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一到秋天,最近听到很多扬州市民夜幕降临,就开始“唱歌”。
记者调查发现,蛐蛐本名蟋蟀,扬州常见的有4种,因为今年高温时间较长,蛐蛐“开唱”时间推迟了近半个月。【现象】
夜幕下的扬城蛐蛐“开唱”
细心的扬城市民最近发现,晚间走出家门,在小区散步,之前“叽叽喳喳”的蝉鸣声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草丛中阵阵“蛐蛐声”。扬州俗话说,“蛐蛐叫,秋天到”,随着城区蛐蛐叫声逐渐增强,也就意味着,扬州正式进入了秋天。
市民胡先生说,夜间一人在家,室外的蛐蛐叫声,令他回忆起了童年时光。蛐蛐声就是大自然的声音,他不觉得吵人,更多的是一种乐趣。“我们小时候除了听蛐蛐鸣叫,还经常几个人在一起斗蛐蛐,谁赢了,这只蛐蛐就归谁。”胡先生说,老扬州都知道,捉到蛐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用剪刀将它的两条腿剪断,目的就是防止它从手中跳走。
【调查】 扬州的蛐蛐分为哪些品种?
中华蟋蟀、油葫芦:
夜间觅食,“捣蛋鬼”爱损害农作物
扬州到底有哪些品种的蛐蛐呢?扬州大学昆虫专家祝树德介绍,蛐蛐只是俗名,其实本名应该叫蟋蟀。扬州常见的蟋蟀有4种,分别是中华蟋蟀、油葫芦、大棺头蟋蟀和中华灶蟋。
记者了解到,中华蟋蟀体长约2厘米,体黑褐色。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发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发音。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砖石缝中活动,为害植物根、茎、叶、种子和果实等,多于夜间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农业害虫。
而油葫芦身体暗黑色,有光泽,两复眼的内上方具有黄条纹,直达头后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泽,后翅较发达,雌性的产卵器长达2厘米。夜间觅食,成虫、若虫均危害大豆、高粱、花生、瓜类、蔬菜等作物。
大棺头蟋蟀、中华灶蟋:
一个热爱“和平”,一个擅长“歌唱”
大棺头蟋蟀,头扁,前端平,向前倾斜,雄性头向两侧明显突出,不会斗。祝教授说,民间有这么一说,就是当你捉来很多蛐蛐时,里面有一只大棺头蛐蛐,这全部的蛐蛐也就全不会斗了。
中华灶蟋,又称“白蟋蟀”,因常见于农村灶内而得名灶蟀。白蟋蟀是直翅目中的一个亚种,有别于田间蟋蟀,其体态较小,性格温和,通体呈乳白色,个头大的如花生米,小的如麦粒。
【追问】 今年为何感觉蛐蛐叫声“小”了?
并非数量少,而是高温使得“开唱”推迟
不少市民反映,相比往年秋季,我市今年蛐蛐的叫声似乎有些小,难道扬州的蛐蛐数量出现了减少?祝教授说,并非扬州的数量变少了,而是今年受到高温时间较长的影响,蛐蛐“开唱”的时间也推迟了大概半月左右。
“现在扬州虽然立秋了,但是气温依然较高,还没有到蛐蛐全面出没的时候。”祝教授告诉记者,蛐蛐一般在夏季的8月开始鸣叫,野外通常在20度时鸣叫得最欢,10月下旬气候转冷时即停止鸣叫。
另外,记者得知,相比往年同期,市民认为蛐蛐变少还有一个因素,这与它生长的环境发生变化有关,蛐蛐喜欢阴暗潮湿的杂草丛,不仅在新城区,在老城区,许多草地面积虽然增加,但大都是经常进行定期修整的草坪。除此,农药的喷洒也让虫子避而远之。“总之,环境是物种生存的第一要件。大块的草丛绿地,却不是虫子的家。”
是否所有蛐蛐都有鸣叫?
非也,雄蟋蟀鸣叫是在求偶或警告
是否所有的蛐蛐都会鸣叫?祝教授说,雌蟋蟀不会鸣叫,只有雄蟋蟀才会鸣叫。此外,蟋蟀的鸣声不同的音调、频率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响亮的长节奏的鸣声,既是警告别的同性禁止进入,又可求偶。当有别的同性进入其领域内,它便威严而急促地鸣叫以示严正警告。“鸣叫声的变化也能说明不同的问题。”祝教授告诉记者,雄蟋蟀遇见雌蟋蟀时,其鸣叫声可变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时则发出带颤的“吱……”声。当两只雄性相遇时,先是竖翅鸣叫一番,以壮声威,然后即头对头,各自张开钳子似的大口互相对咬,也用足踢,常可进退滚打3-5个回合。记者 陈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