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散养】散养学生,不谈分数;散养老师,不查教案:你赞成吗

四川乡村小学、北京昌平的小学、“另类”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在整体内卷的大环境下,它们坚持对学生,对老师全面“散养”,不谈学生分数,不查老师教案。

这样的教育,你认可吗?

四川省广元市范家小学——一所乡村小学,规模小到只有四十几名学生,十几位教师;学生都是留守儿童。

这样不起眼的乡村小学,有人说它是“中国教育理念最先进的小学”,也有人说它是“农村教育的乌托邦”,他们是怎么做的?

范家小学体育活动

一,玩耍是孩子的必修课

张平原校长的理念是:玩耍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是儿童持续学习力的必要保障。

在儿童阶段,玩耍肯定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学,也要在玩中实现。通过玩耍,获得自信,获得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才是决定学生未来的基本因素,分数不是。

不补课,不留堂,不刷题,不订教辅材料,保证学生足够的游戏时间,到操场,到田间地头,到大自然的怀抱。

带学生玩,是老师的重要任务。

范家小学课间,老师与学生做游戏

二,教学结合实践,施行“项目式学习”

学习动植物,就到田野上、山林中,让学生看到,听到,接触到;学习米、千米,就到操场上,动手量一遍;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就三人一组去量学校的花坛,量出长宽高,算出表面积,没有一个学生学不会。

只对着书本,确实有学不会的;动手来一遍,还能学不会吗?

三,不谈分数,无论学生还是老师

考试还是考的,期中、期末;考完还悍然公布考试成绩,就明目张胆地贴在班上,只是没看到谁伤自尊了,也没谁举报。

更没有任何人在乎这个分数。考满分不表扬,考倒数也不批评;如果你觉得没发挥好,可以申请复考,不超过三次,以最好的那次算。——在这个过程里学会了知识,难道不好吗?考试难道不是促进学习的手段吗?

更不用分数来考评老师——老师又不能替他学!

组织好学习活动,启动学生进行探索、实践,交流、合作,这才是教育教学的本义。

张平原在上课

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一所不检查老师教案的学校。

四,“减负,先给老师减负”

这是校长柏继明的基本理念。

怎样吧减负贯彻到底?不先把一线教师从各种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任务里解放出来,就不可能实现。

一年到头陷于没完没了的填表、考评、检查、比赛,老师哪有时间钻研专业?减负,目的是保障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教学。

柏继明著作

不鼓励老师超负荷运转,反对带病坚持。

合理工作量,专业成长才有空间;生病了还硬撑上课,别以为是奉献,病倒了还怎么奉献?

柏校长说:“我从来不表扬带病坚持工作的老师。”生病,不休息不行。

不考勤,不签到,不打卡。

学校不是生产经营单位,教育不是机械性重复劳动,不需要捆绑式管理。课堂是教师的主要岗位,离开课堂,谈心、批改作业、备课、教研等活动,老师可以合理地安排场所,不必强行绑定在办公室里。

不检查教案。

备课不是备在纸上的,是备在肚子里的;纸上花里胡哨,肚子里没货,不行。老师把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在写教案上,哪有时间钻研教学呢?哪有时间备课呢?哪有时间发展专业呢?

教育是实打实的事情,不要搞表面文章、形式主义。

不搞无谓的检查,不作无理的要求。

教案,每人每学期交两篇能够代表自己水平的就行了——其他的,写在书上也行,做个记号也行,夹个纸条也行,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好。学校用定期的课堂教学评优,每年一次的“家长进课堂”活动,来取代纸面的检查,不是更有效吗。

管理的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而不是以刁难教师为乐。

有个校长要求批改作文评语不少于300字,柏校长说:很好!希望你也能每周给每一个老师写出不少于300字的评语。

光要求老师,不要求自己,这不叫管理;不合理的要求,也不叫管理。

五,要求老师的“八个不”

为老师减负,排除了无谓的干扰,自然意味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更高标准,更高质量追求。

柏继明校长坚持要求全体老师做到“八个不”:

1,不变相体罚,字写错最多订正三遍;

2,不让家长出任何家庭练习;

3,不留过多的、无用的、机械性抄写的作业;

4,不放学后长时间地留学生;

5,作业本上不能有不批改、不复批的现象;

6,不让学生批作业,作文互评除外;

7,没有特殊情况不拖堂;

8,不频繁给家长发短信。

每一条都落在实处。不搞假的、虚的、空的,是柏校长的工作原则。

她还要求当天的作业都在课堂上完成,不留任何书面的家庭作业,这就推动了教师尽可能地开掘课堂四十五分钟,不能寄望于课后的重复。

城关小学没有因为对老师,对学生“减负”而导致教学滑坡,反而平稳提速,多次取得全区第一的成绩。


不写作业,不查教案,学生、家长、教师都轻松了,却提高了成绩。这可能叫很多人惊掉下巴,其实,可能仅仅是回归了教育的本义而已。

“散养”比“圈养”更健康,这好像是常识,不过被遗忘很久了。

我以为,这两所“另类”的小学,说“另类”,其实也不另类,只不过当大多数都选择了偏离时,坚守的身影就显得那么孤单。

在整顿教培、落实“双减”的今天,这两所学校的“散养”方式,有没有学习借鉴的价值呢?

你认可这样的教育吗?

参考文献:

1《从范家小学看乡村教育的应然与实然》

(陆建国,《中国青年报》,2019,2,18)

2《范家小学是农村教育的乌托邦?》

(张平原,《中国青年报》,2019,3,25)

3《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候选人事迹:柏继明》

(新浪教育,2014,12,16)

4《减负——我们的责任》

(柏继明,团结出版社,2010)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