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新宇
农历甲五年即将离开之际,国内P2P行业李新社(以下简称李信)通过“谷雨战略”发布会公布了自己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在李信进入农村的这片广阔土地上,开展“春风计划”已经过去了5年。
宜信此番动作有着两大目标,未来五年打造并开放农村金融云平台,实现为农村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和促进农村地区消费金融发展。颇为引人关注的是,宜信打算自建1000个基层金融服务网点,不仅提供农村信贷服务,也提供农村支付、农村保险等金融服务。
据宜信企业文化与CSR中心总监徐秀玲介绍,在宜信宜农贷平台上,城市爱心出借人只收取2%的利息,以降低农户的负担,借款农户可以获得3000元~2万元等授信额度不等的种子资金,“小组联保”将成为为农户建立借款信用的主要方式。“我们建立信用的方式是请他们相互找到他们认为可靠的几个人,组成可以相互信任的团队之后,以小组的方式给他们进行借款的服务,用一种小组联保的方式为他们建立最初始的信用。”从中可以窥见,宜信农村项目的公益色彩并没有完全消除。
据了解,截至去年12月,宜信农商贷已覆盖全国8个省66个县(区),其中大部分为中西部贫困县,贷款客户超过2.3万户,借款促成超过8亿元。
徐秀玲:我们用小组联保的方式来为农户建立最初始的信用
广阔天地,谁与争锋
目前,在农村金融这片广大的市场中,宜信抢占了先机,其他巨头也纷纷入场。首先,来自国内的阿里、京东连续布局农村金融。阿里的“千县万村”计划已经启动,未来五年内将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为其农村金融服务先建立前峭站。而京东金融也利用自己在互联网渠道、供应链资源、众筹、大数据风控等方面的优势与格莱珉中国牵手,意欲创造一个属于中国的互联网农村金融样本。
外资银行与城商行则构成了农村金融另一派竞争者。其实早在2006年12月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外资银行开始逐步渗入中国农村市场的步伐。汇丰银行、澳新银行、花旗银行等多家外资银行以成立合资公司或是间接投资入股的方式开始自己的尝试。国内方面,以哈尔滨银行为例,则直接落地村镇银行。它们的首站和宜信的西乡一样,也选择了中国西北,会宁会师村镇银行在2009年就开始运营。
“P2P开始布局乡村金融市场是种必然。”一位地方网贷平台的业者这样告诉记者,“农村可不是想象中那样矮穷挫,如果你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捡了银行忽视的三农,那就错了。在竞争与变革之下,不断下沉的市场是大家共同的选择。好戏才刚刚上演。”
目前,宜信的触角以中西部农村为基地,辐射全国的农业区域,这与阿里主攻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不太一样。而且,相比于阿里和京东“金融、电商相互补给”的路子,宜信做的则是“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和“开放金融能力”。有媒体报道,成立八年来,宜信的员工数量已增至四万人,更为重要的是,从三万升至四万人只用了半年时间。此外,宜信也拿到了融资租赁的牌照,结合这次“谷雨战略”全面启动,宜信员工数量可能还要更多,但是宜信业务量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人头的增长,发布会当晚宜信创始人CEO唐宁对记者表示。
农村金融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虽然众多巨头纷纷涉足,但是对于市场来说,共同开垦对于大家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创新调整,战略转型
宜信并不是第一个进入农村的金融业者,但宜信却最善长创新。
许超:虽然风险相对比较高,我们也乐于采用信用服务方式发展业务
在2008年就加盟公司的宜信农贷综合管理部总经理许超印象中,唐宁有句口头禅“弯下腰来,把手弄脏”。对于农村P2P和小贷市场,在宜信创立之初,他曾与公司首席战略官陈欢多次“游学”东南亚等相关机构,“我们跟着信贷员走乡入户,在全体村民都没有鞋子穿的村子里收款,也在热得像个蒸笼的贫民窟小屋里开审贷会……回国之后,就有了宜农村项目的落地。”许超在自己的回忆日记里曾这样写道。
诚然,宜信确实是把农村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市场来布局的。在将互联网金融思维与小额信贷链接后,宜信先后创立宜农贷、农商贷、农机融资租赁、普惠1号小额信贷批发基金等项目,为农民、低收入者提供无抵押的信用借款咨询服务。不过,这些农村金融业务模式整体发展并不迅速。
在宜信最初的计划当中,宜信的农商贷项目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覆盖中国的500~1000个的贫困县。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遭遇阻力。“其一是在中国真正优秀的小贷机构太少了,宜信可选择的合作伙伴数量有限;其二,这些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存在先天不足,集中表现在他们在资金获取上困难重重,对于如何进行融资、如何扩大自己资金的规模,其实是有着很大困惑的。”许超在宜信“谷雨”战略发布会上这样对记者表示。
也许正因如此,宜信在2010年开始尝试去农村开设服务网点,进行农商贷业务。“有同事提出把自己的员工放到农村去,或是在当地招聘自己的同事,用宜信的方式和管理经验为农民带来普惠金融的服务,所以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决定要成立农商贷的业务部门。”
对于宜信农村业务的升级转型,一些媒体也做了区分性的分析,例如,36氪就曾认为,农商贷是以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服务为主,因为抵押贷款对于农户来说操作门槛太高。与宜农贷不同更为明显的区别在于,农商贷所提供的贷款额度更高,并且主要用于支持农民的生产和创业(比如开店)。
在许超的介绍中,农商贷业务将随产品线的丰富而升级。首先,是信贷类的产品。基于中国农村老百姓真正可获取资金的资产并不多的现状,宜信将此类业务定为基础,“虽然这是风险相对比较高的服务,我们也不得不采用信用的服务发展我们的业务。”。
其次,随着产权的逐渐确定,进入借贷全品类时代。
再次,保险、理财等非借贷的金融产品也将逐渐囊括农商贷计划其中,这也将是宜信内部产品线的一次整合。“其实现在除了我们自己的信贷类的业务之外,宜信也有丰富的产品线,包括保险、租赁,还有理财类的相关服务,将来都会在农村里覆盖。”
最后,随着农业资源的集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逐步兴起,宜信将会锁定“小微农户”的能力建设,这将是一个服务对象从个体到企业的转变。“我们为其提供资金的支持,还要给他们提供涉及到管理、生产、技术防灾、保险等等的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