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读书的好处和坏处】读书多的“副作用”,竟然这么大

即使在书中背诵丰富的知识理论,现实生活也让我们变成了手足无措的书呆子。

读书,被我们当成了问题的最优解,但它却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渠道。

01.

读书永远学不来的,是放下书,走出去行动的能力。

读书固然是好事,但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幻觉:

读过某些道理,便以为自己懂了。

读过《中华上下五千年》,便以为自己知世故、懂人性,觉得世上之事不过如此而已。

这种幻觉,便是「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我们的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所组成的,而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往往是非理性的。

就像是:

你知道要学会投资自己,但当一天的奔波劳碌之后,你是否真的能关掉手机,强迫自己多记几个单词?

你知道要追求边际利润最大化,但当你真的面临抉择时,你能否放下坚持了三年、五年的东西?

你知道做决策时要排除情感干扰,但当你真的面对能左右你未来十年的选择时,你是否能做到心如止水?

答案是:不能。

因为人是最容易受情感驱动的一种高级动物,因而往往也是十分脆弱的,这是人性的一大弱点。

02.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

在身心俱疲、状态极度不好的情况下,还要去应酬,跑客户,而你这样做,只是为了拼尽全力去维护你小小的安定的环境,不至于支离破碎;

被朋友背叛的心寒之后,还要强撑着自己疲惫的身躯,给员工发最后一次工资;

被领导指责、同事排挤之后,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上班,只是为了还每个月的债务……

而这些感觉,都是读书时无法带给你的。

书,可以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但永远给不了的,是面对困境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以及做出选择时坚决的勇气。

而这两种东西,只有当你经历过了很多事,沮丧过、失望过、颓废过之后,你才能真正地把握到,也才能真正地拥有它们。

你会发现,生命中所有属于自己的寒冷和深渊,只能够自己去面对。

它们考验的,是你经过千锤万凿、刀削斧劈都难动分毫的内心。

没有谁能够代替你去承受,也没有哪本书能帮你去抵抗。

知行合一,难得永远是行。

读书可以给我们力量,但想要造就一颗强大的内心,还需要不断提高我们对痛苦的阈值。

也就是说,你必须一次一次地去经历痛苦,或许是恐惧、或许是风险、或许是失去,亦或许是你讨厌和排斥的事物。

直到你能够承受得了痛苦,你才不会被它所左右。

没有哪一本书会告诉你这些,也没有哪个先前哲人能教会你这些。

然而,这恰恰是读书最大的副作用。

读书,仍然是一种处在「舒适区」的状态。

因为你只是在观察别人的生活,并没有参与到其中。

书中的爱恨情仇,是主角的人生;书中的艰难抉择,也是主角做出来的。

你始终是个观察者,永远感受不到面对困境时的绝望和无助。

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读书,或者说埋头于书中,是一种逃避痛苦和风险的行为。

在书本里,你永远是安全的,永远不用被卷入生活的风暴中,也永远不用承担选择所带来的恶果。也因此,你失去了真正磨炼自己的机会。

03.

更有甚者,它还会给你这么一种错觉:

读过了很多故事,自以为明白了很多道理,但并不是真正的明白,只是自认为明白罢了。

当你真的遇到书中的情形,即使你知道怎么抉择,你有勇气去选择那条路么?

我感觉,读书多的人,大都有这么一种倾向:

遇到一件事情,喜欢退一步,先好好思考,考虑完后再决定要不要前进。

但结果往往都是:算了,还是不前进了。

所以,好好去体验现实世界里的生活,去做一些平时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去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去经历各种不同的经历,去尝试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不要恐惧,也不要怕冒险。

书,可以教会你各种各样的招式,但如果你不在实战中发挥出来,就永远算不上一个真正的高手。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