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渔游蛇】你知道萤火虫的宝宝吃什么吗?夏季夜晚去探险就知道了

夏天晚上想去探险吗?在“石头屎森林”的包围下,广州市也可能存在另一个世界!夏天到了,华南植物园举行了“植物园奇妙夜”活动,记者在黑暗的森林、草地和池塘边沿着探险队遇到了很多小动物!

这次活动的带队老师是华南植物园的郭世军、杜志坚、姜永强老师,在很好地说明了注意事项后,“植物园奇妙夜”探险队正式出发了!

夜景活动除了寻找“刺激”外,主要是为了观察白天看不到的夜行动物(如蜘蛛、青蛙、蛇、一些夜行性昆虫)。

天气太热,许多小动物也喜欢早上躲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

蛇来了

队伍出发后,首先来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水塘。很快,老师在小水塘里发现了一条“黄斑渔游蛇”!黄斑渔游蛇属于夜行性动物,半水栖,能在水中潜游。平常主要捕食小鱼,也兼食蛙、蝌蚪与蛙卵等。黄斑渔游蛇性情凶猛,会攻击捕蛇者。

在老师的呼唤下,学生们纷纷来到泥塘边用手电和头灯对着水中猛照。蛇受了惊吓,很快便退走消失。不过,经验十足的郭老师很快发现了四条黄斑渔游蛇,还将一条小蛇捞出来让大家摸摸看!

黄斑渔游蛇

杜老师将蛇从网中掏出来时,蛇马上立起身体,在老师的手背上咬了一口。学生们开始尖叫,但两位老师倒是很镇定,跟大家解释:“这种蛇没有毒,不用担心。被咬了也不会怎么样。”后来,直到整个探险活动结束,老师确实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大家按照老师的指示去摸蛇的身体,小蛇崩得直直的,力气好大。有调皮的学生扯蛇的尾巴,小蛇立即将尾部卷起缠他的手指(错误示范)。大家感受完后,老师将小蛇放回捕捞的地方,在自然界抓到的东西,观察完要放回自然界。

图片说明:抓到一条黄斑渔游蛇,大家来看看、摸摸

老师提醒,在树林、山地夜观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蛇,所以要特别注意观察身旁有无蛇类,或者边走边用捕虫网、树枝等在腿旁“打草惊蛇”,避免受到蛇类攻击。

在华南植物园里,也有毒性非常强的金环蛇和银环蛇。两位观察老师都分别遇到过银环蛇。所以老师一再强调,千万不能在没有老师指示的情况下走进草丛。更不要自己抓蛇来摸。

当天晚上,我们也尝试去寻找银环蛇,但在它曾经出现过的水塘和草丛附近,都没有遇上,不知是运气太好还是运气不好了。

遇见“广州最小的蛙”

蟾蜍和蛙是夜观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小动物”,可以说“遍地都是”。在与蛇相遇之后,很快在一棵大树下看到两只黑框蟾蜍。有学生问它们是不是夫妻,老师说可能只是出来觅食时遇见了。

黑框蟾蜍图

黑框蟾蜍以昆虫为食,除了头部之外,其他部位都布满了大小不等的疣粒(真丑)。不过它的眼睛四周像戴了一副黑框眼镜,它的名字也由此而来。黑框蟾蜍眼睛后方有一个隆起的部位,是它的毒腺,遇到危险会向正前方喷射出毒液,所以观察的时候不要从正面靠近,要从侧面或者后面靠近。虽然样子丑,但吃蚊子的数量是普通蛙类的三倍。

这次还看到了广州最小的蛙,成年后也只有2-3厘米。这种蛙叫“饰纹姬蛙”,是洞穴蛙,晚上能看到的很多都是幼蛙,体积更小。老师用手电筒照了许久,大家才看到。轻轻地将它引到手掌上后,老师让大家不要摸,一摸就会跳走,也让围观的同学不要张嘴,否则一下子就跳进嘴里啦。

掌中的饰纹姬蛙

后来,又遇到了斑腿泛树蛙。为什么叫树蛙,因为它会爬树。为什么能爬树呢,仔细观察它的脚趾就会发现,上面有吸盘,树蛙就是利用这些吸盘攀附在树上。中国的树蛙都没有毒,拍照可以无限靠近噢。

斑腿泛树蛙

抱着蛋的“蜘蛛精”

在夜观的过程中,不要太靠近树干,因为这里潜伏着很多蜘蛛。抬头一看,可能就在你头顶上。所有的蜘蛛都有毒,只是毒性强弱的问题。

路两旁的大树,只要仔细看,就能发现黑背草蛛、白额高脚蛛等蜘蛛。我们甚至还遇到了抱着蛋的白额高脚蛛。白额高脚蛛是夜行性动物,雌蜘有抱卵游走的护卵行为,在交配产卵后,为了保护卵,会用丝将卵固定于腹部,蜘蛛的母爱也是满满的啊。白额高脚蛛算是益虫,主要以捕食蟑螂、苍蝇、蛾等昆虫维生,食量也不小,可连续捕食多只蟑螂。

