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除夕的农村显得格外忙碌,这种忙碌大部分与春节吃饭有关。
粉皮,农村吃烩菜必不可少的佳品,也是红薯的又一次重生。
大缸里盛着红薯粉浆,大锅里烧着翻滚的热水,自制圆盘形白铁皮工具,做粉皮就靠这个。
盛着粉浆的大铁盘放在开水锅里,做粉皮的师傅要不停的旋转铁盘。
在旋转的过程中,粉浆受到离心力,由盘底向四周均匀摊开。
在热的作用下,粉浆迅速凝固成型,为了防止粘在盘底,还要不时拿棍撬一下。
时机一到,将大铁盘捞出开水锅,铁盘热不热,你只管想象,所以任何手艺,都伴随着或多或少的艰辛。
凝固成型的粉皮,放到凉水锅里冷却,防止粘连在一起。这样一口大锅和一群乡亲,忙碌一天可以加工200斤粉皮。
经过第二道冷却,粉皮被放在桶里,拿到太阳下晾晒。
青青的麦苗地里,放了很多摊开的高粱箔,一张张粉皮大饼就这样摊在上面晾晒。做粉皮要在晴天,所以做粉人时刻关注着天气预报,就像种庄稼一样操心。
晒干了,像冬天这种天气,晒干晒透需要两个晴天。粉皮厚实,吃着劲道,有嚼头,农村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准备一些。摄影记录 | 张根栋(图片作者授权乡土河南发表,剽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