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大冒险》改编自日本探险队1957年的实际经验,1983年改编的日本电影《南极物语》上映时创下了59亿日元的超高票房记录,2006上映的《南极大冒险》也决定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
众所周知,孩子和动物是电影拍摄最困难的演员,而影片的主角除了几位科学家外,当之无愧的主角就是八只雪橇犬,它们并不全是西伯利亚雪橇犬,还有两条阿拉斯加雪橇犬,名字叫巴克和影子,而剩余的六只也都有名字,领头犬是一位姑娘,名叫“玛雅”,还有年满十岁,马上要退役的“老杰克”,年轻有为,潜力巨大正在受训的“麦克斯”,双胞胎兄弟“杜鲁门”和“杜伊”以及一身白色的“小不点”。
影片并不像纪录片那样“原汁原味”地还原南极发生的故事,而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演绎,随着科学家麦克莱伦博士的到来,一次狗拉雪橇的冒险之旅就此展开,而之前杰瑞和雪橇的感情之深,通过两个场景进行了揭示,第一个场景是杰瑞呼唤它们吃早饭,因为麦克斯还在成长期,所以它成为了排头兵,通过让它捡球获得食物的奖励方式来激发其它犬的食欲,这一招很管用,如此看出,杰瑞对他们方法得当,并且他们也有惰性,在迎接一天工作的时候也会有“起床气”。
第二个场景就是麦克莱伦博士来到后和凯蒂一起玩牌,杰瑞问老杰克,“这牌跟吗?”,玛雅动了动爪子,杰瑞回复,“它说不跟”,玛雅与杰瑞的互动似乎是一对很久便相识的朋友,这里面有诙谐的成分,却也看出杰瑞的生活已经和雪橇犬们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他把它们当成了真正的朋友。
反观麦克莱伦博士,他此行的目的是要找到水星的陨石,因为这是科学考察界的重要发现,能够为他带来巨大的荣誉,为此他隐瞒了本次行程,并且带来了很多沉重的设备,即使在收到气象警告的情况下,他也恳求杰瑞再多给些时间,因为“要为自己的追去也拼搏”,这点打动了杰瑞,并且最终真的找到了这颗陨石,他的成功基于两点:杰瑞的正确引导以及雪橇犬的默默付出。
影片通过麦克莱伦和杰瑞的对比告诉我们一个概念:“单向度的人”。这个概念最早由德裔美籍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最早提出,所谓的“单向度的人”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失去批判性、创造性被“奴化”的一类人,这些人只知道物质享受而失去了精神追求,麦克莱伦博士就是在自己的金字塔中构建起了一个理想乌托邦社会。
换言之,他只关心自己以及他的家庭,即使是雪橇犬们两次挽救过他的性命:第一次是遇到寒冰裂缝,眼看着他要坠入无尽深渊,是雪橇犬的齐心协力让他化险为夷,第二次是他落到冰水中,玛雅作为领头犬将绳子带到了他的身边,将他拖出了冰窟。
这虽然是雪橇犬的职责,但在本职工作中雪橇犬也会犹豫和害怕,玛雅就曾迟疑的畏缩不前,在杰瑞的鼓励下,它坚信如果落水杰瑞也可以把它救出,因此给了它前进的勇气。作为忠诚的伙伴,杰瑞和雪橇犬之间的深厚感情再次凸显,而杰瑞显然并不是单向度的人,而是与麦克莱伦截然不同有感情有温度的人。
当杰瑞因为手指三级冻伤损伤神经不得不离开时,他向雪橇犬告别“帮我照顾好他们,我会回来的”,这声承诺其实在影片开头就出现过,这是人与动物间的信任,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让他们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基地指挥官是第二个单向度的人,虽然他口口声声的说着“我要负责200多人,十个冬季纵队”,对于8只雪橇犬嗤之以鼻,在他的眼中,那不过是几条卑微的生命,而在杰瑞口中,却是“我的队友还在那儿,我要回去”,显然在指挥官眼中,人与狗的生命根本不具有可比性,这其实同样是发达工业社会带来的思维惯性。
当杰瑞一次次地劝说别人遭到反驳时,他为自己找到一个借口“有时候要降低期望值”,可是他能降吗?显然没有,女友凯蒂给他电话他不接,他麻木地教孩子划船,等待着能去南极的机会。最后的决定依然是“就算他们死了,我也要回去看看”,在杰瑞的心中,它们从来就不是动物,而是伙伴。杰瑞的存在正是为了印证麦克莱伦的自私。
在荣誉面前,麦克莱伦在发言台上感谢学校的不断栽培,感谢了家人的隐忍付出,感谢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无私帮助,却唯独没有感谢曾经数次救过他性命的雪橇犬,这说明了他的好大喜功和装腔作势,但是对于这样的单向度人,还是用略带安慰的方式对他进行了拯救:年度经费没有花完以及杰瑞送给他的雪橇犬图片。
