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86盒尺寸】HS-K系列智能余压监控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余压监控系统,也叫余压测控系统、压差测控系统、或智能余压监控系统,是高层建筑的正压送风系统中用于调节消防前室或楼梯间余压值的系统性监控装置。



系统背景

建筑发生火灾时,防烟楼梯间、避难走道及其前室是人员撤离的生命通道,必须保证其防烟性能要求,从防烟角度讲,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余压过低不利于防烟,因此余压越高越好。但由于疏散门的方向是朝疏散方向开启,而加压送风作用方向与疏散方向恰好相反,若余压过高则会导致楼梯间和前室、前室和走道之间疏散门两侧压差过大而导致门无法正常开启的情况出现,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施救。因此,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安全疏散的条件。

设置余压监控系统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的既有建筑的加压送风系统本身基本都没有具有传感功能的系统设备来判断加压区是否保持一定压力。如加压区泄漏过大,压差达不到标准,则起不到防烟作用。如压差过大而造成疏散门阻塞,又有可能会导致疏散通道上的门无法正常开启,而如何能及时地探测加压区的压力参数并联动调整加压送风量,使楼梯间和前室保持相对稳定的余压值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此设置智能余压监控系统是保证加压送风系统正常工作的可靠保障。

HS-K系列智能余压监控系统

针对各类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特点,上海华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HS-K系列智能余压监控系统用高灵敏度的压力信号传感器,支持24小时实时自动巡检并采集监控区域的实时压差参数信息,对超压等故障发出报警信号并记录。当防烟楼梯间或前室余压值达到超压监控值时,余压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息传送至余压控制器,再由余压控制器控制旁通泄压阀的开启,来保持余压值稳定在规范要求的区间值内,系统具有实时性、自动化连续监控的特点。

HS-K系列智能余压监控系统由HS-KT01余压探测器、HS-K800余压控制器和HS-KQ01风阀驱动器和HS-K1000余压监控主机(含专业监控软件)等设备组成。

设计依据

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产品简介

HS-KZ01余压气管坐

气管座适配标准86盒尺寸,安装方便风阀驱动器

接收余压控制器指令,调节开闭角度

采用DC24V工作电压,功耗低至7W

可选择旋转角度,具有手动控制按钮

HS-KQ01风阀执行器

HS-K800余压控制器

控制器与控制器之间支持T型连接的方式,节约成本

为下端余压探测器提供DC24V工作电源,可带载64个探测器

满足相关国家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要求

与HS-K1000系列余压监控主机之间采用RS485总线通讯

实时联动控制泄压阀的开、闭角度,控制余压值在标准范围内

与余压监控主机配接,根据建筑体量,灵活构建大、中型监控系统

HS-KT01余压探测器

满足相关国家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要求

可实时监测区域内余压值及两路温度值

与余压控制器之间采用二总线通讯及供电,稳定可靠

采用DC24V作为工作电源,确保系统稳定和人身安全

产品尺寸适配标准86盒,安装便捷,具有压差校验功能

探测器与探测器之间支持T型连接的方式,组网布线简单便捷

HS-K1000W立柜式余压监控主机

最新嵌入式核心硬件,安全可靠

密码授权操作,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实时监控相关区域的压力状态和设备故障信息,并支持声光故障告警

压差报警、启动、复位操作事件发生地址、事件等记录

与余压控制器配接,根据建筑的体量和结构特点,灵活组建监控系统

分布式智能设计,可同时对1024个通信点位进行集中监控管理

具有标准的网络接口,支持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监控与管理

能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联动信号,控制调节电动旁通阀的开闭角度

HS-K1000B壁挂式余压监控主机

最新嵌入式核心硬件,安全可靠

密码授权操作,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实时监控相关区域的压力状态和设备故障信息,并支持声光故障告警

压差报警、启动、复位操作事件发生地址、事件等记录

与余压控制器配接,根据建筑的体量和结构特点,灵活组建监控系统

分布式智能设计,可同时对256个通信点位进行集中监控管理

具有标准的网络接口,支持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监控与管理

能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联动信号,控制调节电动旁通阀的开闭角度

监控系统组网结构图

HS-K系列余压监控系统典型组网结构图如下:管理层的余压监控主机通过多端口集线器,以RS485总线方式连接至监控层的余压控制器,每条回路最多可连接128个监控节点(包含余压控制器及余压探测器),最大监测容量为256个通讯点。每个余压控制器做多可以带载64个余压探测器,余压控制器通过二总线方式给探测层的余压探测器供电,并进行通讯。

产品检验报告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86盒尺寸,86盒尺寸一般是多少的,86盒尺寸和面板尺寸”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