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拉血】肿瘤患者大便次数多,便中带血?当心这一并发症,或会影响生存期

在肿瘤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中,放射性肠炎较为典型和常见,消化道肿瘤和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最为常见,急性放射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肠黏膜上皮完整性破坏和上皮细胞功能障碍。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屏障纤维化、腹痛、腹泻、次要增加、眼急后重、肛门膨胀、粘液变、脓血等。

近期来诊的患者中,就有不少是出现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甚至排出黏液便或脓血便的患者,其中这些患者多数接受过放射治疗。

事实上,由于放射治疗靠射线来杀死肿瘤,但对正常组织也造成损伤,其中,放射线损伤肠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局部黏膜炎性水肿、坏死,甚至纤维化,从而导致放射性肠炎。

那么,中医是怎样治疗该病,应对放疗不良反应的呢?

中医清热解毒化湿,健护脾胃,涩肠止泻,应对放射性肠炎!

乐启生中医结合祖国医学理论及治疗大量放射性肠炎的临床心得,总结认为本虚、邪犯、热滞、络伤为放射性肠炎的主要发病机理。

指出放射性肠炎的患者特点是本虚,或年老体弱,或手术大伤元气,或外邪侵袭耗伤正气,或久病下血而气血皆脱。病因特点是邪犯,即西医的放疗,其特点与热邪相近,致使邪热外犯。其病机特点是热滞和络伤,邪热外袭,滞留肠腑,灼伤肠络而导致大便出血。热邪常可与湿气混杂而成湿热,痞滞难消,缠绵难去。

具体来讲,热毒蕴结、脾胃受损是大多数患者出现放射性肠炎的主要病机,因而治疗应该遵循清热解毒化湿、健护脾胃、涩肠止泻的大原则,急则治标,缓则图本。

比如今年9月3日来诊的54岁患者刘女士,她于2017年因宫颈癌进行手术治疗,2019年又因宫颈癌肺转移行右肺手术治疗,术后多次进行放疗及化疗等治疗。

来诊前半年以来,刘女士经常出现便血,血中可见冻状物,当地医院诊断为“放射性肠炎”,随即进行了一系列的对症治疗,然而效果不佳,于是转而希望服中药治疗。

来诊时,据刘女士所讲,目前大便伴有鲜血,血中可见冻状物,偶在矢气后亦有鲜血流出。饮食欠佳,神疲乏力,难以独立久坐及自行行走。观其面容和舌象可见面色萎黄无华,舌质红,舌苔黄腻。

结合其症状表现等,中医辨证属中元虚衰,热灼脉络;故以补中益气,凉血止血为主要治疗。

拟方:西洋参、黄连、秦皮、炒稻芽、黄柏、马齿苋、木香、葛根、升麻等。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二诊:服药以来,大便出血次数减少,精神较之前稍有改善,自述时感腹胀,饮食仍不佳。观其舌可见舌质暗红,舌苔黄。继续予以上述治法治疗,调整药方,再服7剂。

三诊:此次来诊,刘女性诉未再出现大便带血症状,精神仍旧欠佳,下肢乏力,但较之前有所改善,可独自久坐,偶感腹胀,饮食不佳。其舌象为舌质淡红,苔薄黄。继续以上方加减,服7剂。

四诊:上述症状均显著改善,患者可短距离独自行走。效不更方,嘱继续服14剂,巩固治疗。

近期再次随访患者,刘女士讲到,自四诊服药后,精神明显改善,现可较长时间独立行走,也未再出现大便出血等情况。

如今,随着现代医学对肿瘤疾病的深入认识,肿瘤的治疗已从既往的“以病为核心,最大限度的杀伤肿瘤细胞”向现在的“以人为核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转变。其中,中医药以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在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预防转移复发、抗肿瘤多药耐药、减毒增效、带瘤生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的疗效主要体现在患者的身体感受上,也即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身体不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这往往也是癌症患者所必须的。

本病例来源于患者分享,仅供参考,治疗需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如想了解更多抗癌详情的朋友可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