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这塑料颗粒,一公斤最便宜也要10多块,比大米还贵。”11月1日上午,南安仑苍镇高新技术园,站在崭新的钢结构厂房内,面对一个个新鲜出炉的花洒,王大会一脸自豪。这是他成立的新公司——福建省汉塑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这位身高1.83米的创业家,现任南安市安徽商会会长。王大会原本是一名退伍军人,来南安闯荡不过10年时间。10年间,他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一跃成为在南“徽商翘楚”。
投1000万加码花洒新项目
南安仑苍,享誉盛名的“中国水暖城”,吸引无数创业者到此淘金。而王大会无疑是水暖卫浴行业的后起之秀。
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8台机械手灵活作业,从塑料米到花洒半成品,通过先进的注塑机一体成型,不到一分钟即可完成。在王大会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汉塑卫浴厂房,这些半成品再经过电镀等多个环节,实现华丽转身,变成一个个精美的花洒。
“这家企业总投资1000多万元,以前一个人只能操作一台设备,采用机械手之后,一人可以操作4台,大大减少了用工成本。”王大会指着设备告诉记者。
而为了做到环保,汉塑卫浴采购了环保设备,将废气统一收集起来,经过工艺处理之后再排放到空气中,达到真正的清洁生产。
事实上,王大会是从水箱起家的。在这家4000多平方米厂房附近,一栋三层高的建筑厂房,则是他另一家主营水箱及马桶配件的企业——福建统豪卫浴有限公司。“我们主要为福建、广东、浙江三省二三线品牌代工,客户群体达上百家,主要还是福建地区为主。”作为卫浴专业配套商,王大会坦言,他们也在开拓终端渠道,比如在通过一面墙来展示产品,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渠道代理商。
尽管已在全国各地建立销售渠道,销量也有逐年提升,但企业利润依然微薄。作为企业掌舵者,王大会决定在品类上作创新。
既然手中已经掌握了现成客源,为何不丰富产品线,延长产业链,让客户有更多选择?“只有提升销量,才能提升效率。”但单单提升销量还不够,还要提升产品含金量,对于此次投资汉塑塑料水暖配件生产项目,王大会坦言,他们主要往中高端市场靠拢。因此,无论是原材料的采购,还是设备的投入,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才能让产品更有优势,打造高性价比产品,即意味着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
节能水箱引领行业变革
2018年以前,在南安打拼的安徽商人群体中,王大会并不出众,但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卫浴塑料配套代工,担任商会理事之职。
直到2018年启动商会筹备换届之后,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会长人选,成为当务之急。事业有成、脚踏实地的王大会被一致成为会长候选人,最终于2018年12月15日正式履新。
从理事到会长,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不过他表示,今后将带领全体成员,团结一心,抱团发展,以徽商精神在南安打响徽商新名片。
而他所从事的水箱行业,正是徽商精神的有力注脚。众所周知,在医院、学校、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公共场合,卫浴水箱再常见不过了,但其每天使用人数多,用水量惊人。虽然一款产品只有几十元、上百元,但如果能够对产品结构进行改良,一年省下来的钱,可能不止再买一个水箱。
抱着这样的朴素想法,统豪卫浴还自主研发出多款环保水箱,并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王大会向记者透露,其中一款新型节能水箱有望明年面市。不过,为了研发这款产品,统豪卫浴在模具开发商投入上百万元,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改变,这位新徽商相信,产品一旦面市,将在节水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走进车间,同样是高度智能化设备,从塑料米到水箱半成品,一分钟最快可以生产两个。王大会告诉记者,随着人工成本的攀升,以及普遍存在的招工难题,这两年技改升级成为主旋律,而他们主动出击,用机器替代人工,仅去年统豪卫浴技改投入就达上百万元。
“比如,我们从模具上进行改良,以前每分钟只能生产一个,现在能够达到两个,效率翻番。”王大会先购置一台机械手,未来将逐步淘汰落后设备。
创业失败推行合伙制
现年41岁的王大会,见证了南安水暖行业的辉煌时代。至今他清楚地记得,2009年国庆节那天,他与几名战友从福州直奔仑苍的情形。
“当时,我们在车上看着国庆大阅兵,很是激动。”来自安徽阜阳的王大会,当了5年的武警,退伍后在福州打工,一直在寻求创业机会。刚好,一名战友经营水暖批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当得知仑苍正是水暖重镇,他们马不停蹄地赶来。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面对着陌生的行业,王大会内心五味杂陈,但最终还是决定放手一搏。为了创业,他把家里的房子拿去抵押,将贷款的数十万元投资办了小型加工厂,即现在的老本行。
创业激情固然重要,但也需要管理智慧。彼时,31岁的王大会买了几台设备、请了二三十名工人,企业就开张了,但不到两年,亏得一塌糊涂。
“投入的资金至少亏了三分之二。”除了资金问题,王大会将失败的原因总结为管理团队没跟上。他举例道,有时他在外面谈生意,厂里一有事,他就得立马回去,自己集销售、采购、管理等业务为一身,左右难以兼顾。“加上当时心太大,急于求成。”
作为老板,为了做到游刃有余,王大会认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骨干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分担公司事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从厦门挖来了一名人才:既懂技术,又善于管理,并承诺给对方一定的干股,也可以资金入股,享受企业发展红利。
被老板的诚心所打动,这位骨干十分卖力地工作,将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逐渐走出低谷的王大会深深意识到合伙制的重要性,他重新组建团队,打造核心团队。
如今,他在3家企业内部,除了让核心人员资金入股,而且给予一定的干股,让他们更有生活的奔头。“钱是永远赚不完的,只有建立稳定的团队,释放股份,大家目标一致,志同道合,才能合作共赢。”这是王大会总结的经验,也是他这几年一直坚持的生意原则。
海丝商报记者 苏清彬 李杨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