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平油白芝麻产业大会
河南经济新闻记者张明阳通讯员王昆明长文泽一
9月5日,来自日本、韩国、印度、苏丹等国家的120多家客商参观了蓝天芝麻村连续种植的白芝麻。
芝麻花开正盛,引得嘉宾们纷纷驻足拍照留念;走进芝麻文化博物馆,探访“小芝麻”背后的历史故事,按照真实比例还原的芝麻古街,仿佛带人穿越了古今。现代化智能温室、木屋咖啡厅、亲水平台,各种美景令人目不暇接……这是2017年平舆白芝麻产业发展大会暨国际高端论坛议程中一个重要的观摩点,中外客商、专家齐聚于此,共商白芝麻产业发展大计。平舆县位于我省东南、豫皖两省三市接合部,是驻马店市的副中心城市,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人,耕地面积134万亩。平舆县地理位置优越,西距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高铁、京广铁路、107国道50公里,东距京九铁路80公里,106国道穿境而过,南北向大广高速公路、东西向新阳高速公路在县城附近交会,平舆通用航空机场、G328国道启动建设,优越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促进了平舆各大产业的快速发展。2017年平舆县成功开通了“驻马店至宁波舟山港号”铁海联运班列,自开通以来,已发送班列20多班次,运送货物600个标准箱。铁海联运班列的开通,为平舆产品走向海外市场搭建了一条经济、安全、快捷的物流通道。
近年来,平舆县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城镇建设和工业经济双轮驱动,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多年来位居全市第一方阵,成为全省县域经济排序中位次上升最快的县之一,探索出一条传统农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子。
平舆县历史悠久,夏、商为挚地,周为沈子国,因地势平坦,又是四轮太平车的发源地,故名平舆。平舆人文荟萃,是周文王之母太任、东汉名臣陈蕃的故里。因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生产地域和地理特性造就“籽白皮薄、口感醇香、后味甘甜、出油率高”的平舆白芝麻,素有“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之称。曾经平舆白芝麻是国际市场上的俏销货,早在1980年就被国家经贸部授予“优质产品”称号。但几年前,因受国际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种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
奇迹往往在衰弱、发展与辉煌的转换中发生。近年来,平舆县把白芝麻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平舆县白芝麻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地理性标志产品、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的优势,围绕打造白芝麻连片种植基地、白芝麻深加工基地、适合机械化收割的优质白芝麻品种研发基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白芝麻产业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今,平舆县白芝麻再次香飘四海,笑迎八方来客。
签约仪式
龙头带动,发展白芝麻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蓝天芝麻小镇是由该县创业成功人士投资创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多功能、现代化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区。主要建设高标准农业示范园、白芝麻科技产业园、芝麻文化博物馆、农村电商运营中心等,占地面积8000亩,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农户致富增收。
平舆康博汇鑫油脂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集科、农、工、贸于一体的专注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也是白芝麻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之一。该企业研发的压榨型浓香芝麻油、水洗芝麻、脱皮芝麻、芝麻酱、芝麻素、芝麻饼、芝麻香乳饮料等22个系列产品深受市场青睐。该企业坚持把原料基地建设作为生产第一车间,在平舆县流转土地3000亩,建立芝麻绿色食品基地5万亩、优质白芝麻基地10万亩,年生产优质白芝麻原料1.5万吨左右,带动农业和相关产业年增收4000万元,推动了芝麻产业化健康发展。
立足于“全国白芝麻生产第一大县”和“白芝麻原产地保护产品”的优势,近年来,平舆县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大力发展白芝麻规模化种植和精深加工,着力推动产品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坚持走品牌化之路,不断拉长产业链条,着力打造企业集群。目前,平舆县白芝麻生产加工企业达24家,白芝麻加工企业集群带动效应凸显。
该县广泛深入挖掘平舆白芝麻的历史、文化、功效等内涵,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公信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大对“阿诚”“平皇”“古槐”“蓝磨坊”等现有芝麻注册商标品牌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印度油料生产与出口促进委员会主席 Nilesh Vira接受采访
夯实基础,推动白芝麻标准化种植
质量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关乎“全国白芝麻生产第一大县”和“平舆白芝麻原产地保护产品”品牌形象。平舆县成立了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和专业技术委员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白芝麻产业发展的意见》,为白芝麻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制定了白芝麻产前、产中、产后标准体系,颁布了白芝麻标准化种植地方标准。同时,设立了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对集中连片种植10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县财政每亩给予160元补贴;集中连片种植2000亩以上的,县财政给予每亩210元补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白芝麻,入专业合作社和自种的,一律按照每亩3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为提高芝麻种植户抗风险能力,平舆县采取政府补贴80%、农户出资20%的方式,选择综合实力较强的保险公司承保,在全县实行了白芝麻种植保险。
