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画眉鸟笼】追溯画眉笼养鸟的历史

宋以后,不仅市民阶层画眉毛,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也有这种爱好。

但他们的爱好与情趣与市民不同。《直省志书。钱塘县志》载:“画眉土人笼畜之,每十月朔群萃于吴山之紫阳调舌为戏”.

明以后,笼养画眉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城市市民和农间百姓的一种娱乐活动。明末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改编的话本故事,《沈小官一鸟害七命》辑录到《喻世明言》中。故事说明了明末城市市民中,形成了固定的养鸟人群,每天早晨到树林里遛鸟、斗鸟;斗鸟成为一种活动,胜者还能赢点银子;宫廷里有专门养鸟的御用监禽鸟房,有专管养鸟的校尉;民间最好的画眉要献给宫廷。

明朝皇帝中也有喜欢画眉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一位,他这种对画眉鸟的爱好,很可能在凤阳当农民时就有,当了皇帝以后,此习依旧,曾作了一首《画眉赋》,在序中说道:“岁在庚申春二月二十八日,督政务于奉天门下。是日也,春阴方霁,日色宣和,淑气薰蒸,万汇咸亨。朕务少暇分刻,略盘桓于左右,见内臣将所豢画眉置于栏下,斯鸟感淑气之浮游,呼群之意,啭声冷然而美听,故为之辞”。明太祖朱元璋的这个序说明,皇帝对画眉鸟很熟悉,知道画眉鸟的特征和习性。画眉鸟不仅养在宫廷御园里,而且画眉鸟也可以直接挂在大殿上。皇帝在政务之余,把欣赏画眉鸟的悠扬歌声,视为一大乐趣,并专为此作赋一首。这一切说明,饲养画眉鸟在明朝已广为流行。

到了清朝,从南到北,从城镇到乡村,画眉已成为最受宠爱的鸟类,成为笼养鸟的佼佼者。清皇宫中大量养鸟,负责养鸟的部门是“养生处”。大内,园明园,颐和园都养着很多鸟。刘毅在《明清宫廷生活》一书中说,慈禧时,颐和园里养着很多鸟,“由耶律楚材墓往南,知春亭以北一带,柳荫下桃坞中,是太监们养架鸟和笼鸟的地方,几百个架,几百个笼子,成行成串地摆在这里,用长竹杆搭成长架”。

画眉鸟之所以在百鸟中倍受睛睐,因为它兼有观赏鸟类的各种优点。画眉不仅有优美的歌声,羽毛也十分艳丽,光彩夺目,还有两道魅力无穷的远山眉。另外,画眉还象蟋蟀、雄鸡那样好斗。金文锦在《画眉解·序》中,描绘的更为生动,他说:“盖黄鹂巧啭,金衣弄乐府之音。鹦鹉能言,丹咀学诗歌之句。听山边之百舌,每见怀春。闻树上之鹧鸪,有如度曲。然而雄风熟识,不欲争长。雌节自甘,谁知斗勇。若夫玉当金距,陈王赓东道之鸡。华羽翠英,蔡子赋洪波之鸭。纵能御敌,已无巧语娱人。即会挑兵,自少娇音入耳,惟兹画眉者,身小如莺,不名公子。眉横似黛,窃比佳人。非彩笔之轻描,何须京兆”。是说黄鹂、鹦鹉、百舌、鹧鸪叫的都没有画眉好听;鸡鸭虽能御敌,“已无巧语娱人”。“眉横似黛,窃比佳人”,“即会挑兵,自少娇音入耳,惟兹画眉者”。各种鸟都有一技之长,都有让人喜欢的地方。而画眉集各种鸟的长处于一身,所以倍受人们喜爱。