自我救赎必须来源于单向度人的内心,外界因素只是那根导火索,麦克莱伦博士告诫过杰瑞“要为自己的追求去拼搏”,杰瑞无条件地信任了麦克莱伦,而这次其实换成了杰瑞的追求,他的内心惶恐不安,怀揣着对于生命的敬畏以及25年最强烈暴风雪的焦虑。
影片展现的细节非常耐人寻味,当他们经过飞机、破冰船、汽车等交通工具抵达基地时,杰瑞在挠着头,他极不情愿地走向那一根根连着雪橇犬的锁链。轻轻一拽,锁链没有拖动,于是他用手轻轻拨动着那片雪地,直到露出了一只耳朵,他说“这是老杰克”,他极度失望,害怕每一条锁链后面都连接着这样一条生命,幸好雪橇犬们顽强不屈的协作精神让他们挣脱了“特意栓紧的锁链”。
老杰克老了,他放弃了抵抗,他不像麦克斯对未来充满着期望,可以因为一块旗帜而轻易地挣脱锁链,他选择了一种体面的死法,即使玛雅依依不舍,却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决定。
影片给出了15天,30天,50天,133天,152天这几个雪橇犬独立生存的时间节点,每过一天都意味着危险的加剧,并以年轻的麦克斯视角来探讨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最开始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游走,可是吃饭问题必须要解决,在冰天雪地的南极竟然迎来了一群鸟儿,于是玛雅采用了两面夹击的捕食方式,要知道狗并不是群居动物,他们如此精妙的配合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还有就是长时间磨合形成的心有灵犀。
对于麦克斯而言,他无法捕捉食物就代表着必须饿肚子,我们看到麦克斯的亦步亦趋,他也想要食物,这时小不点并没有排斥他,而是和他进行了食物分享,这对于无食可吃的麦克斯来说无疑代表着同伴广阔的胸怀,小不点没有因为麦克斯的年幼而欺压他,反而用爱将他包围。
影片用美丽的极光来展现大自然的可敬,在南极这是唯一出现的彩色幻境,可是杜伊却因追逐极光导致了翻落山崖,这时,因为和兄弟杜鲁门打架留下的疤痕成为了他的标志,而杜鲁门二话不说就偎依在他的身旁,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真挚细腻,不着一字而又含情脉脉。
当他们必须要为食物而再次奔走时,不舍得离开的雪橇犬却又换成了麦克斯,从这几次对麦克斯的刻画我们看出麦克斯的仁义,不同于其他几只雪橇犬的冷静,麦克斯不舍得离开每一位同伴,这也让他的成长更具有价值。
影片的另一处团队协作体现在了对于鲸鱼肉的渴望上,为了让其他雪橇犬可以填饱肚子,麦克斯这次独挑大梁,成功转移了海豹的注意力,可是当追到一半时,海豹突然意识到了这招“调虎离山”计,他果断地选择了返回,这时麦克斯拼命地呼喊,快速地向伙伴们奔来,可是不幸还是发生了,玛雅被海豹咬伤了腿。
看到伙伴受伤之后,麦克斯如同发疯一般向海豹发起了攻击,而其他雪橇犬也奋不顾身地团结在了一起,这时他们体现出了团队“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更感人的是,玛雅在受伤之后竟然放弃进食,把麦克斯叼来的肉又还给了麦克斯,显然,作为领头犬,伤势短期难以痊愈,因此她站在团队的角度考虑,让有勇有谋的麦克斯来带领团队显然存活率会更高一些,以自己的死换来团队的活,这份勇气其实也是团队精神的一种体现。
这时,但单向度的人开始自我救赎,雪橇犬团队迎来了新的领头犬,这两方面让影片具有更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哲学反思,当杰瑞抬头远望,发现了麦克斯的身影,人和雪橇犬都开心地奔跑了起来,如果影片这时结束,显然还无法升华自我救赎和团队协作的价值。
对于雪橇犬,他们是一个集体,尤其对于刚刚接受领导重任的麦克斯,他久久不愿离去,带着杰瑞来到了玛雅身边,这时的杰瑞看着奄奄一息的玛雅时眼泪止不住地流,当所有人都以为玛雅已经死去时,影片峰回路转,玛雅抬起了头,生命的奇迹再次出现,玛雅在同伴们的帮助下获得了新生。
《南极大冒险》的真正主角就是雪橇犬,他们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或被抛弃而放弃生存,而是用坚强的意志顽强与大自然进行抗争,麦克莱伦博士这位“单向度的人”与杰瑞的真诚无私形成天然反差,通过麦克莱伦的自我救赎,迎来了一场皆大欢喜的重逢,尽管两条狗因为年老和意外离开了我们,但仍无法不感叹生命的顽强和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