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拔毛】“拔毛癖”是心理问题吗?

今年17岁的高中生苏特是即将高考的考生,本应全力准备考试的他,却饱受精神疾病-发毛癖的折磨。

从高二开始,小特发现自己有拔头发的习惯。他说,上学压力大或紧张的时候自己就喜欢拔头发,无意间发现每次拔头发竟然能让自己感到轻松,慢慢就成了习惯。#颜值科学社超能团#

后来,虽然小特意识到不对,不想拔头发了,却已经控制不住自己。如今枕后一处头发已经被拔没了,甚至出现了“斑秃”,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拔毛癖

  • 何为拔毛癖?

拔毛癖指患者拔除自己的头发造成脱发,实质是由人工性牵拉引起的外伤性脱发。我国的发病率不详,美国的发病率约 1%。据估计,女性一生中发生拔毛癖的机率为0.6% ~3.4%,而男性为0.6% ~ 1.5% 。该病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改版中(DSM-IV-TR)(美国精神病学会,ARA,2000)定名为拔毛癖。#拔毛癖#

  • 拔毛癖的原因

本病可能是一组病因不同的疾病有着共同的临床表现。确切病因未明,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慢性强迫性精神疾患即强迫症,分类属于冲动控制疾患;也有学者认为在学龄前儿童患者只是一种习惯性动作,与咬甲癖和吸指癖相似,其诱因多为家庭兄弟姐妹的争斗、父母漠不关心或罹患感染性疾病,反映出一种轻度的沮丧或挫败感。精神压力是拔毛癖的一项重要成因,儿童拔毛癖常发生于家庭环境变迁时,如乔迁、住院、与亲人分离等。

拔毛癖

  • 临床表现

本病分为两型:聚焦性和非聚焦性(或无意识性)。聚焦性拔毛是为控制不良情绪而发生的有意识行为。非聚焦性拔毛通常是下意识习惯性拔毛。门诊就诊的患者多为后者。部分患者可同时具备两种特点或者重叠发生。

通常累及头发、眉毛、睫毛和面部毛发,阴毛和胸毛也会受累。仔细观察拔除的毛发区,边缘常不整齐形状不太规则,类似于几何图形,中间常遗留残存的毛发,拉发试验阴性,这些均与斑秃不同,可以鉴别。#超能健康团#

拔毛癖

  •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易误诊为其他脱发性疾病,如斑秃、头癣、牵拉性脱发、雄性激素性脱发等。由于该病的临床和皮肤镜表现均类似斑秃,例如可有光滑的脱发斑,皮肤镜表现可见黄点、短毳毛增多、黑点征、断发等,临床上常误诊为斑秃。

诊断此病时首先医师必须要对此病有所了解,保持警惕性,询问拔发的可能性;其次,下列几点有助于与斑秃的鉴别诊断:①完全性脱发斑的形状怪异,不规则,以头顶为主,而斑秃脱发斑的部位为随机性单发或散布,形状圆形或椭圆形;②不完全性脱发斑内头发长短不一,用手掌触之可感知断离发梢,拔发阴性;③家长发现患儿有拔发现象;④皮肤镜下断发的形态学特点有异于斑秃之处在于残端有分裂和卷曲,但无斑秃头皮局部炎症所致营养不良而导致的毛干粗细不一和感叹号发现象;⑤病理改变有毛囊管型、外伤性毛囊、毛囊周围血管微出血,而炎症轻微。

拔毛癖

  • 拔毛癖的治疗

一、健康宣教

首先直面患儿和家长或患者,阐明拔毛癖的诊断,了解发病经过,宣教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认为脱发是疾病引起的自动性拔毛癖患者,告知脱发并非由头皮疾病引起,而是拔发行为所致,只要不碰头发,毛发便可正常生长。

二、家庭治疗

了解患儿精神压力的缘由,与家长一道商讨解决方法,并告诫患儿尽量不用手触及头发。让患者适当增加娱乐、外出或其它活动,以分散注意力。

三、行为治疗

对较大年龄的患儿和成人,可使用行为治疗,如强化训练、惩罚、习惯逆转训练后者训练患者学习认知自己拔除毛发的冲动和行为,教导他们转移这种冲动,有意识地控制这种行为。其内还包括竞争法,如可介绍用供捏搓的手球等物占据患儿的双手,形成新的习惯动作,取代拔发这一原有的习惯动作。

四、专科治疗

如果需要,可将患者推荐给精神病专科医师,以行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

小结:拔毛癖好发于儿童,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容易误诊成其他脱发性疾病,尤其是斑秃,皮肤镜、脱发斑病理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本病病因不详,患儿与监护人的沟通不良和学习压力是常见的诱因。现认为本病患者有其心理行为特征即具强迫症特点的习惯行为。治疗中可采用行为治疗如强化训练、惩罚、习惯逆转训练等,或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本病复发率较高,监护人的密切监督和心理引导很有帮助。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