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范浩军正在整理书房图书。
李院红 摄中新网邢台2月15日电 (张鹏翔 李铁锤 刘哲)“现在很多乡亲喜欢打麻将,爱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我就萌生了倡导读书传播正能量的念头,筹划了家中闲置宅基地来建了一间农村书屋。”55岁退休老教师樊虎军说。
在河北省邢台经济开发区祝中村村南,一间临街新房颇为显眼,门口牌匾上“三姓书屋”四个大字龙飞凤舞。樊虎军告诉记者,他们村村民主要是由樊、杨、岳三姓组成,所以建的这间书屋起名“三姓书屋”。
走进樊虎军的“三姓书屋”,两名60多岁的村民正围在书桌前,拿着毛笔跟他讨教书法。70余平方米的书屋共有三个房间,大厅东、北两面墙壁上,挂满了来自樊虎军朋友的书法作品,令整间书屋充盈着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大厅西侧陈列着一排铁皮书柜摆满各类书籍,有《白求恩》、《邓稼先》之类的传记书籍,也有《中华名联》、《大自然发现之旅》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丛书,还有教授种植和养殖的农业用书,藏书量达2000余本。
据介绍,樊虎军从教30余年,2015年退居二线后回到祝中村,觉得乡亲喜欢打麻将的人多、爱好读书的人少,便萌生倡导读书传播正能量的念头。2016年,樊虎军自费6万余元,完全按着书屋的用途建起了新房。随后又花了1万余元,为书屋添置空调、桌椅、电扇、洗手池等设施,并在2016年7月初正式开门迎客。
祝中村村支书杨成功称,经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集体商讨,一致决定将村内集体所有的千余本书籍交给樊虎军管理。“有老教师操办,书能发挥更大作用,对村里的风气也能起带头作用。”
自去年开门后,“三姓书屋”每天都能迎来10余名村民,寒暑假最多时每天有近百人。学生们来书屋多是借书和学书法,上了岁数的村民则是来此下棋聊天。“不少村子公办的农家书屋,都没有樊老师自办的书屋红火。”祝村镇包村干部周海凤说,樊老师确实给祝中村带来了一股新风气。
在“三姓书屋”的书桌玻璃下,压着一张“学习永远都不晚”的纸条,这是樊虎军自己动手写的。“我们一家三口人都是教师,对教育学生、引导别人多读书多学习有一种习惯性的执着。”樊虎军说。
“我的退休金完全够花,办书屋就是想为乡亲们传播正能量。”樊虎军说,只要有精力,就会把书屋一直办下去。“当然,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关注、支持我这个小书屋,如果有人能捐一些适合学生和少年阅读的书籍,那就更好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