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明明每天洗澡就检查!”
广州某三甲医院乳房外科门外,王晶靠墙瘫在地上,泪痕已经布满了她的脸颊。
今天上午,王婷来医院取检查报告,没想到却迎来了一份“乳腺癌判决书”。
“为什么摸不出来?如果能摸出来,我也许早就发现了,不会拖到现在。”王婷强忍住泪水,带着哭腔询问医生。医生叹了口气,甚是惋惜说道,不是所有乳腺癌都有肿块,也不是所有乳腺癌都能摸出来。
然而,靠“摸一摸”自查乳腺癌,而被耽误病情的女性,远远不止王婷一人。
乳腺癌在中国女性中的高发病率和造成的伤害,已被宣传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随之而来的是广为流传的“手摸法”预防乳腺癌,通过摸一摸、按一按,就能发现肿块和结节。很多女性朋友以此为准,每天通过“摸一摸”排查疾病,认为只要没有肿块,就是安全的。
而事实上,乳腺癌,或者说很多种疾病,都没那么简单。
“摸一摸”能排查乳腺癌吗?
重庆市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副主任徐发良表示,自检并不能替代专业检查,多数早期乳腺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很难通过非专业的触摸发现。一些特殊的乳腺癌,如派杰式病,并不会出现肿块。对于小于1公分的肿块,人手指也很难感觉到。
此外,美国癌症协会最新的“癌症早发现指南”中,不再推荐“乳腺自我检查”作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方法。指南还强调,“乳腺自我检查”可能还会给女性带来不必要的焦虑、紧张以及忽略专业检查。
也就是说,女性们不能过度信任“摸一摸”而忽略了专业检查,这会延误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乳腺癌越早发现,疗效越好,早期乳腺癌I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95%,Ⅱ期患者也有70%以上。那么,为了比“摸一摸”更早地发现乳腺癌,有哪些检查值得注意呢?
真正发现早期乳腺癌的筛查方法
对于早期乳腺癌,真正能做到提前发现的方法是医疗检查,根据女性的不同年龄和不同患癌风险,《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19)》有相应的检查项目推荐。
(1)针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
至少符合一下1个条件的女性,即为乳腺癌高危人群:
·自身携带有BRCA1或者BRCA2遗传突变,可通过基因检测了解到;
·曾患乳腺导管、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乳腺癌风险提高;
·曾接受胸部放疗,患乳腺癌风险提高;
·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曾有人患乳腺癌或携带BRCA1或者BRCA2基因突变;
·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曾患有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原发性乳腺癌,或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如遗传性乳腺及卵巢综合征、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利-弗劳梅尼综合征、波伊茨-耶格综合征、林奇综合征等。
建议:对于所有高危人群,均要每年做一次乳腺磁共振检查,必要时补充其他检查。
(2)针对一般风险人群的筛查推荐
一般风险人群指不包含以上高风险情况的人群,依据年龄大小来选择筛查。
年龄<40岁,可以不接受规律性乳腺钼靶X线检查;40~44岁,再充分了解利弊之后,可选择每2年查一次乳腺钼靶X线检查,或者根据自己意愿每年查一次;45~69岁,推荐每2年或1年查一次乳腺钼靶X线检查;年龄>69岁,推荐每2年查一次乳腺钼靶X线检查,直至身体条件不允许或预期寿命小于10年。
那40岁以下的女性需要做检查吗?
美国癌症协会“癌症早发现指南”的旧版本中曾建议:20岁开始,每3年进行1次临床乳腺检查。
但在最新版的指南中,癌症协会去除了这一建议,认为过早进行乳腺癌筛查会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且有更高的假阳性风险(即不是乳腺癌,却被诊断成乳腺癌并进行治疗),因此建议从40岁开始筛查。
总而言之,女性朋友们千万不能把“自行检查”当做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标准,通过医疗检查能更早地发现癌变,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依据指南推荐进行乳腺癌筛查安排,也能做到心里有数。
你平时有自查的习惯吗?
#关爱乳腺从早筛开始#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参考资料:
[1]《专家提醒:防治乳腺癌 自检不能代替专业筛查》光明网.新华社.2018-10-30.
[2]《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19)》.中国抗癌协会协同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9-08-17.
[3]《乳腺癌检查别盲目 40岁以下无需钼钯检查》.39健康网.新华网健康.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