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国第三大经济大省和北方第一经济大省。
从经济实力来看,青岛力压省会济南,成为当之无愧的"一哥"。2020年前三季度,青岛市GDP同比增长2.2%,达到8739.59亿元,在北方地区仅次于北京、天津,排名第三。经济发展如此强劲,自然离不开众多企业的贡献。很多在此起步的企业慢慢做大做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大企业。众所周知,制造业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衡量其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日前2020青岛制造业企业100强发布,我们不妨来看看,哪些企业榜上有名?
榜单显示,今年100家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同比分别增长6.18%、2.59%、6.7%。从企业规模来看,呈现出"金字塔"型,营业收入7亿-20亿的企业有49家,20亿-40亿的有25家,40亿-100亿的有12家,超过100亿的共有14家。
其中,海尔集团高居第一,营收达到2900.16亿元。简单介绍一下,这家企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36年的精心经营,从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引领物联网时代的生态系统,旗下拥有4家上市公司,成功孵化出5只独角兽企业。
作为国内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海尔就提出国际化战略,紧接着又启动全球化品牌战略。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它已连续11年稳居世界家电第一品牌。目前在全球共设立有10大研发中心、25个工业园、122个制造中心、108家营销中心。
旗下拥有海尔、卡萨帝、斐雪派克、GEA、Candy、AQUA、统帅等知名品牌,产品涵盖冰箱冷柜、洗衣机、空调、智慧家电等八大品类,深入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10亿用户家庭。2020年上半年,海尔智家海外收入达470亿元,占总收入49%,且近100%为自主品牌。在巴基斯坦、美国、澳洲市场份额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二,印度市场第四,欧洲市场第五。
老牌家电企业海信集团排名第二。这家企业的前身是青岛无线电二厂,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最开始只有10多名员工,靠着生产"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起家。经过51年发展,如今集团拥有2家上市公司,持有海信、东芝电视、科龙、容声、Gorenje等多个知名品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69亿元,利润总额79.33亿元,同比增长24.17%。电视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台,以21.09%的占有率持续领跑国内市场,连续16年中国第一。
近年来,海信还加快海外市场扩张步伐,赞助了16年欧洲杯、18年世界杯等世界顶级体育赛事,还收购了夏普美国、日本东芝的电视业务、欧洲家电巨头Gorenje。其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海外收入达到461亿元,同比增长21.1%。在《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已连续五年成为海外民众最熟悉的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品牌。
排名3-10位的分别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一汽解放青岛汽车、青岛啤酒、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青岛特殊钢铁、赛轮集团、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
青岛啤酒以279.8亿元的营收排在第六位。作为国内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已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韩国进口啤酒品牌第一位,是美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亚洲进口啤酒品牌。一年生产180亿瓶,平均每分钟会喝掉4万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