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
青岛最牛媒人:8年来对成千上万老人婚姻的贡献。
08-25 18:29更新青岛最牛媒人薛伟(左一),8年时间成就了川大老年人婚姻。
公益媒人春节委组织的茶话会
青岛日报/青宝网记者张震
“遇到双方的合适性,我没有结束,继续说下去,直截了当地说他们松散的话。”
“喜欢,我给了他们鼓励。“大哥,请追我”,请给他们招供。
“女儿说。“妈妈,和你一起吵架的朋友都成了大老板,你连车都买不起。”我觉得让更多的老人出来比富裕更让人安心。" "
.
薛伟,48岁,8年前开始了为老人做媒的义务,到现在为止,成就了成千上万对老人的缘分。
赞助相亲会,她与老人结下不解情缘
2006年,青岛喜康商贸有限公司第一次赞助市老年服务中心相亲会。老年人报名火爆,作为报名点之一的公司常被前来报名的老年人挤得满满当当,公司经理薛伟在那时第一次和单身老人“近距离接触”。
爱聊天的薛伟和老人们相谈甚欢,也是在那时候,薛伟才了解,“单身老人的日子不好过”。
一位老大爷透过玻璃门看室内的报名情况,却在门口徘徊不入。薛伟走出门和大爷聊天。这位姓武的大爷告诉薛伟,是儿子逼着他来的。武大爷的老伴去世五六年了,三个儿子各自组成家庭后,武大爷的日子完全没了奔头,“没意思”,大爷告诉薛伟,自己到药店偷偷买了安眠药,攒起来放在床头,“哪天就去找老伴去”。
“一个礼拜没人说话,对着墙说说话”,刘阿姨说;李阿姨告诉薛伟,病了有人在身边“端碗水都好”,李阿姨脚伤,一只脚蹦着拿水喝,结果端着水蹦回去,身子不稳,水洒了一地。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上来了”,薛伟说。
半个多月的时间,公司的报名点报名了3000人,许多老人都和薛伟聊成了朋友。薛伟没想到,相亲会结束后,武大爷来了,许多老人都来了,大家把公司当成了“据点”,时不时上门坐坐,聊聊天,等着薛伟给他们“找对象”。
“这些单身的老年人,生活孤独,心里自卑,嘴上常说‘千万别笑话我’。在我这,他们都是一样的。我就想给他们找到另一半,让他们从孤单、抑郁的生活中‘尽早走出来’。”
喜糖越收越多 公司越来越小
公司成了单身老人的聚集地。每天薛伟花在与老人沟通的时间,要比做业务的时间多不止多少,“插着空干业务”,薛伟总结。业务伙伴找她,电话常常找不到人。
“和他们充分聊天,才能知道他们的个人信息、择偶要求。为了避免相亲‘老油条’,同时和几个人交往的情况,我们尽量做到登记的老人提供身份证、单身证明的同时,入户摸情况。”
“前两天,两对我撮合成的老人庆祝周年,一起邀请我去”,每当说起撮合成的老人,薛伟脸上就会不自觉的露出笑容。两对老人,一对都姓张,两年前薛伟觉得两人般配,撮合时,张大姐还“没感觉”,薛伟动员了张大姐三次,还组织了一次崂山一日游,亏得张大哥“表现好”,张大姐终于点头,如今两人已经登记两年了:另一对都姓刘,2007年,刘大哥的战友在薛伟这里相亲成功,三年后,战友辗转找到了搬家的薛伟,非要将老战友的“后半辈子幸福”托付给她,薛伟不负所托,给刘大哥找到了合适的另一半,如今已经相伴四年了。
“这些年,收到的喜糖不知有多少,还有请喝喜酒的,真心高兴”,薛伟说。