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稳步扩大种植面积,打造杨埠、东和店等15个乡镇(街道)以及驻新路、吴黄路、平和路和新阳、大广高速两侧集中连片白芝麻种植产业带。以杨埠镇、东和店镇为中心,重点发展国家绿色农产品白芝麻生产基地。以高杨店镇、东皇街道、庙湾镇、十字路乡、玉皇庙乡、射桥镇为中心,重点发展无公害白芝麻生产基地。以沿驻新公路为主线,在李屯镇驻新公路以北区域、郭楼镇、双庙乡、万金店镇形成白芝麻标准化种植产业带。目前,平舆已成立了200多家白芝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白芝麻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
中外客商在蓝天芝麻小镇参观考察
融合发展,打造白芝麻产品线上线下链条
家住郭楼镇陈集村的陈大娘和几个老姊妹相约来到芝麻地里劳作。眼下,虽还未到芝麻收获的季节,却是采摘芝麻叶的好时期。芝麻叶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B1、钙、磷、铁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很好的效果。芝麻叶经过加工,制成干芝麻叶,可长期保存,为解腻之佳品,备受推崇。市场上,普通干芝麻叶卖到十几元一斤,每亩地能为农户增收1000多元。芝麻浑身都是宝,芝麻花可入药,也可制成芝麻花茶。芝麻秸秆经加工后制成的生物质燃料,因热值高、污染小,深受餐饮行业欢迎。
“初级农产品供给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比较低,要提升平舆白芝麻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必须更多地着眼于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树立大产业观。”平舆县委书记张怀德掷地有声地说。
如今,平舆人的思想更解放、眼界更开阔,各种“芝麻类”产品应运而生,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互联网+白芝麻”发展迅速。以平舆县中原农博汇白芝麻场内交易为依托,设立以“互联网+白芝麻”为基础的农产品现货交易平台,建立天元国际商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网上交易及跨境电子商务。在京东、淘宝、云书网等购物网站开设平舆白芝麻农产品专营店,“阿诚”“平皇”等品牌白芝麻系列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以上。
该县着力挖掘旅游资源,按照“产业链条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的工作思路,创建一批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功能上“聚而合”、形态上“精而美”的白芝麻特色小镇,成为创新创业高地、产业投资洼地、休闲养生福地、观光旅游胜地。
中外客商在蓝天芝麻小镇参观考察
院市共建,着力提升白芝麻产业科技水平
积极与农业部对接,在平舆县建立国家级芝麻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成以政府支持为保障、以市场化机制推进科研攻关与产业化紧密衔接的科技经济一体化平台,发挥平舆白芝麻的区位、政策、产业等优势,促进科技、企业、金融、人才等资源有效集聚。加快白芝麻临界冷榨加工生产线、芝麻素提取等高附加值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进一步推动平舆白芝麻产业做大做强。
充分发挥省农科院郑芝系、市农科院驻芝系和县农科站舆芝系三大芝麻新品系的种质资源优势,加大对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研发力度,建立平舆县白芝麻良种繁育基地。支持蓝天农业、康博汇鑫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围绕收割、打捆、脱粒等环节,开展白芝麻机械化生产探索,推进白芝麻生产机械化进程。
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助推芝麻规模化种植。通过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组织104名技术人员分包全县所有行政村,紧紧围绕白芝麻标准化种植技术措施,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及时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多次召开白芝麻机械化播种现场会,集中展示集开沟、施肥、播种、镇压和覆土等作业于一体的机械化播种方式,现场对参会农机手进行培训。
平舆县委副书记、县长赵峰告诉记者:“这次白芝麻产业大会,开启了平舆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也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进一步提升平舆白芝麻的品牌,进一步探索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的合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本次白芝麻产业大会,平舆白芝麻从研发到种植,到工业品的生产,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销售都会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安全、有效、绿色的平舆白芝麻系列产品将会走入我们中国人的千家万户。平舆白芝麻将会在新的起点上走向世界,平舆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借助白芝麻产业这个基础和契机,迈向更好更新的台阶。”
平舆县将以本届芝麻产业大会为契机,下一步,平舆县委、县政府将合理规划白芝麻种植区域,稳步扩大种植面积,打造19个乡镇(街道)以及大广高速等主要道路两侧集中连片白芝麻种植产业带,强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康博汇鑫、平舆蓝天芝麻小镇为依托,大力招引与白芝麻有关的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入驻,深入推进平舆芝麻种植结构调整及三产融合发展,建设白芝麻交易市场和芝麻产业园,同时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推进芝麻生产机械化进程,把平舆白芝麻打造成平舆县对外开放的一张亮丽名片。
展示白芝麻种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