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下暴雨,住在湖边的王老师发现自己的塑料窗户漏水,同意出售修理塑料窗户的苏师傅,但对方修好后开口索要3000元。
于是,双方产生了纠纷。
居民:修塑钢窗乱要价
5月21日,在王先生家,他回忆说,维修时,他的老伴儿在家,不清楚当时怎么讲的价,但1米密封条,对方要价10元,一桶中性硅酮耐候胶要价100元,这价格也太贵了。
王先生的老伴儿说,维修前,对方没有询问她是否自己买玻璃胶,也没有征求她的意见,就选用了每米10元的密封条,这让她感觉很不舒服。
“对方粘点密封条,涂点玻璃胶,就向我要了3000元,这钱挣得也太容易了。”王先生说,除了对方要价高之外,他怀疑维修人员使用的密封条尺寸也不对。
维修工:承认收费偏高
采访中,维修师傅苏先生也来到了王先生家。
苏先生说,维修前,他向王先生的老伴儿介绍了密封条的价格,有4元、12元的,他建议选用12元的密封条,并给优惠了两元,王先生的老伴儿没有讲价就同意了。
苏先生说,他家一共用了186米密封条,每米10元,中性硅酮耐候胶用了12桶,每桶100元,加在一起一共为3060元。
苏先生承认,每桶中性硅酮耐候胶100元,这个价格确实要高了。
对于密封条尺寸问题,苏先生说,他确实使用了186米的密封条。
为了打消王先生的疑虑,记者现场监督,苏先生又重新测量了一下使用的密封条尺寸,结果没有问题。
协商:只收1000元钱
“我走访楼上住户和市场发现,中性硅酮耐候胶成本很低,密封条也根本没有这么贵的。”王先生说,维修师傅挣点钱不容易,但也不能狮子大开口,随意乱要价,这让他感觉心理很不平衡。
记者注意到,王先生说得苏先生有些不好意思,苏先生一再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该乱要价。
最后,经记者协调,苏先生只收了王先生1000元的维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