2009年,薛伟成为青岛公司负责人。因为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物力投入到为老年人相亲,薛伟不敢扩大业务,反而还撤了胶南、胶州的几个工厂,公司一度只有她和同事两个人撑着。为了省房租,公司搬了三次家。
“最困难的时候,还是这些老人帮忙”,薛伟回忆,公司没有人手,老人们给公司看门、给客户介绍公司情况、组织相亲活动,他们说,千万别不干了,要不我们就没个地方了。
配对率高,红娘有“秘籍”
八年来,在薛伟这活动、相亲的老人累计近六千人,加上一直参与的市老年服务中心的相亲活动,有近五万老人受到薛伟的帮助。
红娘功力也日臻成熟,“尤其是近两年,成功率很高,能达到六成”。薛伟说,和老人充分聊天后,她基本便知道老人合适的对象,“家里”的老人情况她都“了然于胸”,很快就能判断两个人合不合适。撮合老人,薛伟很有自己的一套——
性格适合的,肯定要撮合。薛伟说,许多老人会“设定条件”,但是只有相处才能真正判断适不适合。李大爷给薛伟提的要求是“不找离异的和带儿子的”,但是薛伟给他物色的王阿姨,又离异又儿子。薛伟坚信“合适”,因为两个人的兴趣爱好相似、性格互补。薛伟给李大爷做了三次工作,李大爷过意不去,终于松口“给个电话联系一下”。一通电话开启了缘分,第二天李大爷高兴的和薛伟说,“比你说的还好,真能聊到一块去”,如今两人结婚6年了,生活幸福。
能在一起过日子的,一定要撮合。薛伟撮合的年纪最大的孙大爷今年80岁了。孙大爷的另一半范阿姨丧偶多年,想老伴把眼睛都哭坏了。薛伟了解到之前都是范阿姨的老伴照顾她生活,老伴走了,阿姨天天买饭吃。薛伟给范阿姨介绍了“家务能手”孙大爷,孙大爷亲自包了一顿饺子,“俘获”了范阿姨的心。老两口在一起已经两年了,过年过节,孙大爷张罗一桌子饭菜,范阿姨的儿子送给孙大爷连给妈妈都舍不得买的高档表,一家人其乐融融。
提供活动机会,让老人自己选择。薛伟经常组织老人们活动,她说,在活动中促成的配对,比个人一个一个的配对来的多得多。刘阿姨就是在薛伟组织的二日游中“相中了”老伴。2010年,薛伟组织单身老人活动,到了地点,每个人自我介绍后,薛伟鼓动爱唱歌的刘大爷表演一曲,刘大爷高歌一曲时,刘阿姨找到了薛伟:“这个人怎么样”,薛伟趁机介绍两个人认识,如今,这段缘分已经四年了。
有矛盾不要紧,吵吵闹闹才是过日子。介绍成了的也并不是一帆风顺,薛伟还要经常给发生矛盾的老人们“解决纠纷”。王阿姨和爱人两年的时候找到了薛伟,抱怨老伴“不会处理和自己家人的关系,自己‘点拨’他也不行”,对能不能走下去产生了怀疑。薛伟劝王阿姨,无论怎样的婚姻都会有矛盾,不能因为矛盾就不过了,“点拨”不是办法,直接沟通才是夫妻之道。王阿姨听了薛伟的话,敞开心扉和老伴交流,又和好如初了。
老人组成志愿团队互助
老人越来越多,薛伟今年还成立了市北区喜康助老服务中心,专门为单身老人提供免费红娘服务。还发动在中心的老年人组成了60余人的志愿团队,老人们互帮互助。
“去年,在我这相亲的一个大姐得了肝癌,家里又没人照顾她。我们的志愿团队十几个人陪她,有白天晚上陪床的、送饭的,本来医生说只有三个月生命的大姐,如今一年半了,还生活得不错”,薛伟说。
平时,这些单身的老年人,谁家下水道堵了、电器坏了,志愿团队的老人都马上上门服务。薛伟说,希望自己这成为老年人的“娘家”,大家平时在这聊天、娱乐、互相帮助,一起“慢慢变老”。(更多内容请点击青报网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