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在野外看癞蛤蟆的时候被警告要远离一些。因为蟾蜍身上的“疙瘩”里藏着剧毒。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句话的可靠性逐渐变成了家长吓唬孩子的口头禅。容貌丑陋的癞蛤蟆确实有毒,但毒性大的人认为弱到可以上餐桌。
广东有一道名菜叫做蟾蜍粥,简单处理后的养殖蟾蜍,被放进搭配了红枣、果皮和专用药材的粥底中,味道非常受当地人的追捧。不过关于蟾蜍的毒性说出来可能大多数人非常的惊讶,因为蟾蜍毒真的可以夺走人的生命。
2003年,广东台山市的一名妇女听说了一种民间偏方,小孩子喝蟾蜍煲汤可以清热解毒,降火去痱,于是这名妇女在田间捉到了3只蟾蜍,特意搭配了红枣熬制了一锅蟾蜍汤,给她的3个孩子和一个侄女喝,并且还留了一碗给婆婆喝,只是婆婆疼爱孙女,就讲自己的那让出来了。
蟾蜍的味道本就清甘,4个孩子很快就把蟾蜍汤喝完了,不过意外发生了,一名11岁女童在喝完汤后10分钟就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紧接着剩下的3个孩子相继出现了食物中毒现象,家长见状赶紧将孩子们送到镇卫生院抢救,但是不幸的是,最早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女童在2小时后离开了人世,剩下的孩子最长坚持了6个小时,也都相继中毒离世,在医院的检测报告中,从孩子的呕吐物和食用剩下的蟾蜍汤内均检测出了蟾蜍毒素。
看到这里,很多人心中肯定有非常大的疑惑,为什么蟾蜍毒性这么强?
蟾蜍在我国分布非常的广泛,主要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而中华大蟾蜍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因为分布广泛,蟾蜍的叫法非常多,比如癞蛤蟆、癞疙宝、蠄蚷,蟾蜍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很强,各种田间地头、小区绿化带都有它们的身影,特别是淅沥沥的雨夜,蟾蜍浑厚低沉的叫声绝对是失眠者的“噩梦”。
蟾蜍的外边可以说是“尽量长成不好吃的样子”,满背大大小小的疙瘩,专业一点叫做皮脂腺,加上蟾蜍耳后腺,这些腺体可以分泌一种白色的毒液,这就是中药中制作蟾酥的原料,说起来蟾蜍这样的“丑家伙”,别看它天天在眼前大摇大摆地晃悠,一副不怕人的淡定样子,它们可是专门捕食害虫的田园卫士,同时也是稀缺药材蟾酥和蟾衣的原料。
不过正是由于蟾蜍身上本身带有毒性,在民间蟾蜍成为了许多包治疑难杂症偏方的“主角”,关于蟾蜍药效的各种说法都有,加上本身蟾蜍的味道意外的和外貌不挂钩,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愿意、敢于去尝试一下。
蟾蜍身上的主要的毒性来自于蟾蜍毒素,这种毒素主要成分为蟾蜍二稀醇化合物,可作用于消化系统,但是它们真正致命的是含有乙型强心苷元结构,可以兴奋迷走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肌。蟾蜍毒素进入人体后可潜伏0.5-1小时,严重中毒者在数小时内就可毙命,而且蟾蜍毒素的耐热温度非常高,为205℃,一般的烹饪手段很难将其完全分解,这也是目前市面上已经严禁售卖蟾蜍的原因。
如果按照传统的毒性衡量标准LD50来看,蟾蜍毒素的数据并不好,LD50指毒物的半数致死量,蟾蜍毒素LD50皮下注射为96.6mg/kg,静脉注射41mg/kg,腹腔注射36mg/kg,可见一般有点毒性的蛇都比蟾蜍毒性大,这也是很多人觉得蟾蜍微毒的原因。不过蟾蜍毒素作用于人体的效果可比作用于小白鼠要厉害得多,食用蟾蜍中毒的报道一直都有,2018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发生一起捕食蟾蜍食用导致4人中毒1人死亡的案例。
说到这里,很多人觉得这些人是因为食用蟾蜍的时候没有处理干净,众所周知蟾蜍毒素主要集中在头部、皮肤和内脏中,其实这些中毒的人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蟾蜍毒素同样存在于肌肉组织中,以前饭馆里处理蟾蜍的手段肯定是有一些的,但是其难以捉摸的毒性也让很多饭馆不敢赚这碗饭钱,或许曾经有过特殊的处理手段,但是随着禁食禁售蟾蜍之后,这些技巧大多没落了。
所以,不要为了品尝一时之鲜或者听信什么民间偏方冒险食用蟾蜍,在自然界中蟾蜍一直有天敌,比如虎斑颈槽蛇就是捕捉蟾蜍的好手,这种蛇甚至可以做到储存蟾蜍毒素为己用,它们已经进化出抵抗蟾蜍毒素的结构,但是很遗憾,我们人类并没有这种特殊结构,还是对蟾蜍抱有敬畏之心吧。
最后,必须强调一点,野生蟾蜍可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别看满地都是,随便捕捉也是违法的。
#辟谣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