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诺瓦
今年8月是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250周年诞辰。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集大成者,也代表了德国古典哲学达到的顶峰。他一生著述颇丰,《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在他看来,哲学就像智慧女神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不在旭日东升时翱翔,而在薄暮降临后悄然起飞。有人说,其实黑格尔就是那只猫头鹰。而恩格斯则如是评价:黑格尔是第一个正确地叙述了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
少时被老师评“哲学才能有限”
1770年8月,一个寻常的日子,德国斯图加特市税务局书记官格奥尔格·路德维希·黑格尔喜添贵子。这个给文官家庭带来喜悦的新生儿,就是数十年后,成为德国著名思想家的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黑格尔小时候体弱多病,几次在鬼门关徘徊,最终活了下来。黑格尔13岁时,斯图加特一带同时流行严重的胆汁性痢疾和胆汁性热病,他们全家都受到感染,黑格尔的母亲因此去世了。黑格尔也病得特别厉害,已经有了扁桃体腺肿症状,人们都怀疑他是否能活下去。而在此之前,他还得过天花,导致眼睛盲了几天。不久病虽好了,耳后又生一恶疖,为此又施行了一次痛苦的手术。
年幼时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对黑格尔的身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死亡问题伴随了他一生,在他的哲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大概因为他总是闷闷不乐,父亲把他送进拉丁文学校,而后又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图宾根神学院是培养未来教师和牧师的一座古老学府,有强烈的修道院色彩,不但要求学生们一律穿黑色袍服,而且要求学生每天早起就自修,连散步都有规定的时间和专门的规则约束。图宾根神学院也有体育活动——击剑和骑马,这是当时进入上流社会所必须具有的技能。但黑格尔不太参加这些活动,对神学也毫无感觉,却对人世变迁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一些同学对黑格尔埋头苦读颇有看法,就私下里画了漫画嘲笑他,画中的黑格尔是一个驼背拄着拐杖的小老头。于是,黑格尔“小老头”的外号就叫开了。大学毕业时,老师们给黑格尔的评语是“对神学朝三暮四,对哲学全力以赴;擅长神学和语言,哲学才能却有限。”若干年后,如果他的老师们还在世,不知道他们会做何感想。
糊涂的哲学家与雄辩家
1793年10月,黑格尔从图宾根神学院毕业。但黑格尔志不在做神学家,他选择以教书为生。1799年1月14日夜,父亲安然去世,这让黑格尔非常悲痛,但他同时分得了父亲的遗产。
不用为稻粱谋后,黑格尔到一所大学里当老师。在这个时期,黑格尔在学术上已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他写了一些书稿,未来的哲学体系已在酝酿之中。他的好友、哲学家谢林邀请他:到耶拿来吧,这是一个有好书好啤酒的地方。
耶拿是普鲁士的大学城,是许多先进的德国青年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在这里他们教授哲学、历史和希腊文。这里也是文艺复兴的中心,自由思想在其间热情荡漾。
黑格尔于1801年1月来到耶拿,应聘担任了大学讲师。他在这座大学城里一待就待了6年,直到拿破仑率领他的军队到来。平静的生活被打破,黑格尔决定离开。起程前,他给谢林写了一封信“我不能满足于从人类低级需要的科学教育开始,我必须攀登科学的高峰。我必须把青年时代的理想转变为反思的形式,也就是化为一个体系。现在我问自己,我在什么时候才能着手这一工作,将怎样求得对人类生活的干预。”这一年,黑格尔已经30岁了。
离开耶拿后,黑格尔来到巴伐利亚。不久,他接任了纽伦堡中学校长一职,生活算是安定下来了。他开始潜心他的哲学研究中。他几乎整天都在思考,因为一个问题,他能在原地待上一天一夜,即使刮风下雨也浑然不觉,一次散步回家后,才突然发现一只脚上的鞋子不见了。
在纽伦堡的8年,是黑格尔一生最辉煌的时期。他写成并出版了《大逻辑》。这是一本在欧洲哲学史上可以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相提并论的巨著。他还讲授了包括逻辑学和古希语在内的多种课程。他的讲授能力大大提高,成了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的糊涂事也一时成为学生们的美谈。
在此期间,黑格尔还当过《班堡时报》的编辑。他精心改版,给老朋友们写信,请求赐稿,报道版面也不断扩大,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战争方面的稿子都欢迎。
