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解放时玉堂镇朝贡山中下巴、景云寺3354某僧人的故事。
(内容摘要:陶渊市全称关县,刚解放时,1950年2月11日,农历腊月25日,发生了国民党特务策动的“25”叛乱。
叛乱不到一月即被我解放军、民兵和人民群众平息,抓捕叛乱的骨干成员则费了些时候。其中袁匪旭东,一年另两个月后,1951年4月才被击毙。本文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51年2月的某天;地点在袁匪的老家赵公山庆云寺,为抓捕袁匪的插曲之一。这场战斗中,我方重伤解放军侦察班长1人,而袁匪侥幸脱逃。两个月后于这年4月,袁匪被击毙在不远处的,同为赵公山的大坪石门坎岩。
现在赵公山半山腰的庆云寺,已经由青城道家恢复为青松庙。前去旅游、进香、食宿的人还不少。这篇文章或许能够,为前往的人们;增加些怀念之情,多一份旅游见闻。)
远观都江堰市赵公山,山上光秃处,为“5.12”地震遗留痕迹。山下新建房屋, 为灾后重建家园部分。
庆云寺在都江堰市玉堂镇境内,赵公山的半山腰现在叫青松庙。是赵公山中间凸出来的一块台地,面积有十几亩大小。早些年有几个来自青城山的道人,经政府批准在那里恢复庙宇。2002年笔者来的时候,见到他们新修了十多间木料瓦屋房舍;供奉道家的财神菩萨,有游人来此朝觐、食宿、进香等。所以这块过去叫庆云寺的地方,现在便成了道家的青松庙。时间已经到2019年,青松庙具备一定的规模。
来这里的游人们还会看到,台地上还种些时令蔬菜葱茏一片,一口水井供人们饮用或灌溉。庙背后有一条山洪冲刷的山沟,可作小道通往赵公山顶。山沟路很陡但不难走,因为攀附物多,人们手脚并用上下都可以抓扯。台地的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坡,高约10多米;长着几尺高的青松树和灌木丛,茂密得看不见山石地面。
1951年元月庆云寺(现青松庙)这里,上演了一场十分惊险的枪战。一方是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温江军分区侦察班的七、八个军人。一方是灌县“二五”叛乱的匪首之一,国民政府时候公布的川西十大名匪之一的袁旭东。因事出偶然袁匪侥幸逃脱,我方重伤一人,后牺牲在进灌县城救治的担架上(奎光塔下)。但此后没多久1951年4月,袁匪终于被我军战士、当地民兵、和袁匪部下投诚人员。合力击毙在离庆云寺,仅几里之遥的大坪石门坎下。
现在的赵公山赵公庙图片
庆云寺之战大致过程是:1950年初“二五”叛乱后,袁旭东匪部经我军多次打击,仅余袁匪自己孤身一人隐藏在赵公山上。土地改革兴起玉堂人民发动起来,民兵组织建立袁匪活动范围,被压制到赵公山无人区。袁生计断绝朝不保夕,其亲戚也拒绝提供食宿。据当地人讲一天晚上,袁匪潜入其叔伯奶奶的屋后,连声轻叫“奶奶……”意思是要点吃喝。
其叔伯奶奶闻声勃然大怒痛骂说:“喊你妈卖X!袁家人都被你喊死完了,你还在喊!”袁匪见状也只好惺惺离去。袁为匪30多年杀害无辜,伤天害理残暴生灵。但其部下特别是袁姓亲属,也先后被各种地方力量击毙数十人。故其叔伯奶奶有“袁家人被你喊死完了”之说。
庆云寺远离尘世,寺中仅毛和尚单身一人。袁匪遂于1951年元月潜入寺中,用手枪威逼毛和尚提供食宿。毛和尚一方面受我军,清匪反霸声威,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感召;一方面也不堪忍受,袁匪要吃要喝,长期的经济负担。乘赶玉堂场购买油盐之机,向我玉堂乡政府密报,袁匪暗藏庆云寺的消息。得此情报经乡、区、县武装部和军分区磋商。由温江军分区侦察班,某天晚上潜藏在庆云寺附近,伺机击毙或活捉袁匪。
毛和尚回到寺庙后,按和我军约定先把袁匪钓出寺院。这天早上他对袁匪讲,你吃我这么多天了……。还是得帮我挖点地、种点菜,二天大家都有吃的。事在情理之中袁匪也只好答应,二人各自扛一把锄头,在离寺院较远的一块地里干起活来。我侦察班全体乘机潜入寺院中,在篱笆门的厨房隐藏起来。到了中午时分,袁、毛二人又各自拣一捆干树枝;用锄头把子扛着,拿回来作烧饭之柴。
因袁匪十分狡诈,走路忽前忽后、忽左忽右没有定准。毛和尚事前向解放军讲明,以锄头搭耳为信号。毛和尚手握锄头把子,锄头搭耳的方向,即为袁匪的所在位置。这天袁匪因挖了整上午地,又扛了柴捆自己也有些松懈,乖乖走在毛和尚的身后。毛和尚把柴捆插在锄杆扛在肩上,锄头搭耳朝后,向侦察班战士指明袁匪所在。因地形和院落的限制,我侦察班几个人,都隐蔽在庆云寺的厨房内。班长在最前面隔着一道篱笆门,旦见袁匪身近举手就是一枪。
