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美国电影的朋友可能对这样的台词不陌生。嫌疑人身高5英尺4英寸,案发地点离公路约200码,当时气温高达华氏100度,嫌疑人目前正以80英里的速度疾驰。你怎么听的?这个令人费解的度量单位到底该怎么换算?
的长度是尺寸,一杯啤酒是用品,重量是磅。
这些我们常见但很少会用到的度量单位,都是英制单位。英制单位最大的特点是有着神奇的换算进制,比如一英里等于8浪,1浪等于10链,1链等于11英寻,1英寻等于2码,1码等于3英尺,1英尺等于36英寸,那么问题来了,一英里等于多少英寸?如果1磅等于16盎司,等于7000格令,换算成公制单位大概是453.59克,貌似比长度单位看起来顺眼。但盎司分为三种:液体盎司用来计算液体的容量,常衡盎司用来计算物体的重量,金衡盎司用来计算贵金属的重量。而12金衡盎司却等于1磅,很多外国人数学不好,看来情有可原。
得利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中国在秦朝的时候就有了度量标准。但英国直到中世纪,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度量标准。比如说1英寸最早的定义是“拇指的宽度”。后来爱德华二世觉得这玩意儿太不严肃,就改为“一穗大麦上最大的三粒麦子相接的长度”。
还别说,1英尺就是一只脚的长度,1码是亨利一世伸直手臂后鼻尖到指尖的长度。
那么弱弱地问一句:1英寸、1英尺、1码之间有啥联系?
并没有!这三者的定义都是独立的,完全没联系,只是后来图省事,才把它们强行安排成了1码等于3英尺,等于36英寸,具体数值就一言难尽了。
在19世纪前,1英尺可以是25厘米到33.5厘米之间任何一个长度。所以牛顿有多不容易,你们该懂了吧?
改变这种局面的是法国人,他们提出了“以穿过巴黎的子午线的4000万分之一为一米”,这显然比英国用人体当尺子要科学很多。
虽然大英帝国曾经殖民全世界,强行让无数国家和地区使用英制单位,但至今坚持使用英制单位的国家已经非常稀少,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美国了。
瞧这哥儿们多委屈,也确实难为他了,因为英制单位的计算太麻烦,他们生活中也没少犯晕。
一个英尺是12个英寸,每个英尺差不多是30.5厘米。所以一个英寸大概是2.5厘米。
在美国超市,肉和菜都是按磅买,小一些的零食或者调料,是按盎司买。
1磅(pound or lb)=0.45公斤=0.909斤=453.59(克)g=16盎司(oz)
1 盎司 (oz) = 28.35 克
1磅(pound or lb)= 16 盎司
还有我们常喝的牛奶,混乱程度绝对能把人搞疯。
不要以为这就完了,还有呢!
除了美国,加拿大也是相当糟心。明明法律规定正式场合要用公制单位,明明学校教的也是公制单位,但因为挨着美国,生活中就会用英制单位。而发明研制单位的英国,为了顺利的加入地球大家庭,从1995年起也逐渐放弃使用英制单位。到2000年,除极少数单位外,已全面改用公制。
美国人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努力去尝试公制单位。据说在美国建国初期,杰斐逊就曾写信给法国引用公制单位,法国派遣使者携带了一个标准千克的样品前往美国,结果半道上船被风暴吹到加勒比海,被海盗击沉了,于是美国错过了改用公制单位的最好时机。
比起美国,中国的度量单位就简单明了多了。当然,也有很多朋友喜欢搞“创新”,会说些比较另类的度量单位。比如说下面这位兄弟。
老板咱们严谨一点,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库哧是个什么计量单位?
在中国古代,“寻、常”是最早的度量单位。最早的度量方法呢,是伸开双臂,两臂之间的距离叫一寻,一寻是八尺。
同样的度量单位,还有仞,一仞也是八尺。古文里头经常形容山高,就是用的山高万仞。
《射雕英雄传》里的双胞胎兄弟裘千仞和裘千丈,知道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十尺为一丈,一仞是八尺,还不够一丈。所以,裘千仞是弟弟,裘千丈是哥哥,还有他们的妹妹叫裘千尺,安排的清清楚楚。显然,金庸老爷子不光文字厉害,数学肯定也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