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了《我们的征程》纪录片第5集《春风化雨》,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文盲大国到教育大国的不朽历程。
在这段讲述中,有一家熟悉的我省媒体贯穿其中,那就是刚刚获得“山西省2019年度十大阅读推广机构”殊荣的小学生拼音报社。在纪录片中,小学生拼音报社作为在新中国教育崛起征程中的典型代表,展现了全体报人在近60年中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推广阅读的“三推”事业中做出的成绩。为了更详实地了解我省这家少儿媒体的历史,感受他们专注努力的现在,探究他们未来的发展规划,10月13日,山西晚报记者对小学生拼音报社社长张英进进行了专访。
A59年一份报纸与拼音的缘分
小学生拼音报社是国内唯一一家以拼音命名的报纸。从办报内容的角度来看,拼音这个路子是相对狭窄的了。那么,这份报纸与拼音是如何结缘的?
“说到我们与拼音的缘分,我想从一个方案的颁布、几个人的支持和一台老式打印机的记忆说起。”谈及这个话题,张英进讲述起小学生拼音报的渊源。
1958年2月,《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当年8月,山西万荣县率先在全国开始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动扫盲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1960年4月,山西省委关于推广万荣县注音扫盲经验的报告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4月22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的文件,号召在全国推广万荣县注音识字的经验。
在这种背景下,《晋南拼音报》克服种种困难诞生了,初期发行两万份,后来发行五万份,大大满足了群众识字和学习普通话对拼音读物的需求。1960年6月1日,小学生拼音报创始人陈儒英受邀赴京参加文教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陈毅和徐特立等领导的接见。受到鼓舞的拼音报人,从此把6月1日作为报纸创刊的纪念日。
1980年1月,报纸争取到独立刊号,再次更名为《运城拼音报》,仍然坚持原有的办报宗旨。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经过国际投票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从此汉语拼音走上了国际舞台,更昭示着拼音报发展的光辉前景。1982年10月,最终定名为《小学生拼音报》,以小学生为精准服务对象。致力于《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的推广宣传,也就是《小学生拼音报》一直坚持的“双推”事业。
当时,在报纸更名为《小学生拼音报》时,报社人员曾围绕着报名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有的人主张去掉“拼音”二字,报纸更名为《小学语文报》,并认为这样做报纸内容丰富,既能办出“味道”,又能提高发行数量。但经过激烈争论,这种意见还是被否定了。因为拼音报是在文改老前辈吴玉章先生亲自扶持下创办起来的,又经过历代报人的辛勤耕耘,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树起了良好的形象。国家大力提倡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又是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定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围绕“双推”来办报,大有文章可做,把服务对象定位于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市场潜力亦很可观。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把报纸最终定名为《小学生拼音报》。
B发行量又迎来新的巅峰达到期均100万份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小学生拼音报全面改版,为注提实验提供配套注音读物,并深度参与直读法的实验,组织教师培训,扩大实验范围,受到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充分肯定。
正当《小学生拼音报》高歌猛进之际,也正是教育界“应试教育”走红之时,有的书报商贩不断建议,少登点拼音读物,多发点试题。张英进说,“这些点子也确实令人眼热心动。可是,要放弃‘拼音’特色,办一张名不副实、不伦不类的报纸又于心不忍。”思想统一后,《小学生拼音报》不但没有减少拼音读物的刊发量,而是继续强化“拼音”特色,在众多的少儿报刊中,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发挥拼音作用,深度参与课改,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生拼音报》长期的办报方针。除了参与有影响力的课改实验,报社还组织拼音教学专家、一线教师等,研发汉语拼音高效教学的教材和课程,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帮助。正因为有这样先进的理念,也因为零差错的编校质量、丰富活泼的栏目、富有童趣的精品稿件,《小学生拼音报》先是被全国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会确定为会报,后又被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确定为会报,并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师用书公开推荐。
因为阅读推广,《小学生拼音报》的发行量一直保持在期均80万份。2019年,发行量又迎来新的巅峰,达到期均100万份。
C多种方式推广拼音推广普通话
很多人觉得,拼音只是刚上小学时需要学习,以后就不需要下工夫了。在张英进看来,“其实这种理念是错误的。”
张英进讲述了几个故事。十几年前,苏州的一些孩子因为参加《小学生拼音报》发起的啄木鸟纠错大赛,把苏州所有街道上的不规范用字都找了出来,并提请有关部门进行整改,为苏州申遗成功作出了贡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为此做了报道。
在运城,有这样一群孩子,因为一上小学就开始读《小学生拼音报》,他们对祖国的语言文字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上了初中后,他们经过层层选拔,代表山西参加了第二届、第三届汉字听写大会,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很多教育界、出版界的专家知道消息后,给张英进打来电话祝贺,“你们运城的娃娃真厉害!”
