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汪峰骑三轮摩托撞树】王朔、崔健、汪峰告诉你,什么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头条心理学@头条健康@头条传闻

王朔的父母都是军人。那个时期以革命事业为主。她母亲是军医,经常把孩子丢在家里几个月。

王朔一岁半前妈都把他当女儿养,留长发,梳小辫。

王朔跟着哥哥,两个小学生自己去大院食堂吃饭,经常处于没人管状态,没感受过妈妈的温暖温柔。王朔阑尾炎手术,他妈妈也是坚守岗位不肯请假,做手术的时候家属一个也没到场。手术完了才赶过来,问王朔能原谅妈妈吗,王朔回答不能原谅。他爸爸还经常动手打他,为他上语文课指出老师的错误打他,打得很厉害。

王朔自称十岁以前不认识我父母,小时候住在幼儿园。有时候是四个礼拜才回一次家。

后来王朔曾说,“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2001年后,王朔父亲和哥哥相继去世了,接连失去两个亲人,王朔几乎崩溃,用他的话说,“ 哭都哭了好几年……哐哐哐连着来,感觉一星期就死一人儿一星期就死一人儿。”他跟父亲关系并不好,可父亲走了,“上面连着的那条根断了”。在父兄相继去世后的一段时间,王朔尝试着和母亲缓和关系。

后来王朔在他的书中说“我把过去自己的东西全部砸碎,这才能绝处逢生。我放眼的是宇宙。”

崔健小时候父亲是个专业的小号演奏者,母亲是朝鲜族舞蹈团的成员。父亲崔雄济去过朝鲜,空军乐队功勋演奏员,母亲张顺化生于朝鲜,中央民族歌舞团成员。父亲有浓厚军人情结。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崔健很小便被全托。孤独,是童年的代名词,全托的孩子,都是完整的错过最关键时期父母的爱的。童年崔健父亲曾说:“我儿子就那德行,宁可挨打,也不愿说一句假话!”

崔健的爸爸偏爱崔健,崔健的妈妈偏爱弟弟。所以崔健与父亲的关系一直比较深。崔健曾经在一首歌曲,《最后的抱怨》里面有一句歌词很有意思:我不知何时被伤害,可这伤害给我感觉。我迎着风向前,我要结束这最后的抱怨。

汪峰五岁开始每天练习小提琴,只能看着别人家的小朋友玩。自曝没有童年,妈妈对自己管教十分严格,就只有练琴。汪峰的父亲采用典型的“严父”教育,汪峰从未拥有过玩具,鼓励教育、爱的表达都无从谈起。但这不影响汪峰对父亲的感情。

上面的三个人是名人,无独有偶,小明曾接待过一位来访者,父母也是整天忙于工作。小时候这位也是全托在幼儿园里面。一学期才能见一次父母。在幼儿园里就如同监狱一般的感受。这位来访者后来人生自己的成就很大。性格,家庭生活都很圆满。因子女问题来找的小明。

还有小明小时候的一个同学,父亲把他吊在树上,用皮带抽。完全是从小被打到大的。

后来这个同学做医药行业是一位富翁。家庭生活美满。为人处事,性格都特别有讲究。这是他成功的要诀之一,人际情商很高。

小明已经从事了15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如果总结一下这些来访者会发现:

如果他们成年之后的生活是失败的。

他们就会认为原生家庭造成他的人生失败。

小明还接待过不少大款来访者,他们来咨询的理由很有意思。往往是因为小三和原配的各种关系处理不好。

这些来访者的早年,那才要用一个凄惨二字来形容。有的是从来没见过父亲。有的是父母早年进监狱。由于现在的生活是成功的,所以当他们回忆起自己早年的原生家庭时,虽然缺失的那么多。但小明问他们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呢?

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小时候什么都没有,所以后来他们才成功了。

这个世界上,如果按照心理学育儿的严格要求去看。你找不到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

就以上面的三个名人的案例来说,如果完全按照心理学的要求来评估,王朔早年在性别形成的关键时期,被父母当女孩养了一岁半。按理说应该严重的影响其性格和性别。后来,整个童年经历又缺少爱。如果用原生家庭决定论来看,那应该注定是一个失败的人生才对呀。但是,难道你真的觉得他心理变态心理异常?我看他比很多人心理健康的多。它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这不就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吗?

再来说说崔健和汪峰。如果按照原生家庭决定论,他们小时候都是缺失了心理成长关键时期的性格培育需要。

可是他们不也成长的比很多人要健康的多吗?

反而那些很多原生家庭比他们要好的人,对父母却有极大的怨恨,自己当前的人生一塌糊涂,性格也很扭曲怪异。这些真的都该原生家庭背锅吗?

人的成长除了原生家庭与父母所产生的互动,孩子在幼儿园小学期间,与老师与同伴的互动,都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心理学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代偿原理。你从这里失去的东西,同样可以从另外的地方获得代偿。

但是最关键的是在于,如果你把注意力和怨恨持续的放在原生家庭身上,你就不会看到这些补救和代偿的可能与机会。

最终,你终于通过心理学最著名的一个原理~~自我预言自我实现。完美的成就了原生家庭决定论在你身上的影响。

最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最近这几年小明做的很多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父母完全按照完美的育儿理论培养孩子。结果这些孩子,要不然就是游戏成瘾辍学,还有些甚至整个高中都在床上度过,完全不进入社会。还有的对父母怨恨极大。

心理学临床精神分析家拉康有过一句著名的话,“缺失缺失才是心理疾病、精神病的源泉。”知道什么叫缺失缺失吗?就是原生家庭太完美了,没有缺失,于是就病了。而这种病就是今天大多数青少年心理咨询来访者最核心的一个问题,生活失去了驱动力。

记住在你未成年之前,成长的确是你父母的责任,但在你成年之后,成长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

最后小明想用崔健的那首歌,最后的抱怨作为结语。

《最后的抱怨》

我要用希望代替仇恨和伤害

那我只能迎着风向前

我要结束这最后的抱怨

那我只能迎着风向前

~~小明讲性格心理学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