但当黑格尔正干得起劲时,麻烦事接踵而至。一天,《班堡时报》上刊出一条巴伐利亚军队进驻纽伦堡等地的消息,黑格尔被传上法庭。此时的黑格尔,已经炼成了一个雄辩家。在法庭上,他滔滔不绝,法庭最终无法定他的罪,官司不了了之。但没过多久,黑格尔又遇到了另一桩官司。这回是指控他“公开了国王的私下秘密”,有损于国王陛下的“形象”。法庭知道黑格尔善辩,因此将他的申诉束之高阁,来个“久拖不决”。黑格尔无法确知官司何时解决,又逢纽伦堡专科学校要聘请他当校长,他只好辞去报纸编辑的职务。
1816年8月,黑格尔收到海德堡大学的聘书,紧接着又收到埃尔兰根大学、柏林大学的聘书。他先在海德堡任教一段时间,最后来到了柏林大学。
在柏林大学期间,他已经名扬四海。他对死亡哲学的看法也更加精辟。他在《精神现象学》中把精神最内在的本质表述为“我=我”,意思是说精神是自身返回到自身的运动,实现返回这个过程,靠的是自己内蕴的否定力量。在精神所拥有的否定力量中,死亡是最能生动地表达“否定”和“虚无”内涵的。在黑格尔看来,精神生活是充满否定的生活,也就是充满死亡的生活。他说:“精神的生活不是害怕死亡而幸免于蹂躏的生活,而是敢于承担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存的生活。”
1831年11月14日,在这个日子之前,黑格尔的威名显赫达到了顶峰,也正是这一年,黑格尔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因感染霍乱病逝于柏林。他的学生遵照他生前的遗嘱,将他安葬在柏林市中心的墓地,他的近旁安息着费希特和布莱希特。
黑格尔与他的朋友们
在文学的领域内,黑格尔处在歌德和席勒的伟大创作时代。德国的文学和哲学是互为补充的。它们是同一时代精神不同方式的体现。当时德国的文学家借助于形象思维的语言所描绘的情景和理想,哲学家们则用抽象思维的逻辑语言加以系统的论证。
德国古典文学时期,可以说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时期。这是歌德和席勒文学创作的极盛时期,它使德国文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此外,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也达到了高潮。
歌德和席勒的重要的诗歌、小说和戏剧,黑格尔在他的《美学》里都曾给予全面的评价和论述。从他们的文学著作里概括出近代文学的特点。歌德和席勒在文学上所要求的形式与内容、法则与自由、理性与情欲的统一,也正是黑格尔在逻辑学和认识论上所要论证的形式与内容、必然与自由、理性与感性的辩证统一。歌德和席勒的古典主义文学和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都是同一德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的不同表现。 ·
黑格尔把席勒尊崇为同乡的前辈和自己的哲学思想的启导者。黑格尔最赞赏席勒两首富于哲学意味的长诗。一为《艺术家》,这诗是艺术家、诗人精神的写照,也是哲学家精神的写照。一为《大钟歌》,这诗写人的一生,由出生后在教堂受洗的钟声到幼年、成年、结婚,由从军、宦游至老死的各个发展阶段,颇似《精神现象学》写精神自身曲折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雏形。席勒《论美感教育书信集》,黑格尔曾两次认真阅读,对他写《精神现象学》一书启发相当大。
黑格尔与歌德的关系尤为密切。他除支持、赞扬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一小说外,歌德早年最初发表的《浮士德片断》,黑格尔不仅在《精神现象学》中把它当作近代资产阶级精神的典型的意识形态之一来描述,而且在逻辑学中也不止一次地引证歌德的《浮士德》中反对抽象思维、机械主义的诗句,以支持他自己的辩证的有机统一的观点。歌德晚年最富于哲理的抒情诗集,叫作《东西方诗文集》,也是黑格尔所特别喜爱的诗篇。1825年4月24日,黑格尔曾写信给歌德说:“我返观我全部思想进展的历程,到处都和您的观点有着密切的联系。……我由心中反对抽象的倾向,因受您的教导而愈趋坚强,并且在您光辉的形象照耀下渐导入正轨”。
1827年10月16日黑格尔从巴黎回来,又一次路经魏玛拜访歌德,畅叙两天,此后,歌德于11月14日写信给一位朋友克涅伯尔说:“由于只接触到黑格尔一些印行的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似乎不很明晰,显得抽象,及同他生动地交谈之后,我才感觉到,在根本思想和意向方面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双方可以互相发展和启发,很好地接近并联合起来”。黑格尔和歌德友谊和思想上关系的密切,由此概见。
一个画家要画德国文艺和学术界著名人物的画像,希望从歌德开始。歌德说,“荣誉应该给予那应该享受荣誉的人。你从黑格尔开始罢”。足见歌德对黑格尔的尊重。(米诺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