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生气候区范围内,林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制于林地的立地条件。由于小环境气候、土壤、地形等的不同,檀香造林效果会有很大差异。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造林前必须根据檀香的生物学特性,对造林的地形、光照条件、土壤条件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加以选择。不同的地形造成不同的小环境,并通过影响其他生态因子对檀香的生长起作用。因此,在选择檀香造林地时,地形应是首先考虑的因素。
在适生气候区内的平原、盆地和山间平坝绝大多数已开发为农田,檀香的发展不应与农田争地。同时,这些土地,特别是水稻田,由于长期耕作,在耕作层下形成了一层紧实、不透水的犁底层,不利于檀香根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空旷的平地和洼地易受辐射霜的侵袭,因此,一般不宜在空旷的平地和低洼地种植檀香。
根据檀香的生长特性,造林的首选地形应是坡地。坡地土壤排水较好,同时可利用地形高差减少寄主的遮阴。但山地坡向不同,日照差异大,对气温、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都有影响。檀香是阳性树种,对光照强度反应敏感。阴坡光照强度较弱,冬季受北面寒风吹袭,不利檀香生长。因此,造林地应向阳的缓坡和山麓。
在原有天然林或人工林的地段营造檀香林,应避免过度砍伐,以免地面裸露,受雨水冲刷和阳光直射。据测试,清垦林地树木,可使地面蒸发量增大4.5 倍;在旱季,地表15㎝内土壤的含水量会降低三分之二;同时由于氧化作用加剧,土壤的有机质将大为减少,而且杂草易侵入,均不利檀香生长。因此,只需将不能做寄主的种类砍去,疏伐过密树木,使林间有充分的透光度,保留适当的原生乔木和灌木做寄主。在林间开穴,株行距无需严格要求;造林时还需补充一些灌木寄主。利用荒山荒地造林,如地面没有或很少有适合做檀香寄主的树种,有条件的可以全垦,然后按规划种植檀香苗和寄主树及绿肥植物。造林地如保存有原生植被,并有适合做檀香寄主的种类,在此种情况下无需全垦,只需进行局部整地。穴状整地灵活性较大,能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而且省工。
要将幼苗营养胶袋小心剪开,切忌将袋里的土团弄散。覆土高达土球2/3时,用手压实植土(切勿足踩),固定土球不下沉,保持苗木端正,最后在空隙处填满表土,深度以仅覆盖根系即可,浇定根水(即使下小雨也要淋定根水)。如种后遇旱,每两天要淋水一次,每次淋水量一粪壳,(约四至五市斤)直至生长稳定为止。种植十五天后,淋浠粪水或1%浓度的复合肥水可以帮助檀香小苗迅速恢复树势。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条件:①适生性强,根系发达,有一定的抗旱能力,能在土壤肥力中下的土壤生长。②寿命长,可较长时间的伴生檀香的生长。③主干分枝高,分枝角度小,树冠较窄,或枝疏、叶细,透光性好。或者是阳性落叶小乔木,不致使林下过于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