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请快点帮忙。我儿子不知道是什么皮炎,擦了一天药膏没有好转!”嘉兴海宁的金女士(化名)最近匆忙带着孩子去了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马桥中医妇产科医院)皮肤科专家诊所。
据金女士讲述,前一天晚上,孩子跟着奶奶去拿快递,路过小区小公园,回家时并没有异样。晚上睡觉时她发现孩子左耳前有一块长条状的红印,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后来红印变成了水泡、脓包。
接诊的皮肤科凌丰副主任医师仔细一看,孩子左耳附近像是被灼伤了,皮肤溃烂破损、结痂,脓包也很明显。手上、颈部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红斑。“这是典型的隐翅虫皮炎!”
凌医生告诉金女士,毒隐翅虫一般不咬人,但是它身体内的体液呈强酸性。可能停在孩子脸上,孩子觉得痒,抓挠时把虫子弄死了,虫体破裂后体液留在皮肤上,引起了急性皮肤炎症。
说着还拿出手机找出毒隐翅虫的图片给孩子看,让他认识这种虫子,以防以后误抓再次引起皮炎。
凌医生说,每到夏季,医院就会陆陆续续接诊到因患有隐翅虫皮炎来医院就诊的病人。今年以来,凌医生就接诊到了十多位。
有一位30多岁的陆女士(化名),后颈部被隐翅虫袭击,出现了很大一块红斑,起初她以为自己是过敏了,于是她赶忙到医院就诊,凌医生一看,原来是患上了隐翅虫皮炎。
凌医生说,不仅是皮肤娇嫩的小孩子容易患上隐翅虫皮炎,大人只要接触到隐翅虫的体液,也会感觉到剧烈灼痛,造成皮肤的起泡及溃烂。大部分人经过治疗,2周内红斑就能消失,但还有一些损伤比较严重的患者,就容易留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往往需要3到6个月才能消失。
快报曾做过隐翅虫的相关报道。2010年,赵先生来电:现在杭州有一种黑色的小虫子,被咬了之后肿得好几天退不了。而且咬了以后伤口旁边的皮肤好像有条辐射线一样的。不知道这些虫子是哪来的。
以下是当时的报道——
来电的赵先生在文三路一家酒店工作。在酒店门口,经常被一种小虫子咬伤。最近,他到玉泉植物园附近一所旅游培训学校培训,又遇上了这种小虫子——昨天被咬了,今天又被咬了,火都火死了。
虫子很小,不到一厘米,黑黑的,长得很像蚂蚁,头小屁股大,头上有两条须。
隐翅虫是甲虫的一种,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属。又被称为“青腰虫”,长得有点像蚂蚁,体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鞘翅很短,腹部全裸,乍看像没有翅膀,故名“隐翅虫”。
这种虫子能飞能爬,都是被咬了才知道。被它咬伤很厉害的!马上会肿起来!有时皮肤外面还长出水泡,如果弄破了,就流出黄黄的水,还会留疤呢!
入夏高发隐翅虫皮炎
“别慌,这种小虫叫隐翅虫”,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的陶承军主任说,入夏以来,他们科室平均每天都有十余例隐翅虫皮炎患者。
陶主任强调,隐翅虫其实是不咬人的,只是因为它爬到人的皮肤上,常常被大家不自觉地打死或压死,这时,会造成毒液大量溅出,酸性值很大,对人的皮肤具有很大的腐蚀性。所以,遇到这种虫子,别打死它,只要用嘴吹走即可。
隐翅虫毒液的pH值为1—2。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的学报发表过陈士新医生的论文《隐翅虫皮炎590例临床分析》,其中提到:
隐翅虫皮炎是由隐翅虫引起的急性水肿性皮肤病,在南方夏季炎热地区发病率很高,占皮肤科疾病的9.3%。隐翅虫体内含pH值1—2的酸性液体,在有杂草、潮湿的地方生存,天气越热,活动越频繁。
pH值为1—2,是个什么概念?这已经属于强酸的范围了,和普通浓度盐酸的PH值差不多(1摩尔/升盐酸的pH值是1)。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洁厕剂,pH值就是2左右。
隐翅虫皮炎的发生,同灯光、防蚊设施有关。日光灯多高于白炽灯,无纱门纱窗多高于有纱门纱窗。患者皮损的轻重,与皮肤组织差异、抵抗力强弱有关。
花露水没用 驱蚊剂有效
浙大昆虫学院的莫建初教授说,隐翅虫在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很多。我国南方多见,重庆和川东一直是高发区。
在杭州一带,夏秋季节,隐翅虫是比较多的,雨后闷热天气更多。它们喜欢在潮湿、低洼的地方,以及水和草多的地方出没。杭州城市环境不错,而越是花花草草多的地方,隐翅虫就越多。
《东京昆虫物语》第93页
隐翅虫爬过人体时,会留下少量毒液在人身上,导致皮肤出现点状、片状或条索状红斑。这也就是赵先生所说的“好像有条辐射线”,但是不会太严重。只是当人们把它拍死、捻烂了,很多毒液沾上皮肤,才会引起急性皮肤炎症。
预防隐翅虫最有效的办法是,关好房间的纱门纱窗,防止它进入室内。普通的花露水对隐翅虫是无效的,但是驱蚊剂对它起作用。
综合大潮网(dachaohn)、快报早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