夫妻共有,离婚时,有一方想拥有房屋所用权的,评估单位进行评估,然后对另一方进行分配;如果双方都想拥有房屋所有权的,双方进行竞价;如果双方都不想要房子的,人民法院进行拍卖,然后进行分配。
4、什么不属于共同财产?
婚后是由一房父母出资买的房子,产权登记在出资人的子女名下,可以按照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房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房的个人财产!
谨慎买房才是王道,小粥买房,专注普通人的买房知识,打造舒适房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