现在的赵公山青松庙图片
就是这一枪只听板机声,不见子弹飞、没有闪火光、也不闻枪声响。若干年后据当事人讲,德国造的双槽子驳壳枪(可以分别上长短两个弹夹),清一色的红屁鼓好子弹,居然没有打响!若是打响目标近在咫尺,加上我军侦察班长的枪法袁匪绝难逃生。
久经战阵的袁匪,隔着一道篱笆门,当然听得见枪械的碰撞声。他扔掉锄头和柴捆,连爬带滚向寺院外窜去。同时抽出自己的意大利手枪,快机击发向身后扇面扫射。当班长在前面拨开篱笆门,和众战士冲出来之际;一阵弹雨已经迎面袭来,领头的班长中弹倒地。袁匪乘机滑下十几米开外的山崖,隐身灌木丛中逃命去了。追到崖边的战士们向林木晃动处,一阵猛射可惜未打中袁匪。
(2002年笔者曾登赵公山,来庆云寺即青松庙,仔细查看袁滑下的地方。此处山崖为滑坡状的土石层,高约10来米,坡下即茂密的青松树灌木林。如果滑坡而下,真的能够借树林灌木藏身脱逃。应该是袁匪事前即看好的,当战斗发生时抓住机会,朝崖边逃跑再滑落下去。)
悲恸的战士们抬着重伤的班长,集体离开庆云寺时。在毛和尚的要求下留木柄手榴弹4枚,德国造手枪一支,一长一短两个弹夹共30发子弹。此后几个月毛和尚凭此武器威镇庆云寺,袁匪到死为止再也不敢靠拢一步。庆云寺一战虽然未能擒住袁匪,但是极大地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为大坪石门坎最终击毙袁匪创造了条件。
当年笔者走访当地人众时,有的老者还讲毛和尚会打枪也很准。那个时候他为了生计,上玉堂场镇街卖木炭时。身上负木炭背兜、怀中统手枪、胸前藏着手榴弹,很是不一般的威风。不知毛和尚曾经是哪方豪杰?为了什么遁入空门?隐居在赵公山庆云寺?
毛和尚逝世于1966年,死时衣着整齐躺在自己床上,但头上身上都有些擦伤。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兴起,阶级斗争观念都很强。有人向县公安局报了案,县局还派人勘察破案达半月之久。笔者听参与的公安人员讲,后来是依据浸泡在黄桶中的绵葛藤(加工制作藤椅的原材料),和他割藤子的山崖畔,有人摔倒的痕迹和血迹推断结论为自伤。
应该是毛和尚是自己在山上,割藤子时不慎摔伤;勉强挣扎回家后,又先把藤子浸泡好。换了衣服上床休息时,因伤痛引发其它病症仙逝,与阶级斗争毫无关联。
(2002年笔者上赵公山这次,仍然见到有山民割绵葛藤,说是卖给制作藤椅的用户。现在塑料工业制品已经相当发达,塑料制作的仿藤条完全能够以假乱真。公共场所已经少有真正藤条,制作的藤椅类物件了。可能先富起来的人家或单位,仍然在使用原生态的,藤条制作藤椅等物品。)
善哉、善哉!道不问名,僧不问姓。但本文通篇统称毛和尚,只因为当地人是这样称呼的。时过境迁几十年,笔者无法打听到大师的法号,也就只能这样了。
这里的题外话:笔者在“今日头条”、“文庙山居”栏目,《1951年4月,我解放军、民兵、土匪投诚人员,合力击毙巨匪袁旭东》一文中,有“吕少坤一边说话一边把驳壳枪的撞针,往里面紧了半圈,以保证不瞎火打得响。”的文字叙述。这也是当年经历人,亲口告诉的。笔者在类似的书籍中,也看到有人开枪前,紧手枪撞针的文字。
笔者妄议,吕少坤打袁旭东的时候,已经30多岁为老土匪了。故能在开枪前,“把驳壳枪的撞针,往里面紧了半圈”。我侦察班长,也是老战士了;但毕竟年轻一些,这时才20多岁。他开枪前没有“把驳壳枪的撞针,往里面紧了半圈”的动作,在生死攸关的战斗中,这么一小点不足,竟然要了班长的命。同样有书籍载,曾经活捉“座山雕”的,我军侦察英雄杨子荣。也是在“林海雪原”,近距离枪击土匪的时候。同样因驳壳没有及时打响!而壮烈牺牲的。
年轻时候笔者曾经有机会,仔细拆卸、装成,类似的德国造驳壳枪。枪的撞针是靠小弹簧和螺纹,与枪身联结在一起的。如果驳壳枪带在身上,长时间没有使用?因为人体运动,枪的撞针真的会;顺螺纹往外自然退缩,这时候会影响枪射击。如果庆云寺之战,我侦察班长;还有“林海雪原”之战,我侦察英雄;都能够也像吕少坤那样,有紧撞针的动作?那么他们在战斗中,就不会倒下……。
须要向阅读人说明,现在的国产各类手枪,已经不必开枪前再紧撞针了。(文庙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