黑背草蛛

白额高脚蛛

抱卵白额高脚蛛

萤火虫的宝宝吃蜗牛

说起夜观,很多人都会想到萤火虫,但是7月份已经过了繁殖季节,大部分的萤火虫处于卵或者幼虫的形态。在华南植物园的一片矮林中,只能看到零星的萤火虫在飞。

老师告诉大家,萤火虫属鞘翅目萤科的完全变态昆虫,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都会发光,如果看到萤火虫宝宝,可以看到它的肚子也在发光。可能很少人知道,陆生萤火虫的宝宝是吃蜗牛、蛞蝓、蚯蚓的。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尖尖的颚。在捕食蜗牛时,萤火虫会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其实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当蜗牛在毫无警觉下被“麻醉”后,萤火虫就会再注射另一种液体进去,将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使用管状的嘴喝掉。(是不是好吓人)。

很快,杜老师又抓到一只萤火虫(边褐端黑萤)让大家摸(老师真是好会捉虫啊)。开始的时候,萤火虫的光很暗,学生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将手电筒的灯都灭掉后,萤火虫渐渐地亮起来。把小虫翻过来,可以明显地看到有2格电(尾部有两节是发光的)。老师解释,萤火虫发光的原因是尾部有荧光素,发光的一般是雄性,主要目的是沟通(求偶)。如果雌虫喜欢这种光,也会发出微弱的光来“回应”。

不是近看都不知道萤火虫的样子这么平凡。

萤火虫尾部发光。

观察完后,照例将虫子放回发现它的地方了。老师说,地球上的昆虫都需要经历或短或长的幼虫期,短的十天左右,长的可达17年或更久,但一旦变为成虫,就要在极短的日子里完成结婚、生孩子,还有死亡。比如萤火虫,在变成成虫之前,有半年至2、3年的生命,但变为成虫后,只有7-14天生命,如果不放回去,就不能结婚了T_T。

刚刚说了萤火虫宝宝会吃蜗牛,当天没有遇到在吃蜗牛的萤火虫宝宝,倒是遇见了一只大蜘蛛抓捕萤火虫的场景。啧啧,自然界有时就是这么残忍。

大蜘蛛抓萤火虫图

最毒的虫子:放到敌敌畏里浸泡都没事

萤火虫宝宝之后,在池塘旁的一片叶子上,我们遇到一只黑色的“蚕宝宝”,老师将它引到手中让大家摸(今晚真是摸了好多东西),摸上去的感觉也跟摸蚕宝宝的感受一模一样,肉肉的、QQ弹弹。不过,它不是蚕宝宝,而是斜纹夜蛾的幼虫。

斜斜纹夜蛾的幼虫。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斜纹夜蛾是害虫界的“大神”,高抗药性,可厉害了,把斜纹夜蛾的老熟幼虫放进敌敌畏里浸泡一下,过后还能安然无恙在植物上大吃大喝。当然,人类是很聪明的,现在已经有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当天还看到很多其他小动物,比如黑色的蝗虫,曼妙的豆娘,还有螽斯等等,另外还多次遇到蚁群围攻蚯蚓,摄影哥哥说太恐怖,就不放图啦

黑色的蝗虫。

豆娘。

螽斯。

最后,附上夜观装备,夜观秘诀,同时提示安全事项

夜观装备:放大镜、手电、赏虫图鉴、记录表。其实有手电筒已经足够,当天我们也没有使用放大镜和望远镜,全凭肉眼。

手电筒照明以可见路径为原则,为减少感染可以在灯罩上贴一层红色玻璃纸或蜡纸。

观察的秘诀:小动物不会随便出现在水泥地上(除了过马路的时候。。。)。它们觅食的地方可能是树干、也可能是花里,或者叶子背面(注意它们喜欢躲在背面),以及草丛里。在这些地方多找找,会有发现惊喜噢。观察不仅要用到眼睛(视觉),也要用到耳朵(听觉),偶尔可以用到触觉,但味觉就不需要了。名字不重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比如多大,身上什么颜色,在哪里出现等)才是最重要。

夜晚的世界很精彩噢,要想获得最佳的夜观快乐,所需要的不是顶级的设备,而是观察事物的习惯,真正的技巧在于观察的欲望:)

安全事项:(重要的内容要说三次)

最好穿长裤、运动鞋或登山鞋,不要穿拖鞋或凉鞋,可以涂抹一些防蚊、防虫液。

无论何时安全都是首要的。在没有专业人士的陪同下,请不要随便到公园、山间、林地进行夜间探险活动,这些地方都有可能有蛇出没。如果想参加植物园的夜观活动,可以找郭世军老师预约(电话:),系统的夜观活动比较适合小学生。

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在小区花园等相对安全的地方进行“夜观”,但请不要随便用手摸。如果家长觉得某些小动物真的特别熟悉,比如蜗牛、蛞蝓等,那就自己先摸,过一会没有异常再让小朋友摸吧。

(广州日报记者罗桦琳、实习生吴健伟 摄影高鹤涛)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