张英进介绍说,报社经常举办的活动有普通话大赛、汉语拼音知识大赛、小学生阅读素养大赛、啄木鸟纠错大赛、小学生讲故事大赛、幼儿讲故事大赛、故事姐姐进课堂、作家进校园等,这些活动拓展了“双推”的平台,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参与和实践中提升了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013年起,报社创建“天天欢乐诵”微信公众号,成为报社与用户终端互动的诵读平台。每周一到周五清晨倾情奉送精彩儿童诗歌、经典散文片段、大师教育理念,为家长和孩子营造美好晨诵时光。2016年,依托“天天欢乐诵”近三万用户,又创建了“欢乐诵”专业微信群,现在粉丝已有千余人,通过持续的线上互动和优质的线下活动,报社探索出一条将“虚拟数字用户”转化为实际用户的模式,也为推广汉语拼音和普通话建立了更为便捷的平台。
D汉语拼音未来大有可为
在很多人看来,“拼音”是小儿科的东西。但张英进说,“拼音本来就不是小的,它也不仅仅是拐杖,它是语言文字传承和发展的工具。”
在张英进看来,首先,就是要让“拼音”走出海外。随着中国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中国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外国人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包括时尚等方面的知识、信息需求也在增强,而且想从中国寻找更多的商机和工作的机会,那就必须学习汉语。在不久的将来,汉语会成为世界上最为普及的语言文字之一。“我们可以推断,有许多外国人是潜在的学习汉语受众。
另外,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及其孩子也是学习汉语的受众群体。所以,小学生拼音报准备利用拼音这一与其他报纸的差异优势,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将小学生拼音报打向海外市场。
张英进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不仅如此,汉语拼音还可以用来推广普通话,用来设计聋哑人用的手指字母和盲人用的盲文,用来为国内少数民族设计和改进民族文字。在技术应用方面,它可以用于序列索引技术,例如《新华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条目都是按照汉语拼音来编排的,非常便于应用。还可以用于图书检索技术,现在许多图书馆的藏书目录都可以使用汉语拼音来检索,连美国国家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也已经改为汉语拼音来检索。
另外,汉语拼音还有两种重要用途。一种是用于对外汉语教学。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许多国家出现了汉语热,外国人学习汉字最有效的方法是先学汉语拼音,然后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汉语汉字,所以汉语拼音是帮助汉语汉字走向世界的桥梁。世界化是大趋势,汉语汉字的世界化必须依靠汉语拼音。另一种是中文信息处理。因为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能直接进入电脑,这曾经成为制约中文信息处理发展的瓶颈。汉语拼音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因为汉语拼音是小学生的必修课,每个读过小学的人都会使用汉语拼音,不必专门学习,很容易就能掌握。再加上软件技术的不断改进,由单字输入发展为按词输入,汉语拼音已经成为影响最大、用户最多的输入方法。可以说,汉语拼音关系到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
明年,《小学生拼音报》将迎来创刊60周年。张英进说,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推广阅读,是小学生拼音报所有报人坚守的初衷,办好孩子们的“人生第一报”,把小报做成大事业。
山西晚报记者 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