清朝养画眉的人中,还有很多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画眉养的好,就要勤遛鸟。养画眉讲究“冲”,就是每天必须提着画眉笼子,遍走遍摇晃,必须走一定的路,摇晃到一定程度,鸟才开始鸣叫。由于当时的画眉笼子又大又沉,养鸟遛鸟必须有力气。所以当时文人养画眉的少。就上层来说,是“文百灵,武画眉”,当文差,耍笔杆子的人,提百灵笼;当武差,耍刀枪的人,提画眉笼。玩鸟人请安,也分“文式安”和“武架子安”。当时玩鸟人中还有句流行语,叫“画眉笼子大亮底”,就是手握画眉笼,左晃右晃,越摆越高,终于摆到笼底儿几乎朝天的程度。这本来是轿夫的创造,后来八旗子弟争相效之。可见当时官场,尤其是八旗子弟中养画眉成风。

清朝市民阶层中养画眉的也很多,像天桥,茶馆,一般胡同中都有画眉笼,都能叫到画眉的鸣叫。当时还有集中的鸟市。清诗人杨静亮有一首《雀儿诗》,诗中写道:“市陈隆福鸟堪娱,奇异难将名字呼。细至鹪鹩大至鹤,买来除却凤凰无”。说明隆福寺的鸟市,鸟类繁多,很多鸟的名字都叫不上来,除去凤凰以外,可以说应有尽有。由于宫廷民间,城市乡村,笼养画眉成风,笼养画眉(包括捕获、挑选、喂养、驯练、遛鸟、斗鸟等)的经验都十分丰富,因此产生了两部饲养画眉鸟的专著,即陈均的《画眉笔谈》和金文锦的《画眉解》。

清未民国初年,梨园之家养画眉的人也很多。京城很多京剧名角家里都养着画眉。随着画眉鸟身价的提高,画眉笼的制作也日益考究起来。南北各地的画眉笼,逐渐形成了自已的制造风格,成为鸟笼中的最大一类。画眉笼有半板笼和亮丝笼两种。半板笼是一种精巧坚固的方形鸟笼,鸟笼的一半和顶部用竹簧片或木板封闭住,使笼内光线较暗,宜养野性大的未驯野鸟。亮丝笼有园形和方形两种,笼丝用竹制成,敞亮透明,宜养驯化好的熟鸟。

清未和民国初年,北方的画眉笼,以北京笼、保定笼、天津笼、青岛笼为最为流行。现在的画眉笼,全国有五大流派,分别是:北方以平顶高笼为代表,统称京笼;上海地区以方笼为代表,具体又分为板笼、四亮笼、手提笼。板笼养小鸟,四亮笼、手提笼养成鸟;四川、贵州的鸟笼简称川笼和贵阳笼;其它南方地区以腰鼓笼和斗笼为代表,浙江金华笼比较有名,斗笼的样子跟鹩哥笼很相似,在南方备受欢迎,东南亚客商在国内订做的也多是这种笼型。

清未民初,画眉笼,以及笼抓、饮食罐、栖杠的用料更加讲究,做工也更加精细。全国各地,不仅形成了制做不同风格画眉笼的生产基地,而且,宫廷作坊也竞相生产。鸟笼、抓钩、鸟食罐等,从实用开始,逐渐成为艺术品。清宫人后裔金受申老先生著文说:“笼抓,包括笼顶的一个抓钩和下边的四个腿。抓钩、抓腿均为一种原质。一只画眉笼上为一个金属大抓钩,下边四个竹抓腿。抓,以原质不同分铜抓、黄铜抓、白铜抓、铁抓和钢抓。但讲究的是铁抓。抓的精品,以内务府造铁抓为最佳,颇为养鸟者所重视。今日得之,即兼金亦非易易”(《老北京的生活》金受申著)。明清的笼抓、竹笼、鸟食罐都已成为珍藏。

笼养画眉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退休队伍的不断壮大,人们对生活美的追求和返回大自然的强烈欲望,使大江南北,大城小镇,都有一支以退休干部、职工为主体的画眉爱好者队伍。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画眉笼,听到画眉鸟鸣,并有繁华的画眉鸟市。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